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對話創始人彭心:市值超300億,奈雪的茶為何急于IPO
原創 全天候科技 全天候科技

上市首日,奈雪的茶開盤報價18.86港元,低于發行價,開盤總市值323億港元。奈雪的茶本次共計發行約2.57億股股份,IPO總計募集資金凈額48.424億港元。

作者 | 張超 編輯 | 羅麗娟
六月最后一天,“奈雪的茶”正式登陸港交所,股票代碼02150,“新茶飲第一股”一錘定音。
上市首日,奈雪的茶低開4.75%,報價18.86港元,開盤總市值323億港元。
據悉,奈雪的茶本次共計發行約2.57億股股份,發行價為19.8港元/股,達招股區間上限,IPO總計募集資金凈額48.424億港元。根據其公布的申購結果,香港公開發售項下共收到64.2萬份認購申請,超額認購超432倍。
借著中國新式茶飲迅猛發展的東風,奈雪的茶從深圳走向全國,再到如今市值超300億的企業,用時不到六年。不僅門店排隊人數一度多到上熱搜,奈雪的茶還創下了茶飲品牌逾40元的最高客單價。
就是這樣一家茶飲界“網紅品牌”,在2021年除夕遞交了招股書。按照創始人彭心的說法,一切都是“湊巧”,本來預計大年初四、初五才會掛網,沒成想除夕當天招股書就掛網了,“我們自己也挺措手不及的”。
接踵而來的是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一時間關于新式茶飲到底賺不賺錢的討論甚囂塵上。
在喜茶剛被曝出將完成新一輪融資,茶顏悅色還主要盤踞在湖南、武漢等地時,奈雪的茶率先走向了二級市場、尋求公開上市,即便早有傳言,速度仍令外界吃驚。
奈雪的茶為何急于IPO?高客單價背后是否有足夠競爭力?創始人彭心還將帶領奈雪的茶如何走?
1
最貴的茶飲
“奈雪的茶”,取自創始人彭心的網名“奈雪”。首家店鋪于2015年11月在深圳卓越世紀店正式開業。
主打用鮮果、鮮奶和優質茶制成的“鮮果茶”,以一、二線城市消費群體為目標人群,奈雪的茶在店面設計上,也注重“高端路線”:風格簡潔,選址多為核心商區,門店面積超200㎡。
這種新式茶飲憑借好的品質和顏值迅速風靡年輕群體,奈雪的茶逐漸為大眾所熟知。
2017年,奈雪的茶開啟“全國城市拓展計劃”,進入了“跑馬圈地”的態勢,從深圳一路北上,將大店模式“復制”到其它城市,并且還會根據不同城市、不同主題進行設計,達到“連鎖不復制”的目的。
招股書顯示,僅2019年新增奈雪的茶茶飲店111家;2019年這一數字增長超五成,達到173家;2020年,即便受到疫情影響,新增開店數也基本與上年持平,達到了172家。
截至最后可查日期,奈雪的茶在海內外擁有的門店數已達562家。據悉,奈雪的茶還計劃于2021年、2022年,在一線城市及新一線城市分別開設約300間、350間茶飲店。

數據來源: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奈雪的茶還開創了“茶飲+軟歐包”的雙品類模式,通過雙輪驅動營收增長。
而在門店模式上,奈雪的茶開始選擇“輕裝上陣”,于2020年推出了面積稍小的奈雪的茶PRO店。相較于過往動輒200m2的大店模式,PRO店面積大多在80-200m2 ,除了傳統茶飲,還覆蓋咖啡等新品類。這種模式也將成為未來奈雪的茶主要店鋪形式——2021年和2020年約70%的新增店鋪都將規劃為奈雪的茶PRO茶飲店。
業務高速擴張的背后,奈雪的茶業績表現,特別是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營收僅為30.57億,同比增長22.18%;而其2019年營收達到25.02億,同比暴增了130%。
近三年里,奈雪的茶凈虧損分別為6972.9萬元、3968萬元和2.03億元,累計虧損超3億元。但若按照非國際會計通用準則,奈雪的茶2019年經調整凈虧損1174萬;2020年在疫情沖擊下卻實現扭虧為盈,經調整凈利潤達到1664萬。

數據來源:招股書
