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問吧精選|陳凱歌:選王寶強,因為他干凈
【編者按】
7月3日,由陳凱歌執導的電影《道士下山》正式上映。電影正式公映前,陳凱歌做客澎湃問吧,與網友聊關于年輕人初入社會的“心態”問題。
據悉,陳凱歌即將出任上海電影學院(原上海大學影視學院)院長,近期將召開記者會宣布此事。
以下為澎湃新聞精選的答網友問,有部分編輯。

成大器的人,一是善良,二是好學
問:陳老師您好,請問,您認為剛步入社會的青年人需要具備什么品質或者基本的技能,謝謝!
陳凱歌:我覺得年輕人有兩個特點,就是成大器的人,一是善良,二是好學,其他不論。
問:您好,剛踏入社會,如果不做一些事情,就會被孤立,無法融入圈子,但如果做了,自己就不開心,覺得違背良心,到底該如何選擇?
陳凱歌:這個二元論不好回答,要么是生存,要么就喪失良心,現實可能沒那么簡單,我只能勸你,不管做什么事情,不要傷害別人。保住初心。
問:對現在年輕人不愿意呆在基層,而是向往城市這個現象怎么看?
陳凱歌:長安居,大不易,當年白居易到長安的時候,就有人這么說過,愿意去大城市拼搏當然好,但是我聽說,有很多年輕人在鄉下辦養雞場,辦實業,也非常成功,所以重要的不是城市或者基層,是你個人的選擇和時代機遇相結合。
問:您好,我現在還是一名大學生,對進入社會很向往,因為在學校這個環境已經呆了很多年了,多少有點厭煩了,也有必要出去鍛煉一下了,有時候還會很有信心的覺得自己目前不適應學校的環境,可能出去了接觸的面更廣,能很好的發展自己。但也不時的犯嘀咕,畏懼進入社會?現在我要怎么做呢?
陳凱歌:現在你要看一下電影,研究一下何安下怎么做。我們所有人都會恐懼未知,又向往未知,如果你有勇氣,就努力邁出去,大世界,更精彩。
問:臨近畢業,我感到了周圍人都很強大,我偏偏是個不強大的人,這種認識帶來內心的巨大壓力,無力去保護父母,朋友,怎么辦?
陳凱歌:沒有周圍的人都強大這回事,每個人的價值都無可替代,何況你剛剛畢業,父母朋友暫時不用你保護,你要有保護他們的志向,就要依靠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問:社會可怕么。需不需要做一些防范呢?
陳凱歌:社會不可怕,防范的是你會被那些負面因素影響,把自己變得可怕。
問:請問陳導,要怎樣去面對一份不喜歡但又不得不做的工作?
陳凱歌:無需怎樣,就是面對。既然不得不做,就把它做了。人生總是會不如意,“不得不”這三個字,很正常。
問:面對質疑、嘲諷,該怎么辦?
陳凱歌:罵兩句然后忘了。這些東西幫不了你,理它多余。
問:陳導,我想知道,面對現實和堅持夢想,相互矛盾嗎?
陳凱歌:不矛盾,夢想是從現實中長出來的。
問:不擇手段是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陳導您覺得剛畢業的年輕人在面對一些不良的社會現象或者所謂的思想潮流時,應該順流做一個不擇手段的所謂豪杰呢,還是應該獨善其身做一個不改初衷的英雄呢?
陳凱歌:不擇手段,指的是在道路上不流俗,不從眾,獨樹一幟的人才,不是無惡不作,貪婪無恥的人,不改初衷,指的是不忘初心,堅持原則,也絕非是獨善其身,豪杰和英雄,之所以存在,是他們對社會大眾有所貢獻,有所犧牲,電影里邊還說到一句話,放縱壞人,也是作惡。我愿和你們一起跟不良的社會現象作斗爭。
問:您當初就覺得自己一定會成功嗎?那萬一不呢,您還是打算拍一輩子嗎?
陳凱歌:我當初沒想過成功的事情,我愛電影,我希望拍一輩子。
問:您好,我想請問下導演怎么面對peer pressure,同輩壓力有時讓我看不清自己很泄氣。
陳凱歌:別把目光盯在小圈子里,那會影響你的判斷和選擇,再看遠一點,前面還有很多大山大河,可能一生都無法逾越,做好自己手里的事,古人說:日有所知,日有所進。又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每天問問自己有沒有進步,其他的不要想。
問:陳導,您初入社會的時候有怎樣的心路歷程與現實收獲?最后,我會去看您的《道士下山》,對比習之。
陳凱歌:有恐懼,困惑,茫然,不停歇的奮斗,收獲了我愛的事業,也收獲了不懼毀譽,一以貫之的心態,謝謝你去看《道士下山》,不會讓你失望的。也謝謝大家。
每一個導演,都有武俠夢
問:談談從《霸王別姬》到《無極》自己的心理變化吧,陳導。
陳凱歌:我一直在努力,和你們一樣,從大學畢業到今天,一直努力超越自己。愛電影的心,一分鐘都沒有變過。
問:您為什么想拍《道士下山》這部電影?何安下初入花花世界的好奇和想象,就像我們這樣初入社會一兩年,看到世界很小的一面,困惑、迷茫有時候反而更容易退縮,對于這樣的我們又該如何面對?
陳凱歌:每一個導演,都有武俠夢。
這部電影就是跟隨何安下,來記錄他進入社會的心理軌跡。困惑、迷茫、退縮,最后奮起,做豪杰和做英雄,并非指的是揮金如土、殺人如麻,而是做出了超越自我的至美至善的行為。
問:為啥會選王寶強出演呢?
陳凱歌:干凈。
問:請問陳導,未來十年,中國有可能拍出類似于《爆裂鼓手》的內容專業化、選題小眾化、表演技術化,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引起社會共識的文藝電影么?
陳凱歌:我認為《爆裂鼓手》是很棒的電影,所謂專業化、小眾化和技術化概括不了它,全世界的觀眾都喜歡,它不是一個封閉的作品,我希望未來十年,中國電影也有這樣的作品,愿意和你們共勉。
問:覺得自己年長了,靈感是越來越多還是越來越少?喜歡這種感覺嗎?
陳凱歌:靈感越來越多,孔夫子說,孜孜不倦,不知老之將至,我是喜歡這種感覺。
問:陳導演您好,請問你拍一部電影需要投入多少精力呢,或者是多少時間,票房跟榮譽哪個你更向往?
陳凱歌:拍一部電影投入全部精力,吃飯睡覺都想著它,拍攝時間,每個電影都不一樣,票房和榮譽我向往也不向往,我希望我的電影,能呼喚大家向善,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點。這個世界是每個人組成的,一個人改變了,也會影響大家。
問:陳導您好,近來中國電影、電視劇都有以好萊塢特效組加盟為噱頭吸引觀眾的行為,但效果卻總不盡如人意。請問特效是否能成為促進中國電影發展的一部分動力,“特效熱”還將持續多久?
陳凱歌:特效當然會成為促進中國電影發展的動力,事實上,特效出現,把世界電影工業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它不是一個熱潮,一陣風,是一場技術革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