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式走出去|如何與華人華僑打交道?是橋梁,更看游戲規則

中國一帶一路“得到了廣大海外僑胞的熱烈響應”,海外僑商和華人是“連接中國與周邊國家天然的橋梁,也是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6月29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僑務經濟科技工作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莊榮文在答記者問時作出上述表示。
早在今年3月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文件中提出 :“發揮海外僑胞……獨特優勢作用,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海外僑胞有哪些獨特優勢?在與他們及他們的企業打交道時要注意什么?
既是橋梁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東南亞是一個核心,東南亞地區集中了全世界80%的海外華人。這些華人的企業普遍做得非常好,因為是祖祖輩輩打下的江山,對當地的情況非常熟悉。”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在日前召開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成果與專題數據庫發布會上說。
“對一帶一路,華人華僑應該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紐帶或鏈條的作用。因為他們自己有這種融入全球化(的經驗),和當地國家有深入的一個(交流)基礎。所以我們要利用他們的優勢?!痹S利平今年早些時候告訴澎湃新聞。
“目前居住在東南亞的華人華僑4000多萬,以泰國、印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居多,而他們正是我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依靠力量。”今年2月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編著出版的《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5)》就建議發揮海外僑胞作用助推“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要發揮沿途五六十個國家的積極性,必須要有大家的參與,比如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幾千萬華人華僑要動員起來?!敝袊c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在上述報告發布時告訴澎湃新聞。
印度尼西亞中國商會副會長張敏對澎湃新聞表示,當地華人華僑企業對一帶一路非常感興趣。
“他們蠻積極的,多方了解。他們關心的不是政治層面,他們關心的是經濟層面。有多少項目?中國企業會不會來很多?他們有沒有一些商機?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沒有機會?是不是會有很多企業來建廠?能不能合作?這些問題他們都問得很多?!睆埫舾嬖V澎湃新聞。
張敏表示,華人華僑還很關心政府會給多少貸款,貸款會不會松一點等這方面的話題。
但許利平也提醒說,華人華僑最擔心中國企業到當地國,會不會沖擊當地產業,會不會對當地移民造成沖擊,會不會跟當地企業形成競爭關系。
“所以我們要切記,我們的企業走出去,更多還是跟當地合作雙贏,而不是一種零和游戲。”許利平告訴澎湃新聞。
“實際上現在中國企業在印尼好多都是跟印尼華人一起做,因為印尼政策要求有些產業,必須有當地股份,中國人跟華人合資,就比較有優勢,語言也沒有障礙,當地各種手續他們可以幫著辦,也出一部分資金?!睆埫魧ε炫刃侣務f。
但陸上絲綢之路的情況稍有不同。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研究室副主任張寧向澎湃新聞解釋說,華人華僑在哈薩克斯坦分為漢族人、哈薩克族人、維吾爾族人等,他們的作用不太一樣。
張寧向澎湃新聞表示,在中亞華人華僑有三五萬人,企業主和勞工多是漢族人。中國跟中亞的合作,95%都是大型國企,民營企業極少,有也就是小飯店之類的小買賣。少數民族與當地人語言相通,也更受當地人喜歡,但開展經貿不行。
“發揮華人華僑作用,主要是指東南亞那邊的海上絲綢之路?!睆垖幷f。
也有風險
“華人華僑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跟中國是‘親戚’,有親近感,很容易接觸,剛開始對當地不熟悉的話,華人華僑是一個橋梁;但是千萬不能把橋梁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內容,他們只是橋梁?!敝袊鐣茖W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告訴澎湃新聞說。
許利平表示,華人是很好的橋梁,但做生意,有很多游戲規則,還是要按商業的游戲規則來做。
“跟他們接觸時,還是要按照法律條文來進行,而不是說,哎呀,都是華人,都來自一個地方,都是親戚,然后就不談那些東西了?!痹S利平表示,這樣往往會使中方的項目受損。
“實際上華人華僑很多時候是一個中間商,他們是要賺錢的,這就需要評估。作為企業,特別是翻譯的人才一定要有。不能認為跟華人華僑都能用漢語溝通,就直接用當地華人華僑來做溝通,這對企業來說就存在一定風險。”許利平告訴澎湃新聞,民營企業與華人華僑合作一定要甄別,最重要是不能想當然,還是要帶自己的翻譯去,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對方的實際情況。
“比如我知道的,中國有些民營的礦業企業,在某個國家開礦,30多家礦業企業找了同一個華人,都被這個華人騙了。他所持有的礦業準證都是真實的,但是因為中國企業對當地不了解,所以都被他騙了?!痹S利平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許利平表示類似案例很多,有一些中國民營企業家,到當地投資幾千萬,甚至上億,最終受騙,承受不了打擊而跳樓;也有投資失敗,到使館去求助的,但因為只是遭遇欺詐,使館經常也表示很難幫忙,只能建議通過當地法律,但這對企業家來說很難。
許利平提醒,即使是當地大規模的華人企業,中國企業跟他們合作,也一定要擬好合同?!按蟮娜A人企業在那邊根深蒂固,中國企業要想想對方為什么要跟你合作?他能賺錢他為什么不自己做?”
如果想不通他為什么會跟你合作的話,就存在上當受騙的風險。“很多企業就是這樣上當的,包括國有企業,包括援助項目?!痹S利平說。
許利平提到了前兩年終止的中國援助菲律賓的北呂宋鐵路項目。對于這個耗資5億美元的項目遭到終止的原因,中國與菲律賓方面各有說辭,對此國內媒體也有公開報道。
據許利平介紹,其中一個原因是,由韓國政府單獨援助的鐵路南段部分,耗資僅為5000萬美元,而南部鐵路的地質條件比北部還要差,加上中國援助項目,還要由中菲兩方各自負擔一半費用,因此遭到菲律賓政府叫停,并把款項退還給中國。
許利平說,出現這種情況,就是“找了當地華人在中間牽線,不斷地加價、回扣”,最終給中國造成很大損失。
另外,“一部分華人華僑身份變了,他們已經在當地入籍,所以他們的政治認同不可能是中國,而是他們的入籍國。在大的原則上,他們肯定是站在所在國利益上,不可能是站在中國一邊。這點一定要分清楚。”許利平表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