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抗戰期間到底消滅了多少日本“鬼子”
【編者按】
統計戰爭中的軍隊傷亡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戰時情況復雜,無法進行深入細致的統計,再加上為鼓舞士氣,很可能夸大敵人傷亡或隱匿我方傷亡。戰后的軍隊傷亡統計則受統計口徑不同、所見材料等因素限制。鑒于抗戰規模大、持續時間長,要求得出一個比較準確的傷亡數,則更加不易。正因其不易統計,故眾說紛紜。本文不求得出一個抗日戰爭中敵我雙方傷亡的精確答案,只羅列抗戰時期中日軍隊傷亡總人數和武漢會戰中日傷亡的各家說法,使大家對于戰爭的殘酷與中國人民抗戰之不易有更加深切的認識。
日軍在華總傷亡
張廷貴在1985年第4期《軍事歷史》上發表《從若干材料看我軍在抗戰中的主力軍作用》一文,指出日本在侵華八年中(不包括東北),死傷官兵133萬余人,中共領導的抗日軍民殲滅日軍52萬多人,國民黨軍隊殲滅日軍80萬人。
1994年,解放軍出版社出版了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寫的《中國抗日戰爭史》,該書認為中國抗日戰爭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9月日本投降簽字,在此14年中,中國軍隊殲滅日軍150余萬人。其后,中國領導人在講話中也采用了這一說法。
1995年,國家主席江澤民在首都各界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大會上說:“中國人民在與日本法西斯進行的殊死搏斗中,共殲滅日軍150余萬,約占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傷人數的70%,對其徹底覆滅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2004年,自稱社科院歷史所張忠義的網友在網上發表秘密研究報告——《八年抗戰中國并未取勝》的文章引發了廣泛爭議。該文認為八年抗戰中國雖然對戰勝日本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但美國才是戰勝日本的主力,其主要理由是:
第一,日軍在中國損失133萬是個累計數,包含了死亡和受傷兩個數據,我們是用日軍在中國的死亡數和累積受傷數去和日軍絕對損失總數對比,才得出70%這一比例。二戰中日軍總計戰死和殘廢傷員195萬人,其中在中國八年戰死40萬人,中國八年抗戰擊斃日軍數只占日軍二戰死亡總數的22%。而約有120萬日軍在太平洋戰場被美軍擊斃,占二戰時日軍死亡總數的64%。
第二,中國戰場始終抗擊和牽制了日本陸軍主力的說法站不住腳,原因在于它一方面只看戰爭前期情況而不提整個戰爭全局,另一方面混淆了中國戰場抗擊的日軍和在中國的日軍這兩個概念。二戰時期日本陸軍有四大戰略集團,分別為日本本土的“國內軍”(包含駐中國臺灣、朝鮮的日軍)、太平洋戰場的“南方軍”、中國東北的“關東軍”和關內的“中國派遣軍”。在中國的兩支日軍中,八年抗戰所對付的實際只是關內的“中國派遣軍”。因此,我方所稱敵后抗日游擊隊抗擊侵華日軍的60%,只是計算了日軍中的“中國派遣軍”力量。

此外,從日本投降時的兵力分布情況來看,投降時日軍總數720萬,其中“中國派遣軍”105萬,所占比例不到15%;關東軍向蘇軍投降68萬,占9%;在太平洋戰場向以美軍為首的盟軍投降的“南方軍”和“國內軍”合計約550萬,占76%。
薩蘇在《七十萬魂不還鄉——日方史料中日軍在中國陣亡人數》一文中對張忠義的觀點進行了反駁。他采信日本歷史學家伊藤正德的說法,認為日軍在華陣亡789370人較為可信。
中國軍隊總傷亡
對于中國總的軍隊的傷亡情況,有如下幾種說法:
王檜林和羅煥章等學者認為中國軍隊傷亡為380萬人,這一說法在國內被引用最多。
何理在《抗日戰爭史》一書中估計中國軍隊傷亡330萬人。李新認為中國軍隊傷亡400萬人。
劉庭華在《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系年要錄——統計薈萃》中提供的數據是,國民政府軍傷亡320萬人,中共武裝部隊傷亡58萬人。
彭玉龍曾在《軍事歷史》上發表《抗日戰爭中國軍隊傷亡調查》,對中國軍隊傷亡情況作了較為全面的梳理,包括從九一八事變到抗戰結束,從國民黨軍到共產黨等武裝部隊的抗戰傷亡。
從1931年到1937年,中日之間進行了多次局部戰爭,主要有東北軍民的抗日斗爭、“一?二八”淞滬抗戰、長城抗戰和察哈爾、綏遠抗戰。在局部抗戰階段,有據可查的中國軍隊傷亡19.06萬人。彭玉龍推斷這一時期中國抗日武裝力量傷亡總數最少有20萬人。
在八年全國抗戰中,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傷亡588118人。東北抗日聯軍在七七事變前后已發展到3萬余人。在與日偽軍的斗爭中,至1942年8月,東北抗日聯軍不足2000人。由于沒有具體統計,東北抗日聯軍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中的傷亡情況還有待調查考證。但彭玉龍認為東北抗日聯軍靜態損失近3萬人,是確定無疑的。