這背后或與奈雪的茶選擇的高端現制茶飲策略不無關系。招股書顯示,奈雪的茶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客單價分別是42.9元、43.1元和43.0元。這樣的價格水平足以秒殺茶顏悅色、一點點、COCO等品牌,在網紅眾多的新式茶飲賽道,算得上佼佼者。
久而久之,消費者漸漸形成了一個印象——奈雪的茶產品不便宜。彭心向全天候科技解釋,事實上,奈雪的茶產品價格區間是10元-30元左右,一杯檸檬茶大概是十幾塊。“但消費者來奈雪都會傾向于選擇招牌產品,期待體驗我們高價值的產品。”
彭心認為,消費者對性價比有自己的判斷,并不會一味追求低價產品。比如,奈雪的茶秋冬季節限定產品“霸氣車厘子”,即便單杯價格達到38元,但因為“消費者依然很喜歡”而成為爆款。
2
“運氣+資本”助力
作為高端現制茶飲的開創者,奈雪的茶在短短幾年火遍中國,成為國內新式茶飲頭部品牌。這對于原本是茶飲賽道的“門外漢”彭心來說,并非易事。
在成立奈雪的茶以前,彭心輾轉于互聯網行業,在金蝶軟件有過幾年的工作經歷。彼時,她對餐飲行業的了解,可以說是一張白紙,但卻憑借著擁有一家自己的“茶飲店”的夢想扎進了茶飲賽道。
從金蝶軟件辭職后,彭心耗費大量心力寫出了一份自認“完美”的商業計劃書,卻讓她屢屢被投資人拒之門外。據她自己事后總結,主要是因為計劃書很幼稚、很外行,方案里想做的東西太多了,又毫無經驗和資源。
但在關鍵時候,她遇到了人生中的貴人,也是她后來的伴侶——趙林。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左)和趙林
在餐飲業摸爬滾打多年,有著豐富行業經驗的趙林,成為了彭心創業路上的有力支撐。
二人分工明確:一個負責規劃公司整體戰略和業務方向,一個負責產品研發、質量控制和整體營銷,保持著“既是夫妻也是戰友”的關系。
“他確實是一個餐飲行業的老兵,在商業邏輯性、盈利持續性等方面會提出很多問題,我會在消費體驗、品牌塑造力上有一些堅持。”彭心非常享受兩人之間的這種配合,在她看來,趙林能夠為其帶來很好的互補效應。
2014年5月,彭心和趙林一人拿了5萬元注冊了深圳市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奈雪的茶母公司)。開始沒有外部資金進入時,她與趙林一起將全部身家拿去銀行做抵押,貸款了800萬,才在深圳開啟了門店。
首批三家店鋪的火爆開業,超出了彭心夫婦的預期。巨大的網絡效應下,奈雪的茶快速吸引了業內外廣泛關注。
據彭心回憶,“在奈雪的茶首批門店開業那一兩個月里(2016年1月-2月),基本全國頭部同行都來過店里,包括很多資本方也來找我們。但我們當時沒有想清楚要資本的錢干嘛,因為奈雪的茶自己就有很好的現金流。”
直到2017年,奈雪的茶才接受了天圖資本的天使輪投資,這也是奈雪的茶前三輪融資中唯一的機構投資者。
雙方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將投資金額、股權占比敲定了。北京天圖和成都天圖分別以4200萬元和2800萬元,認購了奈雪的茶6.667%和4.444%的股份。按此計算,彼時奈雪的茶估值已經超過6億元。
接入天圖資本后,奈雪的茶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再融資,到2020年6月,才在時隔兩年多后迎來了新的融資,且投資方變得更加多元。

圖片來源:天眼查
在與彭心的對話中,她一直強調,奈雪的茶其實有較好的現金流,B輪以后融資的目的更多在于保障公司運營,以防再有疫情這類“黑天鵝”的出現。
許多人認為,彭心非常幸運,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首次創業即成功。對此,她直言不諱地表示,“我的運氣還真的是不錯”,在很多重要環節、無法達成的事情面前,總能找到愿意幫助的人。
在她看來,運氣是一種財富,也是努力的結果。如同她信奉的日本著名實業家稻盛和夫的觀點——人努力到極致,老天都會幫你。
3
距離星巴克有多遠?
