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鑫帝國”破產疑云:山西最年輕首富被指造假賬轉移資產

由原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李海倉一手打造的“鋼鐵帝國”,經其子李兆會接管經營后,在第27個年頭宣告破產。主管海鑫集團破產重整的山西聞喜縣官員曾向媒體表示,這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破產重整案。
2015年5月28日的債權人會議,披露了這個山西規模最大的民企的資產及負債狀況:900多家債權人申報的債權總額為234億元,確認債權143億,不予確認的債權23.9億,待確認債權66.7個億,而其賬面資產不過69億元。
海鑫集團自2014年3月停產后,有68家中小債權人組成的討債維權團隊,通過種種手段搜尋證據線索,試圖揭開海鑫破產之謎。據他們從稅務、工商等部門獲取的會計報表等資料顯示,海鑫集團涉嫌造假賬、偷逃稅款以及向關聯公司輸送利益轉移資產。
在債權人會議上,管理人明確表示,如果在審計過程中,發現海鑫有抽逃資金或其他違法犯罪線索,將會移交公安機關進行追究。事實上,由68家中小債權人組成的維權討債團隊,在過去的一年中,已經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了海鑫集團破產背后的種種疑點,但尚無明顯收效。
“帝國”破產
位于山西運城聞喜縣的山西海鑫集團號稱“萬畝鋼廠”,其曾是山西第二大鋼鐵企業,也是山西規模最大的民企。海鑫創始人李海倉于1987年以煉焦起步,逐步建立起一個多元化的“鋼鐵帝國”。2003年1月,時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的李海倉在辦公室被人槍殺。

此后,李海倉年僅22歲的兒子李兆會“黃袍加身”,接管了資產規模逾40億元的海鑫集團。這個山西最年輕的首富留給外界的印象是,接班之初還對父親遺留的事業盡心盡力。2004年,海鑫完成總產值70億元,實現利稅12億元。同年,海鑫被評為納稅全國民企第一。
不過,李兆會此后投入在鋼鐵事業上的精力越來越少,轉而醉心于資本市場,他本人也很少在海鑫集團出現。10年時間,海鑫的鋼鐵生意日漸沒落,但在鋼鐵圈之外,李兆會卻“玩”得風生水起。
2004年11月,海鑫旗下的山西海鑫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5.9億元的價格,受讓民生銀行1.6億股,并在2007年上半年牛市高點拋售,套現逾10億元。此舉將26歲的李兆會推上了當年胡潤百富榜第78位,成為最年輕的山西首富。
“拋棄鋼鐵玩資本”引來諸多爭議的同時,2010年至2012年,李兆會與演員車曉的結合、分手更是轟動一時。緊跟其后的海鑫集團經營危機,使他再度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公司是我父親的,不能讓它敗在我手里?!崩钫讜影嘀醯闹Z言最終未能實現。受金融危機和產能過剩沖擊,加之企業內部管理問題,這個龐大的“鋼鐵帝國”難逃敗落的命運。2014年3月18日,海鑫集團6座高爐黯然熄火。
今年5月中旬,澎湃新聞曾前往山西聞喜縣東鎮,實地探訪這個曾擁有9000多名員工、納稅額占全縣60%的“萬畝鋼廠”。集團門外的墻上密密地貼著法院的多份公告,集團大樓里則空空蕩蕩,無人辦公,敞開著的辦公室里隨處可見各種關于海鑫破產的文件、報告。而與集團大樓隔路相對的萬畝鋼廠,更是一片死寂。有人說:“海鑫停產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聞喜的天藍了?!?/p>
海鑫集團在停產后,也曾幾番嘗試復產,但終究無果。2014年11月12日,受上海海博鑫惠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五家債權人分別申請,山西運城中院裁定海鑫集團五家下屬公司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國際鋼鐵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國際焦化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國際線材有限公司破產重整,并指定了管理人。

