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光明網評“名校招生撕X戰”:如此闊綽,就不怕巡視組盯上?
【編者按】
6日28日上午,微博@北大四川招生組稱,某校招生組給文理科前十選擇北大的考生挨個電話,稱北大欺騙他們;@清華大學四川招生組旋即回應,拿錢誘惑考生,不怕教壞小孩子嗎?中國兩大名校為了爭奪好生源互掐,上演招生“好戲”。
當天,光明網發布評論該事件時指出,名校生源掐尖戰終于從含沙射影升級為赤膊上陣,北大清華招生組上演粗鄙的其實是“撕X大戰”。中國頂尖高校如此無底線、無節操,讓天下學子情何以堪、讓國際一流名校的自詡定位顏面何存?
公立高校,吃的財政飯,穿的百家衣。如果在爭奪優質生源這件事上,名校付出的成本,恐怕足以給為數不少的貧困生“免單”。從來錦上添花易,都說雪中送炭難。文章直接指出,重點高校的資源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如此豪氣闊綽地“掐尖”,正風肅紀的背景下,就不怕巡視組盯上?
兩所名校如此互掐,職能監管自不能作壁上觀。文章進而建議,在6月28日上演的“好戲”中,“招生組的承諾一諾千金”、“過去五年你們砸錢買走的唐某、郭某”等細節,如果紀檢監察按圖索驥嚴查,這筆開支不菲的成本,是如何塞進高校的預算體系內?
“紅腫之處,艷若桃花。”文章最后認為,混亂的高分爭奪戰,如此不堪伎倆,挑破的不過是瘋狂的分數政績下的畸形教育觀。
全文如下:
今天(6日28日)上午,微博@北大四川招生組稱,某校招生組給文理科前十選擇北大的考生挨個電話,稱北大欺騙他們;@清華大學四川招生組旋即回應,“拿錢誘惑考生,不怕教壞小孩子嗎?”北大繼續見招拆招:“過去五年你們砸錢買走唐某、郭某,需要我講嗎?”
在2015高招季,名校生源掐尖戰終于從含沙射影升級為赤膊上陣。后臺的諸多潛規則與傳說,終于印證為前臺的互揭老底。大V認證上的門頭匾額惶然在目,北大清華招生組就在官微上上演粗鄙的“撕X大戰”。只是,戲雖熱鬧,中國頂尖高校卸妝后如此無底線、無節操,這讓天下學子情何以堪、讓國際一流名校的自詡定位顏面何存?
愛之深,責之切。
公立高校,吃的財政飯,穿的百家衣。尤其是頂尖高校,雖從不差錢,卻也只是因為承載著國人的經濟夢想與價值圖騰。這些年,不少所謂國內一流高校通過制造自主招生時間沖突,或是將招生錄取批次提前來廣攬生源;眼下,依然是“重金加許諾”,比拼各種優惠條件。這家的狀元有專車,那家的狀元有存折……如果當真做個調查,在爭奪優質生源這件事上,名校付出的成本,恐怕足以給為數不少的貧困生“免單”。從來錦上添花易,都說雪中送炭難。公眾只想問一聲:重點高校的資源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如此豪氣闊綽地“掐尖”,正風肅紀的背景下,就不怕巡視組盯上?
兩所名校如此互掐,職能監管自不能作壁上觀。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2月份,教育部專門下發《關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不得在錄取工作結束前,以各種方式向考生違規承諾錄取或以“簽訂預錄取協議”“新生高額獎學金”“入校后重新選擇專業”等方式惡性搶奪生源。于是問題就來了:第一,當事高校堂而皇之宣布——“招生組的承諾,一諾千金,目前報考各個專業的人數也十分合理,沒有任何不滿足的可能”。這算是鏗鏘叫板教育部規定的自我舉報信嗎?第二,“過去五年你們砸錢買走的唐某、郭某,需要我講嗎?”這話若是空穴來風,紀檢監察當按圖索驥,嚴格審查過往招生中的權錢規則,看到多少高分考生享受過砸錢的“恩惠”?這筆開支不菲的成本,又是如何塞進高校的預算體系內?第三,有沒有相互騷擾各自的“準新生”,查究起來也很容易,看看考生及家長、班主任的通話記錄即可。如果這些僭越公序良俗的“手段”成為名校掐尖戰的必殺技,那么,請問這樣的高校,有何資格談教書育人、談秩序倫理?
“紅腫之處,艷若桃花。”混亂的高分爭奪戰,挑破的不過是瘋狂的分數政績下的畸形教育觀。有限的高招資源,無線消弭在高分考生身上,教育公平何在、教改取向何在?已經被擺到明處的不堪伎倆,對得起各自深沉厚實的八字校訓嗎?
北大清華互掐,也許我們未必愿意看到這樣的笑話。但既然有故事有情節,真相就該有一份權責對等的說明。眼下,中國高校頗不平靜,有的在爭執簡化名的蔭庇,有的深陷宣傳片的丑聞……如果說,行政化是中國高校官氣十足之弊,那么,商業化則是中國高校浮躁萬分之始。只是,高等教育若不能成為頭頂的那片燦然星空,國家與民族的夢想,究竟該如何安放、何處安身?(原文標題為《北大清華互掐,請紀檢按圖索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