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大清華四川招生組掐架,校方:堅決反對,不得批評兄弟院校

北大清華四川招生組微博“掐架”事件出現了戲劇性的逆轉,兩校的微博在6月28日14:30左右已全部刪除。28日下午,北京大學宣傳部給澎湃新聞發來回復稱,對于個別招生人員在招生過程中存在的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予以堅決反對,清華大學也回復澎湃新聞,稱明確規定招生工作人員不能私自發布消息,更不得批評兄弟院校。
北大清華招生組刪除“掐架”微博,稱不“失口于人”
6月28日早上8時13分開始,北大四川招生組、清華四川招生組輪番發微博,從最開始的對“某校”的隱晦指責,到后來你來我往,直接“掐架”,看得網友目瞪口呆。
而到6月28日14時,“北大四川招生組”的微博認證帳號只剩下當天11時50分發的:“系統關閉,咨詢結束。在此真誠祝愿所有關注、支持我們的考生心想事成、前程似錦,也感謝批評、感謝嘲諷、感謝各種哪怕以惡劣形式展現的教育。無論如何,我們真誠盼望北大好、選擇北大的青年人好!”而此前火藥味很濃的與清華互罵的微博已經刪除。
“清華大學四川招生組”的微博刪除得更多,除了于11:29分發布的最新一條微博外,其它的內容全部刪除,第二條微博已是6月18日的一條信息。唯一被保留的最新一條微博內容為:“本組今后要謹記:‘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對于為什么要刪除微博以及對此事的解釋, 北大清華四川招生組都三緘其口,要求澎湃新聞聯系相關宣傳部門。
6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學宣傳部給澎湃新聞發來回復稱,通過與學校招生部門了解,回復如下:“我們注意到某些在招生過程中不當行為的網上報道,對于個別招生人員在招生過程中存在的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我們予以堅決反對。我們希望以后不再出現此類事件,北大在招生中始終要求招生人員嚴格自律,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希望每個孩子進入最適合自己的理想的大學。”
清華大學向澎湃新聞表示,校方明確規定招生工作人員不能私自以學校和招生組的名義發布消息,避免評議其他學校,更不得批評兄弟院校,招生時向考生傳遞更準備的信息,為考生提供更好的服務。
北大清華四川招生組微博“掐架”事件出現了戲劇性的逆轉,兩校的微博在6月28日14:30左右已全部刪除。 澎湃新聞記者登陸兩校四川招生微博時發現,微博正文區均已顯示:“他沒有發過微博。” 28日下午,北京大學宣傳部給澎湃新聞發來獨家回復稱,對于個別招生人員在招生過程中存在的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予以堅決反對,清華大學也獨家回復澎湃新聞,稱明確規定招生工作人員不能私自發布消息,更不得批評兄弟院校。
綿陽成為四川爭搶生源競爭最激烈的地區
澎湃新聞了解到,2015年四川省高考理科第一名是來自綿陽中學的高志華,總分689分。成都外國語學校萬妙然,以總分681分的成績奪得四川文科第一。
據華西都市報此前報道,高考成績出來后,清華和北大的招生老師曾表示,綿陽中學的高志華在此前的清華和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試中,連筆試都沒過,這次卻考出689的高分,令他們有些意外。
高志華高考成績出來后,北大、清華四川招生辦重又“刮目相看”,紛紛出手爭搶包括高志華、萬妙然在內的高分考生,兩校四川招生辦微博此前發布的相關信息已然見證。
事實上,綿陽已經被稱為四川的“高考工廠”,2015年,綿陽市普通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高達32253人,本科上線率高達64.3%。“綿陽中學、南山中學更是其中的“巨無霸”,也是北大和清華在四川主攻的重點學校之一。
