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別28年,黃家駒為何讓我們念念不忘?
黃家駒,離開我們整整28年了。

這么多年過去了,他的音樂還在被傳唱。
他的歌聲,在一代代人心中回蕩。
東京的街頭,飄蕩的歌聲,唱哭了許多游子的思鄉之情;
南開大學的操場,青春的歌聲,讓幾千名畢業生淚流滿面;
恒大足球隊的場館,激昂的歌聲,把五萬人組成了一片奇跡海洋。

他,讓我們記得:
唯有不再猶豫地一路狂奔,才能觸碰光輝歲月的高貴靈魂。
01
黃家駒與音樂,結緣于一把破吉他。
當時,鄰居搬家,一把吉他藏在垃圾堆里。
他撿到這把吉他,如獲至寶。
拿起了吉他,隨意地擺弄,想象變成英國搖滾巨星大衛鮑伊的樣子,玩得很盡興。
當時,黃家駒只有17歲,為了貼補家用,中學畢業就參加工作,做過辦公室助理、電視臺布景員、保險推銷員等等。
這把破吉他,變成了他對抗現實的武器。

可沒日沒夜的練習,對家人來說是在制造噪音。
弟弟黃家強,就把電視聲音開到最大以示抗議。
而其他人,想著他只是三分鐘熱度,都等著看他笑話。
但是,他就像著了魔,練得越來越好,后來還加入一支地下樂隊。

有一次,樂手覺得他在瞎彈,罵了他一頓:
“彈的什么玩意?彈得太差了,你永遠不會有出息!”
黃家駒小自尊心就很強,別人辱罵他,一定會以牙還牙。
但這次,沒有反駁。
他默默地背著吉他,離開了樂隊,并暗暗發誓:
“不能讓人看不起,我要成為超越他們的主音吉他手!”
黃家駒沒有低頭,自從拿起吉他,他就沒想過回頭。

黃家駒不服輸的性格,是他搖滾精神的真實寫照。
搖滾很酷,因為搖滾從來不說苦。
02
如果為了夢想,要付出虧錢的代價,你會做嗎?
黃家駒就會。
他后來與葉世榮在通利琴行認識,組建了Beyond樂隊。
葉世榮把自己的祖屋改造成琴房,這群年輕人瘋了一樣,大半夜的還在彈奏。
因為不堪其擾,鄰居找來了警察。
阿sir也來過很多次,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
“給我一點面子,休息一下好嗎?你們幾個要有大志,用好的作品證明自己。不要經常被人投訴,好嗎?”

黃家駒聽了大受鼓舞,當即決定搞一場自己的演唱會。

但搞演唱會的錢從哪里來?
黃家駒把心一橫,向銀行借了1萬6。
這些錢成為了他們的壓力和動力。
他們拉橫幅、掛海報、發傳單,想盡一切辦法宣傳演唱會。
黃家駒為了賣票,心生一計,做托來吸引中學生的注意。
他跑到三五成群的中學生后面,然后再跑到前面,對著假裝賣票的葉世榮大喊:
“哇塞,你們在賣Beyond演唱會的門票嗎?他的門票很難買的啊,我要2張!”

雖然,不少中學生被忽悠買票,但最終,還是虧了6千塊。
Beyond辦的這場演唱會,無異于賭博。
他們一沒名氣,二沒資源,是什么讓他們明知會輸還瘋狂下注?
是黃家駒的勇氣。
做搖滾樂,如果怕這怕那,放不開手腳,永遠都不會有出頭之日。
而且,賭局上不僅只有贏家和輸家,還有暗中觀察的玩家。
03
這個玩家是陳健添,香港唱片有限公司的經理。
他被Beyond的風格所震撼,火速簽約。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陳健添提了一個要求:讓他們剪掉長發。

