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進醫院前心跳停止超5分鐘,上海心梗患者如何被一步步救活?
48歲的錢先生突發心梗心源性猝死,心跳停止超5分鐘,被成功救治。 本文圖片均來中山醫院青浦分院
120救護車進入醫院前,患者錢先生因急性心梗已停止心跳和呼吸超過5分鐘……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胸痛中心成功救治一名突發心梗后心源性猝死患者。
7月5日,參與救治的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劉海波對澎湃新聞記者介紹,近日,48歲的錢先生熬夜后在家中突發心梗,胸痛癥狀超過了30分鐘,感到越來越痛,于是他打電話給妻子,并撥打120呼救。
120工作人員接診后,即刻拉著錢先生趕往醫院。通過救護車上的監測,錢先生的心電信息、基本病情傳送到了中山醫院青浦分院胸痛中心。搶救團隊在接到預報后,早早等候在急診搶救室備戰搶救。
劉海波回憶,患者到達醫院時情況很嚴重,“救護車上工作人員反映,錢先生在進入醫院前5分鐘失去了意識,心率及自主呼吸停止”。
搶救團隊即刻為錢先生施行心肺復蘇、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心電監護提示致命性心律失常—室顫,搶救團隊即刻予以電除顫。
經過積極搶救,進入醫院5分鐘后患者心跳恢復、血壓偏低。緊接著,搶救團隊將錢先生送入導管室進行急診PCI。從患者到達醫院到導絲通過開通閉塞冠脈(D2W)僅用時27分鐘。
但是,盡管閉塞血管得以開通,血流恢復,術后心率血壓恢復穩定,患者因之前心臟驟停導致發生缺血缺氧性腦病,神志和自主呼吸仍未恢復。后期的腦復蘇,至關重要。
在該院ICU團隊的努力下,聯合心內科、消化科等多學科團隊,依據患者病情變化、實時為患者制定合理有效治療方案,最終錢先生轉危為安。
錢先生(中)向醫院送錦旗表示感謝。
劉海波說:“患者到ICU治療4天之后神志恢復,氣管插管拔掉后轉到心內科,現在情況是非常穩定的。”
劉海波特別強調,心梗發生后搶救越快越好,最重要的是立即進行心肺復蘇,保持大腦供血和供氧循環,缺血缺氧時間過長大腦就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傷。
“錢先生也出現了腦損傷,昏迷4天后才蘇醒,要是再晚到一兩分鐘,后果就完全不一樣了。”劉海波說。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冠心病為代表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與死亡率逐年升高。有數據指出,中國每年新發心梗60萬例,死亡率在30%以上,并呈現年輕化趨勢。
中山醫院專家介紹,心梗的標志癥狀是心絞痛,心絞痛的癥狀中最典型的就是肩、背痛,牙痛、嗓子疼,上腹部疼痛等。疼痛主要表現為壓迫感、擠壓感或者胸部發紫、發悶,或者胸部不適、不痛快感。典型心絞痛不表現為針刺、刀割、燒灼或撕裂樣疼痛,也不會跳痛。
急性心梗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對這部分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絕大部分心臟驟停的情況都發生在醫院之外,專家表示,人的心臟一旦驟停,搶救的黃金時間在4-5分鐘之內,心肺復蘇(CPR)和及時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能提高搶救成功率。
專家解釋,要記住兩個120:一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后要迅即撥打120,必要時立即實施心肺復蘇和盡早除顫。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的黃金時間為120分鐘,這樣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