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畢業致辭丨姚洋:找到你的獨特潛能
編者按:
又到一年畢業季,各高校陸續迎來了畢業季的“最高潮”——畢業典禮。畢業典禮上,老師們給畢業生上的“最后一課”備受關注。面對學生離開老師,老師總免不了囑咐幾句。而其中不少致辭,不只貼近生活,而且啟人深思。
本期我們刊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教授的畢業致辭。在致辭中,姚洋教授先是跟大家談了一下兩個流行的詞匯“內卷”“躺平”,然后指出:要最終擺脫“內卷”,還得靠年輕人自己。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尋找自己獨有的潛能。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找到自己的獨特之處,就可以避免內卷式的競爭。他認為北大校友李雪琴是一個擺脫內卷的好例子,“聽李雪琴說奧特曼的故事,笑著笑著,你就會哭的。因為找到自己獨特的定位,李雪琴再也不用‘雞’自己,掙錢也有了動力。別人問她對‘躺平’的看法,她說:我還沒掙夠錢呢,咋能躺平呢?”
澎湃商學院將繼續選刊各高校教授、校友代表的精彩致辭,也歡迎讀者推薦令你難忘的畢業致辭。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在經歷一年的疫情之后,國發院的畢業典禮又回到了百年講堂。
國發院今年的畢業生總數為863人。其中,經濟學博士19人、南南學院應用博士32人、經濟學和管理學碩士27人、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公共管理碩士1人、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76人、工商管理碩士(MBA)187人、本科生28人、經濟學雙學位475人、經濟學輔修專業18人。我謹代表國家發展研究院的全體教師和行政人員,向所有畢業生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去年在年輕人當中流行的詞匯是“內卷”,今年流行的詞匯是“躺平”。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談一談這兩個詞。
“內卷”一詞來自于黃宗智先生對民國時期華北農村的研究。自達爾文提出演化論之后,evolution也時常用來描述人類社會、特別是西方社會的進步。中國在元代之前有過evolution,無論是從經濟、還是從社會和政治文明的角度來看,宋代都達到了農業社會的頂峰。但是明清600年間,中國的經濟和社會基本上沒有什么可見的進步。伊懋可(注:英國著名歷史學家Mark Elvin)把這種狀態稱為“高水平陷阱”——農業高度發達、卻無法進入工業文明的狀態。黃宗智先生進一步發揮伊懋可的理論,認為民國時期的華北小農因為沒有新技術,只好在土地上投入越來越多的勞動時間,自己剝削自己。這就是“內卷”,involution.
這點兒理論回顧基本上說清楚了“內卷”的含義。以民國時期華北的小農為參照,當代的年輕人的確是在內卷。實際上,多數人的內卷從幼兒園就開始了。幼兒園里的孩子,本來應該天真爛漫、無憂無慮,但競爭已經開始。著急的老師給孩子上算術課,著急的家長讓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與此同時,父母砸鍋賣鐵、孟母三遷,也要買下一間學區房,為“雞娃”準備巢穴。從此,孩子便進入各種各樣的、無休止的競爭。
社會上總有“九斤老太”,認為一代不如一代,比如,年輕一代不如老一代能吃苦、能抗壓。但是,同學們,你們是在競爭中長大的,是最能抗壓、最能吃苦的一代!進入大學,本來你們可以輕松一下,可是,你們發現,你們還是需要競爭,因為,前路還要保研、還要找工作。
但是,許多競爭都是多余的。社會上的標準都是相對的,競爭的結果是水漲船高。為出人頭地,每個人都必須像跑步機上的老鼠一樣,越跑越快,最終,社會進入最壞的納什均衡。在競爭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人感覺自己跟不上競爭的節奏。既然無法達到自己心儀的目標,何不停下來休息呢?所以就有了“躺平”。
沒有人認為“內卷”是好事情。但如何鏟除“內卷”呢?只要高中擇校存在,家長就會“雞娃”;只要高考是人生唯一出路,高中生就要做無休止的練習;只要文憑是就業的敲門磚,教育就會過剩;等等。然而,擇校、高考、文憑這樣的東西又是社會所必需的,不可能扔掉。那么,年輕人還有希望嗎?
政府和社會應該、也可以做一些事情,降低整個社會的競爭壓力,但是,要最終擺脫“內卷”,還得靠年輕人自己。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尋找自己獨有的潛能。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找到自己的獨特之處,就可以避免內卷式的競爭。
北大校友李雪琴是一個擺脫內卷的好例子。小的時候,她也被她母親當作“雞娃”養,進入北大,她接著“雞”自己,按她自己的說法,她的成績還不錯。但是,因為堅持“雞”自己,她抑郁了。她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抑郁,所以接著“雞”,到紐約大學去留學。到了美國,她才明白,一個人不用總是“雞”自己。她放棄學業,回國做網紅,無意中卻發現了自己獨特的潛能:說脫口秀。北大人+鐵嶺人,說脫口秀不紅都難!聽李雪琴說奧特曼的故事,笑著笑著,你就會哭的。因為找到自己獨特的定位,李雪琴再也不用“雞”自己,掙錢也有了動力。別人問她對“躺平”的看法,她說:我還沒掙夠錢呢,咋能躺平呢?
在當今世界上,競爭無處不在。我們無法逃避競爭,但可以選擇競爭的賽道。大家都選擇出國深造,我留在國發院讀博士也許更好;而當大家都開始選擇國發院讀博士的時候,我選擇去清華也不是一個壞的選擇;當所有人都想進金融業就業的時候,我心懷高遠,參加選調,從基層做起;而當選調成為風尚的時候,我選擇去民企,也許會成為我事業騰飛的起點。“天生我材必有用”,何況你已經從北大國發院畢業了呢?
對于北大人來說,什么是成功?做科學家、經濟學家、企業家,或者政治家,當然是成功,但殺豬、說脫口秀也是成功。北大人與人不同之處在于,殺豬要成為陸步軒,說脫口秀要成為李雪琴!
同學們,你們有無限潛能。Follow your heart,找到你的潛能,盡情發揮你的潛能,那么,你不成功都困難!
(本文原題為《畢業典禮演講丨姚洋:找到你的獨特潛能》,作者姚洋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北大國發院”,澎湃新聞獲授權轉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