公開場合,彭心曾不止一次表示,奈雪的茶對標星巴克。無論是定位選址,還是門店裝修,一點也不亞于星巴克。
很顯然,奈雪的茶絕不只想打造在店鋪外觀等方面的軟實力,更重要的是在公司業務、經營規模、發展思路等方面學習更多方式。
彭心向全天候科技表示,目前星巴克在中國內地已經開了5000家門店,“其實在開店這塊,星巴克可以是我們非常好的一個參照標的。”
相較40歲的星巴克,奈雪的茶儼然還是個小學生,在向前輩學習的過程中,除了一路狂奔,還需要解決不斷修煉內功、增進實力。
雖然在國內市場上,奈雪的茶客單價已經位居行業翹楚、市占率也處行業前列,但上市后仍需回答的問題是:如何持續盈利?
招股書顯示,在各項成本中,材料成本占據了奈雪的茶超三成營收,是最大的開支項目。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公司規模化發展,材料成本并未降低,占總營收的比重還在逐年上升,從2018年的35.3%升至2020年的37.9%。

數據來源:招股書
而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渣打銀行的統計顯示,一杯星巴克大杯拿鐵的利潤達到17.7%,其各項成本中占比最大的為租金,比例達26%;原材料成本占比僅13%。兩相對比,可以發現奈雪的茶在材料成本部分投入占比過高。
有意思的是,奈雪的茶最主要供應商遵道由彭心、趙林兩人參股,這也引發外界諸多猜疑。但彭心向全天候科技解釋,當時建廠的目的是為了能降低成本。
“如今新式茶飲常用的磨砂杯是我們首創,當時還是用我手的尺寸開模的,外包裝采用了外貼膜技術,整個杯子工藝難度非常高。”據她描述,當時上游供應鏈能做到這種品質的只有1-2家供應商,而且價格非常高,所以才自己建了廠,“我們供應商的價格會比外采的價格低20%-30%左右”。
即便過高的原材料成本引發了多方關注和質疑,彭心仍然堅持不會降低這部分投入,“我希望原材料成本穩定在這。”
這也就是為什么上市之際,奈雪的茶并沒有對外講降本的故事,而選擇講一個供應鏈增效的故事。
招股書透露,奈雪的茶計劃在中國不同城市建立多個中央廚房,服務奈雪的茶和奈雪的茶PRO店。其主要功能是儲備原材料及制作預制烘焙品,以此降低單店成本,更好地管理原材料成本。
據彭心介紹,奈雪的茶還將自研更多創新技術,幫助壓縮人力成本。比如,智能排班系統、自動訂貨系統等目前已經處于測試階段。
根據灼識咨詢統計,預計中國高端現制茶飲的交叉銷售商品的零售消費額將由2020年的約22億元增長至2025年的10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將達35.4%。
對于這個賽道的頭部企業而言,市場前景無疑是廣闊的,但成本管控是奈雪的茶未來必須邁過的坎,也是決定其能否持續盈利的關鍵因素。
以下為全天候科技與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對話內容(經整理):
全天候科技:奈雪的茶為什么能率先上市?
彭心:我們應該是最早做高端現制茶飲品牌的企業,比如,研發高品質產品、裝修強調空間設計感。除了茶飲,我們的烘焙產品做得也不差。當然,那個時候我們也沒有想到會走得這么快,確實成長速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上市對公司來說其實也是一次對內管理的梳理,因為它對公司的合規、風控會有很多的要求。其實是給我們一個外部的作用力,督促我們更快把這些短板補上。
對我個人來說,上市一定意味著會有更多壓力,包括輿論壓力、對公司方向的思考、挑戰。但我覺得這些東西都會讓我們更完整、更全方位的思考決策正確性。
全天候科技:為什么選擇除夕交表、2021年上市?是因為覺得現在是上市窗口期,還是基于投資人要求?
