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WEP國際經貿評論|中韓自貿協定唱響亞太好聲音

6月1日,中韓兩國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以下簡稱“中韓自貿協定”)。中韓自貿協定是中國迄今為止對外簽署的覆蓋議題范圍最廣的自貿協定,實現了“全面、高水平”的目標,即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所稱的“高標準”,是中國建立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的關鍵一步。同時,中韓自貿協定也是亞太好聲音,有利于推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
中韓自貿協定將給雙方帶來巨大經濟利益。根據商務部引用的國內研究報告的測算,中韓自貿協定將分別拉動中國與韓國國內生產總值(GDP)0.34和0.97個百分點。根據筆者拿到的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在考慮了全球價值鏈分工背景后,中韓自貿協定能使雙方的制造業貿易額增加56%。中韓制造業就業都將由此增加,韓國增加5.7%,中國增加0.55%。雖然中國制造業就業增加的百分比明顯小于韓國,但由于中國制造業就業人數基數明顯高于韓國,中國制造業就業增加的絕對數量將高于韓國。
當然,中韓自貿協定對不同產業帶來的影響不同,有的產業將受到負面沖擊,而有的產業將迎來發展機遇。這是任何自貿協定都會帶來的效應,需要兩國政府未雨綢繆,出臺相關政策應對。比如,根據測算,韓國的食品制造業將受到負面影響,而紡織業、化工、橡膠、醫療設備等產業則將迎來擴張機會。與此相反,中國的食品制造業將更好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而化工、橡膠、醫療設備等產業需要通過提升競爭力來應對來自韓國的進口產品。
中韓自貿協定也會帶來一定的貿易轉移效應,從而對其他國家造成影響。所謂貿易轉移效應,是指兩國的貿易自由化將會使得這兩國和第三國的貿易受到一定負面影響。畢竟,兩國貿易自由化帶來的產品價格降低將使得兩國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雙方的產品。在全球價值鏈分工背景下,由于兩國貿易自由化可能會帶動對其他國家的中間品貿易進口,貿易轉移效應將有所降低,但是仍然存在。根據測算,對于某些產業而言,中韓自貿協定將對東盟國家帶來顯著的貿易轉移效應,對日本和美國也會帶來一定的貿易轉移效應。因此,不只是中韓兩國,整個世界經濟尤其是東盟、日本、美國等亞太地區經濟體都會關注中韓自貿協定的正式簽署。
中韓自貿協定的簽署則能對沖各自與其他經濟體簽署自貿協定帶來的貿易轉移效應。目前,韓國已經與歐盟和美國分別簽署了自貿協定,也與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發達經濟體簽署自貿協定,而且都是高標準協定。毫無疑問,這些自貿協定將對中韓貿易帶來一定的貿易轉移效應,不利于中國對韓國出口。這種負面效應將會由于中韓自貿協定的實施有所減弱。對于韓國對中國出口而言,中國準備年底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一旦完成,韓國對中國出口也將受到貿易轉移效應的負面影響。中韓自貿協定也有利于韓國規避貿易轉移效應。
從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角度而言,中韓自貿協定簽署有利于韓國發揮更大作用。對于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韓國尚未做出是否加入的決定。但是,即便加入,也應該是TPP達成談判以后,使其無法對規則制定產生影響,只能接受既定的規則。實際上,對于韓國而言,在推動東亞經濟一體化、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談判、亞太自貿區啟動談判等方面發揮影響力更加務實,也有能力做出貢獻。中韓自貿協定的完成,使韓國能和中國一道在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有所作為,從而提升韓國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地位。
對于中國而言,中韓自貿協定有利于推動中國構建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多哈回合談判受阻、早期收獲協議也擱淺的背景下,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在美國推動的TPP的高標準帶動下,對于許多國家而言,傳統的降關稅的自貿協定已不能適應形勢。對于中國而言,構建以周邊為基礎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符合中國的利益。當然,這種高標準應該和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及未來的改革方向保持一致。韓國已經與歐盟和美國分別簽署了自貿協定,在高標準規則的了解和制定方面具有較大優勢。中國和韓國自貿協定的談判過程有助于中國著手接下來的自貿協定談判。而其實施有助于中國國內經濟和產業提前適應高標準的規則。
具體而言,中韓自貿協定有助于推進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和RCEP談判。前述指出,中韓自貿協定將給日本帶來貿易轉移效應,從而給日本和中韓的貿易帶來一定負面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在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中的壓力明顯上升。這種經濟壓力有助于緩釋中日韓之間政治因素對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促進中日韓談判。另一方面,中國也準備在今年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在中國-東盟-韓國三角之間自貿協定已經完成的前提下,這三方之間的溝通將有利于RCEP談判的早日完成。東盟還計劃今年年底完成東盟共同體建設,深化自身的一體化程度。從遠期來看,這些因素都有利于東盟+中日韓的經濟一體化,即東亞經濟一體化,有利于2020年實現東亞經濟共同體的建設。
放眼世界,中韓自貿協定還可以推動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為世界經濟貢獻正能量。誠如有些學者指出,亞太地區一體化進程存在兩條路線:美國路線圖和亞洲路線圖。但是真正有利于亞太地區一體化進程的應該是亞洲經濟體主導亞太地區一體化。目前的亞洲路線圖中,東盟占據主導地位,中國堅定支持。中韓自貿區的簽署,有助于中國-東盟-韓國三方共同發揮作用,促進亞洲路線圖的盡早實現。在此基礎上,亞洲路線圖將美國納入,促成亞太自貿區談判的早日啟動。這應該是比較現實、可行的亞太地區一體化路徑。這一路徑是開放的、包容的,且考慮了經濟體發展差異,并且有利于推進多邊貿易體系建設。而美國主導的TPP則試圖以美國為軸心,選擇性地將亞太經濟體拉入,并且制定明顯高于與許多經濟體發展階段相適應的規則,即便達成,也不易推動亞太地區一體化。
總之,中韓自貿協定將帶來真正意義上的雙贏,無論是提升雙方的經濟總量還是擴大經濟影響力。而且中韓自貿協定有利于推動亞太地區經濟體一體化進程。中韓自貿協定的正式簽署是真正的亞太好聲音。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本專欄由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IWEP)國際貿易室開設,解讀國際經濟與貿易大勢。全球視野,中國情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