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傷亡588118人,再加上東北抗日聯軍靜態損失近3萬人,中共領導的軍隊傷亡共計61萬余人。
至于國民黨軍隊的傷亡情況,彭玉龍采用了國防部的統計數,因為“它是根據軍令部、陸軍總司令部等方面資料統計而成,當較正確。行政院賠償委員會在國民參政會上所作報告,也是采用國防部的數字,即軍人作戰死傷3227926,軍人因病死亡422479人。”
綜合上述各項統計,如果將國民黨方面所統計的軍人因病死亡422479人不算入對日作戰的傷亡數據,則八年全國抗戰中,中國軍隊共傷亡不少于3846044人。如再加上局部抗戰時期的20萬人,則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共計傷亡不少于4046044人。
武漢會戰中日軍隊傷亡
除對中日軍隊傷亡的總人數存在不同的說法之外,如平型關大捷這種小型戰斗的傷亡也存在爭議,澎湃新聞實習生王子愷寫有《平型關大捷到底殲敵多少人?》一文可供參考。本文再對武漢會戰中日軍隊傷亡的說法進行粗略梳理,使大家知道從整個抗戰到大的會戰、再到小的戰役都有不同的說法存在。

依據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所編《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日第二軍報:日軍戰死約2300人,傷約7300人,合計9600人;國軍遺尸約52000人,俘虜約2300人,合計54300人。
日第十一軍報:日軍戰死4506人,傷17380人,合計21886人;國軍遺尸約145493人,俘虜約9581人,合計155074人。
那么,根據日軍記載,日軍在武漢會戰中共傷亡31486人,國軍共傷亡209327人。
而根據國民政府國防部第二廳所編《日本侵略八年概要》統計,武漢會戰中國軍隊死傷為254628人。臺灣學者劉鳳翰認為此役空前慘烈,國軍在劣勢裝備下,吃盡苦頭,其傷亡(加失蹤)數字可信。

國民政府參謀本部依據俘虜口供,認定日軍每師團傷亡在百分之四十以上,參戰第二、十一兩軍,及華中派遣軍共計約50萬人,50萬人之百分之四十,則日軍傷亡有20萬人。
劉鳳翰認為,日軍自承傷亡31486人,似乎過少。日軍參戰部隊,第十一軍約15萬人(連增援部隊在內),第二軍約12萬人,連同陸軍航空兵團、海軍第三艦隊等,當在30萬人以上。俘虜口述傷亡在百分之四十也是真的。他據此估計,三十萬人之百分之四十,日軍實際傷亡可能在十二萬左右。國民政府參謀本部高估了日軍參戰人數,導致對日軍傷亡多估了八萬人。
此外還有其他說法,如胡德坤著《中日戰爭史(1931—1945)》記載武漢會戰日軍死傷近4萬人。
參考文獻
袁成毅:抗日戰爭史研究中的若干“量化”問題,載《抗日戰爭研究》2010年第1期
彭玉龍:抗日戰爭中國軍隊傷亡調查(一),載《軍事歷史》2013年第3期
彭玉龍:抗日戰爭中國軍隊傷亡調查(二),載《軍事歷史》2013年第4期
劉鳳翰:抗日戰史論集,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薩蘇:國破山河在:從日本史料揭秘中國抗戰,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年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