彭心:我們做的所有動作,都是基于公司本身考慮。
其實我們的投資人不多,占比份額也不算特別高,而且幾個投資人都非常好,他們不太干預公司經營。
我們并沒有刻意規劃一定要今年上市或者要什么時間上市,這是順其自然的一件事情。很多公司上市會請一些所謂的上市公司CFO專門運作,我們都是內部自己的伙伴,我們自己的法務和財務團隊。
除夕這個日子也完全是湊巧。我們交表的時候覺得,除夕港交所也會放假,想著應該沒有那么快掛網,大概會在年后初四、初五上班掛網,但是沒有想到那么快掛出來了,我們自己也是挺措手不及的。
全天候科技:奈雪的茶融資輪次很少,股東結構相對簡單,這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彭心:我們融資有5輪,后2輪是不同股東進來,也就是疫情爆發后的兩輪;前三輪只是天圖分了不同的時間進來。
過往,我們所有的發展資金主要靠門店收入。很多投資人說,我們整個業績增長特別像一個互聯網公司的狀態,但只有奈雪的茶是他們唯一一個見過發展速度非常快、靠燒自己錢做起來的。
我們主要的收入來自線下門店,疫情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黑天鵝”事件,門店可能會全部關掉。所以,疫情之后我們快速又融了兩輪,相當于是做一個保障。
全天候科技:2020年,奈雪的茶開始做PRO店,引入咖啡品類。有人說,這是想要進軍咖啡市場;有人說,是想覆蓋更多不同層次的人群、增加門店點單率。
彭心:其實這些分析也是有道理的。我們上咖啡主要是給消費者補充一個品類,因為我們發現奈雪的茶消費者也有咖啡消費需求。目前,門店咖啡消費的占比也達到了我們的預期。
全天候科技:招股書顯示,奈雪的茶近兩年銷售額和訂單量都在下降,你覺得主要原因是什么?目前有多少門店可以盈利?
彭心:其實這個數字跟進入市場的階段有關。
我們目前公布的數據是2018年-2020年的數據,這是我們新進入城市最多的時間,是一個開店的上升期。開業之后,業績會有一個爬坡,然后就會相對穩定。
我們的品牌被非常多消費者了解,品牌勢能不錯。所以,新店開業時會進入巔峰狀態,排非常長的隊,而且每個城市都是這樣。
這就導致新開業門店在3-6個月的時候,客單價會比正常狀態高出近一倍。可能是因為大家排隊排太長,所以消費者在買的時候沒有那么理性,想多買幾種嘗一嘗或者跟朋友分享。之后客單價會回到一個正常狀態,業績也會回到正常狀態。
但是成熟市場,比如深圳,就是同比上升的狀態。因為它在2016年、2017年就已經過完了巔峰期,當他回到平穩期,隨著經營越來越穩定,單店業績就會上升。
我們發現茶飲和餐飲還有一個特別大的不同。餐飲不太可能連續三頓都吃同一個品牌的同一個餐,但喝東西的時候,經常都會固定品牌和固定產品,所以通常喝東西是不喝和常喝兩個極端狀態。所以,我們會發現門店越密集的城市,反而業績和單店的營業額都越穩定,品牌和顧客的關系也會更穩定。
全天候科技:這個趨勢僅指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也可以得到復制?
彭心:我們目前看到武漢、西安、長沙這些城市也表現出這樣的狀態了。
因為門店加密還沒有能那么快達到,只要我們加密能夠達到比較好狀態的城市,單店業績都會有還不錯的表現。
全天候科技:這里的加密密度具體是多少?
彭心:每個城市確實會不一樣。如說,西安這種城市,我們現在開了差不多三四十家店,基本去西安主流購物中心都有奈雪的茶,它的可視度和顧客接受度就會比較好,業績就變得非常穩定。
但在北京、上海,我們覺得不開到兩三百家店都不會有這種感覺。
全天候科技:隨著賽道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家都在瘋狂開店,奈雪會不會放開加盟?
彭心:我們在品牌經營上還是有非常多堅持的。比如,在門店選擇、空間體驗上,我們對選址都有比較高的要求和標準。我們可以靠投入更多成本做一些動作,但我們其實是要走一條非常穩健的路。
全天候科技:數據顯示,近兩年,奈雪的茶新一線開店速度已經超過了一線城市。未來奈雪的茶會不會向下沉市場重點布局?