南山中學一位今年高三畢業班的老師陳林(化名)告訴澎湃新聞,該校今年共有2900多名應屆畢業生,高考后總分達到一本線以上的考生1900多人,其中達到北大、清華、復旦等一流大學錄取分數線的考生人數眾多,僅他們班級58名學生中,達到一本線考生56人。
陳林稱,他不了解北大、清華爭搶高志華的情況, 卻了解自己班級高分考生受歡迎的情況。 “我知道我們班有3個人填報了北大和清華,其中兩人報北大,一人填清華,還有一兩個人同樣達到北大清華的錄取線,目前還在猶豫。”陳林介紹,高考成績發布后,他們學校不少高分考生就接到了幾大名校招生老師的電話,這些學校不止北大、清華,也有其它名校。
“也有學生來咨詢我,說到一些高校給予的專業選擇、獎學金等待遇,不過老師只能提供參考意見,具體進什么學校還是考生和家長商量決定。”陳林說。
成都外國語學校的萬妙然是今年四川高考文科狀元,也是北大、清華此次爭搶的優秀生源之一。6月28日,澎湃新聞電話聯系該校生活處的一位老師,不過這位老師表示不了解考生填報志愿等情況。
對于每到招生季,名校之間為了爭搶生源互掐的“明戰”和“暗戰”層出不窮的局面, 北京大學林耀國老師則建議,教育部改革目前的招錄制度,采取“考前報志愿+大平行”,或者“考后估分報志愿+大平行”,這樣更合理,也有助于頂尖高校選材。
對于北大清華的生源大戰,有高分考生分析認為,考后填志愿肯定會有招生爭搶的情況,但是學生自己應該有明確的選擇標準,要把專業以及日后道路想清楚再做選擇,如果學生夠理智,就沒有學校爭的份了。
經常前后腳趕到,清華北大兩招生組長已競爭多年
其實,清華北大兩校在四川爭奪生源已有多年。2011年,澎湃新聞(東方早報)記者曾赴四川成都調查高考生源大戰,各大高校對于生源的爭奪一般在高考之前就已經開始,四川一直是北大和清華競爭最激烈的省份之一,而像上海、南京等地的高校基本無法參與最高分考生的競爭。
2011年,根據國家教育部陽光高考網站的統計信息,四川所有數學、物理、信息學全國決賽金銀銅牌獲得者,除了上海交大爭取到3個全國信息學決賽銀牌和1個全國物理學決賽銅牌外,其余全部被清華和北大以保送的方式收入囊中。當年的綿陽南山中學教導處主任賈清仁表示,高考前四川都會舉行三次統一的模擬考試,而北大、清華等名校早就從各個學校收集了三輪模擬考的前十名考生名單。
在北大、清華招生組的駐點,記者看到走廊里擠滿了前來咨詢的家長。為了錄取更多優秀學生,招生組往往給學生一些許諾,例如考生投檔即保證錄取、可以任選專業或給予高額獎學金等優惠政策。
為了錄取高分考生,北大、清華的招生“拉鋸戰”在2011年時就很激烈,而競爭雙方正是今年的北大四川招生組組長任羽中、清華四川招生組組長楊華忠。那一年,由于四川全省的理科最高分已被保送清華,未被提前錄取的文科最高分郭修武就成了北大清華爭奪對象。
2011年6月25日一大早,清華大學四川招生組組長楊華忠就趕到了南山中學,不到半小時,北大的招生組組長任羽中也到了學校,而此時郭修武已經連夜被媒體接到了成都采訪,兩所名校的組長都在綿陽足足等了半天,才見到了郭修武。
“清華與北大都與郭修武談了,應該是有不少優惠政策,專業可以隨便選,獎學金也不少。”賈清仁對記者說,郭修武比較喜歡經濟學,因此他會更傾向于北大的光華管理學院。事實上,后來郭修武最終卻選擇了清華大學。
“不是清華就是北大,每年都是這樣,反反復復。”賈清仁表示。當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招生組組長對記者,四川不少地市都對學生考上清華、北大有相應的獎勵政策。“不僅僅教委、學校,甚至班主任老師都可以因此得到獎勵。”一位招生老師也透露,曾有一所知名的外國語中學的全校最高分考生,此前的理想一直是報考華東地區的一所著名高校,在與學校招生老師交談時也表達了這樣的愿望,然后在班主任老師勸服下,這名學生不久后將“一直的理想”改成了北大。
當時在賈清仁的辦公室時,記者曾看到一名獲得文科高分的女生正拿著協議書在找他簽字,此前她已被北大預錄取,但就在前兩天,清華招生組與她進行了長時間的談話,動員她改報清華,女生因此猶豫了幾天。
綿陽某中學的一位老師對談及北大、清華的爭奪戰時曾表示,這些大學的招生組在結束后都會進行評比,招不到最高分,回去就要挨批。”而據某高校一位參與招生、不愿具名的老師更是表示,為了能夠搶到高分考生,他們用盡了手段,給考生送禮物,甚至送現金,他們自己也很無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