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加薪改造鄉村教育

鄉村教育的凋敝,會給社會帶來無窮的麻煩。最直接的影響是鄉村學生,經濟條件好的,紛紛到教育質量更好的城市上學;經濟條件差的,只能在鄉村接受相對低劣的教育,勉強完成義務教育了事,農村家庭因此無法指望通過教育改變經濟與社會地位??梢哉f,當下的鄉村教育有淪為“雞肋”的危險。
國務院近日頒布的《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 2020年)》(下稱“支持計劃”),主要從穩定和提高教師待遇的角度,試圖改變上述狀況。
教育的關鍵問題是教師。應該說,“支持計劃”有對國外比較先進鄉村教育的借鑒,也抓住了問題的要害,因此有媒體將此舉稱為“最無爭議的加薪”是有道理的。如果這一“支持計劃”能夠順利實施,相信對改變目前鄉村教育的凋敝狀況會有裨益。
不過也要估計到,即便這項“支持計劃”如期實施,所能起到的效果也很緩慢?,F有的中小學教師即便是年輕人,如果已經結婚生子,要改變居住地相對而言會比較困難,加上城鄉之間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的巨大差距,一個城市教師被派駐鄉下,通勤時間的延長足以使TA疲憊不堪;同樣,一個鄉下教師要流動到城市教書,也并不那么容易。操作不當,適得其反。
因此,該“支持計劃”所要解決的問題,其實很現實——先得有人守住崗位,在此基礎上,有優秀的年輕教師加入進來,逐漸使鄉村教師更新換代,這個過程相對來說是漫長的。教育是長時段的事業,非一朝一夕功夫,很大程度上,“支持計劃”有“補課”的味道,這個計劃真正貫徹,很可能改變很多中小學教師的工作習慣、思維方式,乃至日常作息。但這一步必須走。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大陸基礎教育學校之間的差距,不僅存在于城鄉之間,城市內部和鄉村內部,同樣存在很大差距。城市里教學質量較差的學校與一般農村中小學的教學質量,并沒有多大差距。與解決城鄉之間學校教學質量的差距相比,解決具體學校之間的差距具有同等重要性。要想使基礎教育質量有整體性提高,必須兩條腿走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