彭心:不會。看起來新一線城市開店數更多,是因為城市更多。
我們這幾年確實在嘗試做“插旗”的動作,所以新一線城市數量會更多。但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參考標的——星巴克,在奈雪的茶門店數沒有比星巴克多的時候,其實沒有那么大的需求要比星巴克下沉。
全天候科技:招股書寫到,奈雪的茶核心菜單有超過25種經典茶飲及超過25種經典烘焙產品,自2018年以來推出了約60種季節性產品。一般新品研發周期是多久?新品的研發靈感來自哪里?
彭心:新品研發周期不一定。有一些研發特別快,幾個小時就出來了;有一些研發要兩年。
比如,我們自己做了一款梔子花的烏龍茶,這個產品研發到優化,已經用了三年,今年做出來我們才覺得達到了預期要求。
但霸氣芝士草莓這款產品,現在已經變成茶飲店的標配,我們當時研發就用了一下午的時間。當時是我在家吃草莓蛋糕,覺得草莓和奶香特別配,就叫著研發部一起去辦公室,搭配合適的茶,那個時候還沒有把新鮮草莓和茶打碎一起做的。
全天候科技:每年推出這么多新品,如何能夠保證產品持續獲得消費者喜愛?
彭心:有很多人在這塊有誤區,包括很多投資人也說,你們推出了這么多新品,新品的研發能力很強,但是怎么保證顧客對你長期是喜愛的?
大家以為茶飲店是靠創新活著,實際上,我們80%的銷售額來自經典產品。所以,消費品牌最重要的是打造自己的經典款,經典款才是品牌能夠長期跟顧客建立關系的所在。
看奈雪的茶招股說明書會發現,我們營銷費用非常低的,其實新品是我們用創意在跟消費者互動的一個載體。所以,經典產品做業績和顧客關系,新品更多是制造話題、互動。
全天候科技:你之前接受采訪說,不同品牌在經典產品上越來越像。而這部分產品又是主要營收來源,奈雪的茶如何走出一條差異化的路徑,保障經典產品具有長久競爭力?
彭心:每個品牌最招牌的產品還是會有一些不同。
比如,A和B品牌很像,但賣得最好的產品排名不同,所以產品口味還是會不同。
整個行業供應鏈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穩定,確實菜單結構和產品會趨同,一眼望都差不多。咖啡行業也一樣,甚至更相同。
因為咖啡行業就是咖啡豆和奶做出那么多產品,每一個咖啡廳都是賣那幾款咖啡,但是產品口味和品牌附加的感受還是會有一些不同的。
我相信不經常喝咖啡的人,真的不一定能夠喝得出來其中的差別。
全天候科技:媒體曾說,趙林的加入讓奈雪的茶有了成功的可能性。你怎么看這種說法?
彭心:我是很認同的。因為奈雪的茶這個品牌在創立初期,我們兩個人的組合非常重要。我那個時候相對比較理想主義,很多事情完全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趙林會站在商業的角度去想很多事情,所以,我覺得非常重要。
全天候科技:趙林對你創業生涯最大的影響是什么?
彭心:兩個人會有非常多的相互影響,已經到了他不說我就知道他要說什么的狀態,但確實會有一些不同的角度。
我們是對方的挑戰者。剛開始創業時,他相當于一個行業前輩,分享了很多東西,讓我能夠快速對齊很多行業的知識和信息。
我覺得他在奈雪的茶發展過程中最大意義就是,讓整個公司少走了很多坑。我們開了這么多門店,關店卻很少,這也跟他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有關,經驗還是非常重要的。
全天候科技:從你個人經歷來看,努力和運氣哪個更重要?
彭心:我覺得都很重要。
有的時候,我也覺得我的運氣還真是很不錯。因為我也是第一次創業,一定會有自己搞不定的事情,但我在很多重要環節都能夠找到愿意幫助我的人,或者認識一個這樣子的人、找到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但我覺得,其中一個原因是自身也在一直在思考這件事情。所以,我特別信奉一句話,就是稻盛和夫說的——你努力到極致,老天也要幫你。
*本文為全天候科技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二字,獲取轉載格式要求。

原標題:《市值超300億,奈雪的茶為何急于IPO | 對話創始人彭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