- +1
云南的小人國里沒有童話
原創 發財金剛 不相及研究所

30歲的熊忠國掌管著一個獨一無二的帝國。
每天早上10點,他都會頭頂王冠出現在一個蘑菇狀的城堡前,向自己的國民和到訪的外人們招手。
陪同的隨行人員身高和他差不多——80厘米。


熊忠國握著象征權力的權杖,站在高處,俯視他的國度。
一百多畝地的山谷,包含城堡,蝴蝶公園,巨石迷宮,蘑菇房和一架未曾啟動過的飛機。


第一次到訪此地的人,會因為里頭的場景和人物而誤以為自己走進了《格列佛游記》里的小人國。
造物主在打造這個地方的時候似乎拿錯了量尺,所以才會出現這么一個袖珍王國。

小人國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之麓的世界蝴蝶生態園里,因為生活著一群身高不足一米三的袖珍人而命此名。
截至2020年,小人國的人口統計數據為63人,他們中年齡最大的54歲,最小的剛滿18歲。


他們平時住在五顏六色的蘑菇房里,房子里所有的擺設都是迷你型的,迷你的桌子,迷你的凳子,迷你的床,迷你的碗筷等。
普通人要想鉆進去一探究竟,需要低下頭顱、彎下身子。


國王的城堡同樣也是微縮版,從外觀看,沒有中世紀城堡那么堅固,反而像是用樂高積木打造的一樣。

不知道為什么沒有窗戶
可能是為了方便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小人國還停放著一架用鋼筋水泥打造的飛機,命名為“小人國皇家1號”。
對比他們的身高來說,這架飛機造得實在是太大了,幾乎可以容納整個小人國的子民。

如今,每天都有上百名游客前往云南的小人國參觀。
通往小人國的長橋上,擠滿了尋找童話世界的大人和小孩。

在小人國生活了七年的亨特·張最常被游客問到的問題就是,白雪公主到底在哪?他通常會笑著回應:“我也在尋找她。”

這是一個縮小版的現實童話世界,在這個童話世界里,他們各自扮演著自己的角色。
亨特·張擔任小人國的御前侍衛,在小人國這是一個頗為威風的職位。每天都可以身穿鎧甲,手持盾牌和大刀,巡視他們的國家。
前幾年特地引進了10輛42厘米高的摩托車,專供小人國的衛兵們巡邏,但后來有游客投訴擔心速度太快,會撞到小朋友,后面將坐騎換成了動物——袖珍馬和豬。

在小人國里,幾乎人人都有一官半職。國家雖小,但是管理部門卻一個也沒有落下,有外交部、衛生部、公安部、交通部和演藝部等。
走在路上,隨便就能碰到一個部長,官員的親民程度相當高。

就連國王熊忠國也身兼數職,在上午十點,還是位國王。但過了半小時,他就換上一身西裝,手持麥克風出現在舞臺,唱起他自己寫的歌,中間還附加表演一段邁克爾杰克遜的太空步。

而到了下午,國王又換上拳擊手的衣服和拳套化身為泰森,出現在表演舞臺的正中央,跟另一位矮人拳擊手比賽。

亨特·張穿上盔甲是御前侍衛,脫下盔甲穿上黑長袍就是魔術師,他最擅長表演撲克變白鴿和毛巾變金箍棒。
有一位來自廣東的小朋友看了他的表演之后,堅信小人國藏著通往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通道,強烈要求住下。

假如亨特·張真的會使用魔法的話,他第一時間一定是將自己的身體變成正常人的高度。
云南的這座小人國里并沒有童話。自2009年由四川商人陳明鏡創立小矮人主題公園以來,開始陸續從全國各地請來袖珍人加入小人國,這里共進進出出200余位侏儒癥患者。

主要患有兩種不同類型的侏儒癥:一種是不對稱侏儒癥,泛指基因性障礙;另一種是比例性侏儒癥,由激素缺乏引起,兩者的共同點是患者的身高都不足1米。
在外界普遍看來小人國只是世界蝴蝶生態園內以娛樂表演為目的而設計的一個虛構國度。
小人國創始人陳明鏡曾在江西衛視的新聞評論類節目《深度觀察》現場表示,他為侏儒癥患者創造了平等的生活、工作氛圍,并把這個袖珍的童話王國定義為“人間大愛的慈善基地”,即“純正的慈善機構”。

加入小人國只有兩個條件,一是身高1.3米以下,二是生活能夠自理。
在小人國里的超市,游客可以購買到一些當地的旅游紀念品,商品貨架上貼著一句話“您的每次消費,都是對小矮人的一片愛心”。
此時,買還是不買,就成了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到底是營利性的游樂園,還是純正的慈善機構,界限一下子變得模糊了起來。


而樂園本身也一直存在爭議,評價褒貶不一,曾一度引起海內外媒體的關注。批評者說展示矮人是最為誤導和最不道德的舉動,這一舉動把時間倒回了以怪物表演來迎合人們好奇心的年代。
吉林省殘疾人志愿者組織的領導人余海波曾經公開質疑:“他們是否只是去那里看看好奇的東西呢?”
而美國的一個侏儒癥支持機構的發言人加里·阿諾德也曾經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我認為這太可怕了,這和動物園有什么區別?”

盡管存在爭議,但小人國仍然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求職申請,因為它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患有侏儒癥的人免受社會的嘲笑,還可以幫助他們謀生。
小人國主持人李佳說:“如果沒有公司給予這樣的平臺,像我們這樣的人能去哪里?還在家里讓父母養著嗎,不可能讓父母養一輩子的。”




在搜索小人國的相關新聞報道時,我們發現很多袖珍人都是因為無路可去來到這里。有的是因為被家人拋棄,有的被男朋友拋棄,有的找不到工作,有的被人騙光財產,他們因為各自的困擾來到了小人國。
有的想一直在小人國待到老,也有的想要離開,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


紀錄片導演羅樂曾和朋友拍攝了一部關于小人國的片子《小世界》,他的觀點認為:“一定程度上小人國是我們造成的,因為社會異樣的眼光才導致他們的抱團,類似被‘圈養’起來進行獵奇性的表演。”
“希望大家正確看待這個群體,但是除了生理上的缺陷,他們和我們是一樣的,希望我們能不要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更多地包容和關懷,讓他們也能正常地生活。”
他們并不是什么小人,而是人。

每場小人國演出開始的第一個節目總是集體演唱《感恩的心》,以感謝游客們通過購買門票的方式所進行的慈善。
這個時候,歌聲總會在山谷里回蕩。第二天,陽光再次照進小人國的時候,那里的生活依舊,又將迎來一批新的面孔。
資料參考:
《90后拍紀錄片為“小人國”發聲:他們無從選擇,需要關愛》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Little people, broad shoulders. By Guo Shuhan (China Daily)
The Dwarf Empire. By Sanne De Wilde
《一百三十厘米的生存——昆明“小人國”》作者 吳家翔
《現實版小人國:我們人小,但心很大》凡人時代 導演 申佳鑫
知乎@阿唐
維基百科 小矮人帝國



原標題:《云南的小人國里沒有童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