百億債務
由于海鑫集團五家公司在人員、管理、業務、資產、債權債務、資金的占有與使用等方面存在高度混同,2015年4月10日,運城中院裁定五公司重整案合并審理。
5月28日,海鑫集團五公司破產重整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約1000名債權人代表到會,澎湃新聞也到會旁聽。
債權人會議在海鑫集團“湖鑫島”上的體育館里舉行,而這里也正是5年前李兆會迎娶車曉的地方。曾參加過婚禮的債權人告訴澎湃新聞:“婚禮非常排場,這個人工島四周的水面上密密麻麻飄滿了玫瑰花,廚師是李兆會從北京帶來的。”
當地傳聞,彼時海鑫集團每個員工都收到了500元的紅包,而海鑫集團的員工數量多達9000余人。從北京請來的婚慶公司將整個縣城布置得比春節還熱鬧,處處張燈結彩。
“當時誰能想到海鑫這么快就垮了?!辈贿^,前述債權人話鋒一轉:“海鑫可能是沒錢了,但是李兆會肯定有錢,就是不給我們還?!倍@次債權人會議將揭開縈繞在眾人心頭一年多的疑問,海鑫集團究竟負債幾何?
管理人給出的答案是,900多家債權人申報的債權總額為234億元,確認債權143億元,不予確認的債權23.9億元,待確認債權66.7億元,其中包括稅收債權、擔保債權和普通債權。
與巨額債務相對應的是,海鑫集團賬面資產只有69億元,這意味著海鑫集團負債率至少超過了200%,而2014年大中型鋼鐵企業的負債率為68.3%。得知海鑫集團債務及資產情況后,許多債權人代表起身離開會場,因為他們覺得“討債無望?!庇袀鶛嗳舜矸治龇Q:“69億賬面資產能折現20億就不錯了?!?/p>
不過管理人小組負責人表示,之所以對海鑫集團進行破產重整而非破產清算,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債權人權益,“走破產重整程序,可以對債權人清償率達到30%?!钡哳~的債務和疲軟的市場需求,令眾多鋼鐵企業對海鑫集團望而卻步。
據公開報道顯示,海鑫集團宣布破產重整后,德龍鋼鐵等企業曾有意接洽,但最終還是打了退堂鼓。今年4月,德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立國曾向媒體透露,目前海鑫鋼鐵重組不順,主要是債務問題達不到統一,“海鑫鋼鐵以及山西政府都主張債務重組,而我們主張需要對海鑫鋼鐵進行破產清算。”
值得一提的是,在債權人會議上,管理人小組負責人明確表示,如果在審計過程中,發現海鑫有抽逃資金或其他違法犯罪線索,將會移交公安機關進行追究。事實上,由68家中小債權人組成的維權討債團隊,在過去的一年中,已經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了海鑫集團可能存在的如造假賬、轉移資產等線索,但尚無明顯收效。

