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面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后,上海自貿區能做的9件事
中國版的資本項目可兌換已經萬事俱備,首發地可能是上海自貿區。
2015年6月4日,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長張新對外披露,上海自貿區已經具備了承擔率先全面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各項條件(搞不清楚資本項目可兌換概念的朋友,可到文末的小貼士中腦補。)
那么,資本項目全面可兌換之后,到底會是個什么場面呢?對個人、企業、監管會帶來哪些改變?
一、個人:投資境外更便捷

按照現行政策,別說境外投資了,即便是海外留個學,超過5萬美元也要提供外匯局規定的材料,交銀行審核后才能辦理。這也是有些人在進行境外留學、置業、投資時,會找親戚朋友分拆購匯額度,甚至找地下錢莊的原因。
而資本項目可兌換之后,國人可以正大光明地到銀行辦理兌換和匯款業務了,下面這些投資活動也會更加便捷:
——1,海外購房:國人在支付海外房款時,只需到銀行,提供憑證證明是用自己清清白白的錢,購買境外實實在在的房即可。銀行審核無誤后,個人可以直接在柜臺上辦理購匯匯出。當然,海外購房涉及當地法律法規、房屋成本等風險因素,是個人需要考慮的問題,跟國內政策無關。
——2、海外證券投資:境外資本市場種類繁多,發達國家的證券市場也比較成熟。資本項目可兌換后,居民個人不需要再通過QDII和滬港通渠道,可以直接到境外開股票戶頭或買賣股票。對外投資的資金可以在銀行直接辦理購匯和匯出,境外投資的收益和撤回資金可以在銀行辦理匯入和結匯。理論上,居民個人可以根據全球資本市場的表現布局自己的資產。當然風險也要自擔。
——3、海外理財:資本項目可兌換后,老外可以更便捷地到中國發行境外理財產品或壽險產品,國人也可以更便捷地投資這類衍生產品。某些產品的收益可能比同類的境內產品高,產品種類和功能也更加齊全,但也可能會面臨法律條款不熟悉、文件文字非母語、產品發行主體不了解等問題。
——4、海外直接投資:對于“土豪級”的投資人,直接到境外開公司、設工廠、購買境外公司也是資產配置的方式之一。雖然這類業務以前也可以做,但資本項目可兌換實現后,此類業務可能會更加便利。
——5、投資移民:這其實是以移民為目的的境外投資活動,其投資種類基本就是上述的三種:證券投資、產生就業的直接投資和房產投資。

二、企業:境外投融資更簡便
目前,企業進行跨境直接投資已經非常便利,不論是境外機構投資國內,還是國內企業走出去,行政管理流程在持續優化,自貿區對于外資采用負面清單方式管理,對外投資更是采用備案代替過去的審批。對于企業跨境間接投資或者借貸行為,政策也在不斷放寬。
資本項目不斷放開的大背景下,企業可以從事以下活動:

——8,境外融資:過去只有具備投注差的外資企業才可以從境外融資。自從自貿區、深圳前海等特殊經濟區政策落地后,中外資企業在境外融資方面“一視同仁”。隨著國家對熱錢管理手段的轉型,未來更多的內資企業(國企、民企)可以不再僅僅依賴銀行貸款或境內高成本融資渠道,而可以直接向境外融資,吸收低成本的資金用于實際經營。境外融資的方式包括向境外關聯公司借款、通過內保外貸向境外銀行貸款、到境外發債/募股等。
——9,境外間接投資:目前企業境外間接投資渠道較少,資本項目可兌換實施后,企業可能在一定金額范圍內投資境外各類市場,參與全球資源配置。這對于中國企業來說也是新的課題,有一個逐漸適應和學習的過程。只要政策持續放開,憑雄厚的資金實力和不斷提高的投資技能,難保不會出現中國的巴菲特和索羅斯。
三、監管思路:從前置審批轉向事中事后監管
資本項目可兌換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但別以為監管機構從此對資金跨境流動就放松監管了。央行的表述是要建立有管理的可兌換制度,只是管理從現行的前置審批轉變為事中事后的監管,用各類宏觀調控手段代替現在的行政手段。換而言之,當資金流入和流出能夠大致平衡,監管部門不會干預。一旦跨境資本流動超出了監管部門的容忍度,監管部門可以采取各類手段進行宏觀調控。
以備受關注的個人境外直投為例,張新就表態,設計中的方案會有一個總體規模控制的目標,“如果個人對境外的投資在正常的范圍內,可以自由地按照規則投資,如果總量超過一個特別大的數字,這個數字有可能導致對金融穩定有一定影響,我們就會啟動宏觀審慎參數的調整,這一參數會倒回來影響每個人能夠投資的數量。”
【小貼士】
資本項目可兌換沒有絕對的固定標準,官方和民間機構發布的數據也不完全一致。前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12年的一次演講中曾提及,在IMF列出的資本項目40個子項中,中國的不可兌換項目只有4個子項,分別是“非居民在境內發行股票類證券”,“非居民在境內發行貨幣市場工具”,“非居民在境內發行衍生產品”,“居民在境外發行衍生產品”。而且,這4項的前兩項,長期以來外國公司也沒什么這方面的需求;后兩項其實也已通過境外銀行在中國發行理財產品,以及境內個人到境外開戶,實際上已經實現了部分可兌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