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建黨百年與對外工作|改革開放4.0和中國對外開放戰略重大調整
【編者按】
202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華誕,上海國際關系學界積極學習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和開展黨的對外工作理論創新研究。近日,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世界政黨研究所、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國際關系學會聯合舉辦“習近平外交思想與中國共產黨百年對外工作理論創新研討會”。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獲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授權,擷取與會嘉賓的精彩發言以饗讀者。本文是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仇華飛在該次會議的分論壇“習近平外交思想與新時代中國外交發展”上就“習近平對外開放思想理論與實踐的繼承與創新”所作的發言。

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仇華飛。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圖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外開放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也有創新性發展。
一是對外開放戰略的理論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思想、新戰略、新理念,為新時期對外開放工作全面謀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形成公平合理、共享共治的全球經濟化和治理體系,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新型開放發展之路,構成新時代對外開放的新戰略,是對馬克思共同體思想和鄧小平對外開放理論在理論與實踐上的繼承與創新。
在百年未有之變局中,習近平總書記為中國對外開放規劃新藍圖,制訂了中國對外開放戰略總目標,是新時代深入推進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部署,也標志著習近平對外開放戰略思想在繼承與創新中不斷發展。
二是對外開放戰略的實踐基礎。在改革開放進入4.0階段后,順應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中國對外開放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和重大發展。從國際形勢變化來看,世界經濟增長新動力尚未形成及全球圍繞市場和資源的爭奪日益激烈。這場競爭既是規則、話語權之爭,更是發展主動權之爭。如果一味回避、推遲開放或滿足于低水平開放,就很可能錯失全球新一輪貿易投資自由化紅利,外部發展空間就會受到擠壓,國內改革步伐就會遲滯。中國需要在提高對外開放能力上加快步伐,牢牢把握對外開放的主動權,主動拓展中國對外開放的戰略地位,建設性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
三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下的對外開放戰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引領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到弘揚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從提出“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到倡導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從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建設合作共贏美好世界到推動中美全面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促進中國與世界進一步融合、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行動指南。
四是“一帶一路”是推動對外開放的實踐創新。對外開放思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帶一路”建設凸顯習近平對外開放思想的實踐創新,展現了中國發展區域供應鏈合作的新理念、新藍圖、新途徑和新模式,戰略目標是建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戰略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為世界發展作出貢獻,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物質保障。“一帶一路”建設有助于帶動沿線國家實現更好的發展,共同分享中國發展的經驗與機會。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推進建立開放、繁榮、穩定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提供了理論指南。
(本文首發于“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微信公眾號,原標題“迎接建黨100周年?黨的對外工作理論創新研究——系列報道(十八)”,現標題為編者所擬。)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