假賬疑云
自海鑫集團全面停產后,有68家中小債權人開始聯合維權討債。這其中包括與海鑫集團合作十幾年的老朋友,也有往來不足一年的新伙伴。他們不相信“這么大規模的企業說跨就跨。”在2013年8月,海鑫集團還被評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是山西省唯一入列前200強的民營企業。
難以接受現實的債權人們通過律師及各種關系搜集證據,試圖揭開海鑫破產之謎。最終他們從稅務部門、工商機關、會計事務所獲得了多份海鑫集團下屬公司部分會計報表和審計報告,并從中梳理出多處疑點和線索,如“造假賬、向關聯公司輸送利益轉移資產”等。
“我們費盡心思聯系到李兆會的副手,讓他轉達我們掌握的線索,想討一個說法,但人家連我們理都不理,說‘你們愛上哪告就去哪告’?!币晃粋鶛嗳藙x(化名)告訴澎湃新聞。
其中“造假賬”的指控依據來自兩份山西海鑫國際線材有限公司會計報表,其中一份為來自會計事務所的該公司2012年度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等;另一份為來自稅務部門的該公司2013年1月的會計報表。
債權人付云(化名)告訴澎湃新聞:“2012年期末的各項數據,應該和2013年期初的各項一樣,但它們實際存在巨大差異。”
如,經審計的會計報表顯示:2012年期末海鑫國際線材公司資產總計為36.06億元,而與此相對應的該公司提交給稅務部門的會計報表上期初資產總計則為111.84億元;前者負債合計為19.87億元,后者為125.55億元;前者未分配利潤為1.76億元,后者則為-21.13億元。其他諸如貨幣資金、應收(付)賬款票據、存貨等數據,均存在巨額差異。
付云表示,“不好說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也可能還有其他賬本?!眰鶛嗳藗兎治稣J為,經會計事務所審計的那份“好看的”報表是海鑫用來貸款的,而其提交給稅務部門顯示公司虧損的報表,則不能排除該公司有偷逃稅款的嫌疑。
此外,債權人還獲得了山西海鑫國際線材有限公司和海鑫國際鋼鐵公司2013年會計報表。付云稱,這些報表是債權人們通過關系,從當地稅務部門取得,反映了這兩家公司主要產品產、銷、存情況。
報表顯示,兩家公司長期存在生產成本遠高于銷售價格的問題。其中,海鑫國際鋼鐵公司所產鋼坯有7個月(8月份數據缺失)成本高于售價,板坯有8個月(8月份數據缺失,另三個月無銷售)成本高于售價。而海鑫國際線材公司所產高線和棒材全年均是成本高于售價,兩種產品產、銷差價最少為每噸612元,最多的為每噸1120元。
值得注意的是,澎湃新聞將上述會計報表與市場公開數據比對發現,上述會計報表中的平均售價遠低于公司在市場上的報價。以2013年4月為例,海鑫國際線材公司會計報表上的高線平均售價為每噸2934元,而其市場報價為3550元到3620元之間;會計報表上的棒材平均售價為3097元,但其市場報價(大同地區)在3550元-3580元之間。
劉晉、付云等債權人認為,海鑫的破產現在不能排除人為故意的嫌疑,“它長期以低于成本價的價格銷售產品給自己的關聯公司,涉嫌偷逃稅款,轉移資產,最終難以為繼?!?/strong>

關聯公司
債權人口中的“關聯公司”包括寧波甬波惠海貿易有限公司,據一位海鑫集團的客戶介紹,從2012年之后,他們公司要想買海鑫集團的產品,只能通過寧波甬波公司,“貨還是從海鑫的倉庫拉,但賬要從甬波公司走?!?/p>
工商檔案顯示,寧波甬波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慧琴。幾經變更后,現任法定代表人為張承。在李海倉時代就與海鑫集團有合作并與李家建立私交的付云稱,李慧琴為李兆會姨媽家的孩子,也是海鑫集團的會計,而張承則與李兆會的妹妹李兆霞“關系密切”。
或許正是因為上述關系,成立于2010年5月21日的甬波公司,在當年6月份即“與海鑫集團建立了全方位的戰略伙伴關系,現已發展成為海鑫集團的總代理”。寧波甬波公司官網顯示,該公司主營各種規格的線材、螺紋鋼及鋼坯產品。
與海鑫集團的逐年衰敗成鮮明對比的是,其總代理寧波甬波公司資產規模的迅速膨脹。工商檔案顯示,2010年寧波甬波公司資產總計11.04億元,2011年為45.57億元,2012年為57.94億元。
工商檔案反映,寧波甬波公司與海鑫集團資金往來數目巨大,如2012年度寧波甬波公司財務報表預付賬款一項中,期末欠款較大的單位包括海鑫國際線材公司,所欠金額超38億元,占比96.20%。而在應付賬款一項中,期末應付金額較大的單位則包括海鑫鋼鐵集團公司,所欠金額逾9億元,占比43.99%。
前述客戶提供的價格表顯示,其從寧波甬波公司所購買的高線、棒材價格基本等于市場價格,但遠高于前述海鑫國際線材公司會計報表上的平均售價。“海鑫是高進低出,將產品賣給甬波公司,造成嚴重虧損;而甬波公司是低進高出,獲得巨額收益。”劉晉說:“基于雙方的關聯關系,我們判斷海鑫涉嫌向甬波公司轉移利潤?!?/p>
6月11日,澎湃新聞致電海鑫集團一位負責財務的高管,試圖就債權人的前述指控進行采訪核實。但該高管回應稱,目前海鑫處于破產重整階段,相關的審計工作正在進行,因此不便作答,“有什么事情可以向管理人咨詢。”不過,澎湃新聞先后致電兩位管理人小組負責人,但對方均未接聽電話。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