可他們幾個誰也不想做搖滾的叛徒,黃家駒這時站出來表態:
“要先有知名度,才能玩自己喜歡的東西。”
他們以全新形象示人,推出了第一張黑膠唱片《永遠等待》。

這套唱片生產了2000張,卻沒有濺起一點水花。
香港專業樂評人批評說:
“Beyond兩頭不到岸,新人的唱片跟其他唱片賣一樣價格,很不劃算。”
沒有成功,只能跑去賣唱補貼家用。
好事之人,還去譏諷他們是搖滾樂的叛徒。

這口氣咽不下去,他們下定決心,要靠下一張專輯挽回局面。
回到琴房,夜以繼日的練習、作曲、錄音。
不久后,推出了《阿拉伯跳舞女郎》唱片,但市場反應依然慘淡。
他們還不認輸,更是立下誓言:
“如果第三張唱片都不火,我們就不再發行唱片!”
最終,《秘密警察》唱片一經發布,火爆全港,也奠定了Beyond的樂壇地位。
黃家駒在紅之前,壓力非常大。
作為搖滾樂手,要向市場妥協;作為樂隊領袖,要向隊員負責。
他堅信自己在做正確的事情:
“生活里總是有一點無奈,忍受一下就會遇見美好。”
人生中的熱血,不一定非得是反叛;討好別人,不見得就是媚俗。
誰不是一邊受傷,一邊努力成長?
04
Beyond發行過100多首歌,但只有寥寥幾首情歌,而且還是怨曲。
因為,黃家駒不愛美人,愛江山。
還沒火的時候,有個一直陪伴他的初戀女友。

但隨著年齡增長,初戀女友的父母希望他們可以穩定下來,結婚生子。
黃家駒很愛她,但知道自己更愛音樂。
他想通了,自己是個窮小子,不能耽誤女友的終身大事,無奈提出了分手。

在一個大雨的夜晚,他看著遠方的路燈,把對初戀女友的不舍,寫進了《喜歡你》:
愿再可 輕撫你
那可愛面容
挽手說夢話
像昨天 你共我
黃家駒放棄了兒女情長,把愛送給了全世界。
火了之后,他獨自遠赴新幾內亞。
在那里見到了第三世界真實的生存環境,大受觸動。
他抱著孩子們說:
“NAKUPENDA WE WE, TUNA TAKA WE WE.”
意思是“我們愛你,我們需要你”。
只用10分鐘,就創作了《AMANI》副歌,跟孩子們一起歡唱。

他為這次經歷寫了這樣的感受:
“ 一群令人感動的孩子,一個令人心酸的地方。”
這讓他意識到,不需要人人都跑去非洲,可以通過音樂來傳達對愛與和平的渴望。
彼時的香港,藝人只會把公益事當成走秀,只有他實實在在地去當地送溫暖。
把對世界的關愛寫進歌里,香港唯有他一人。
當普通人有了慈悲之心,也就有了思想和視野。
一個藝術家的格局,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乎做過什么。
05
Beyond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91LIVE生命接觸》演唱會,一連開了5場,座無虛席。
他們在這場演唱會一戰封神,登上香港樂壇之巔。
但黃家駒不滿自己的成績,更不滿當時的環境:
“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

這句話無異于砸人飯碗,也表明了Beyond不想向市場妥協的態度。
為了追求音樂理想,黃家駒決定帶領團隊遠走日本。
到日本才發現,這里只是放大版的香港。
藝人想紅,還是要走秀、玩綜藝、炒熱度,根本也不能好好專注事業。
懷著憋屈的心情,黃家駒在日本的小房間,寫下了《海闊天空》,在新專輯中發布。
這首歌描繪了樂隊10年間的心路歷程,也引起了無數年輕人的共鳴和追隨。
它采用了流行樂的編曲,融入了搖滾樂的叛逆而不向現實低頭的精神內核。
當所有人認為Beyond已經背叛了搖滾理想,歌迷發現他們初心還在,只是做了流行樂的臥底。

正如我們這一生,受到太多的質疑了。
媽媽總是擔心孩子無法獨立,朋友總是擔心自己缺乏能力,愛人總是質疑我們不能崛起。
用實力回應質疑,才能證明“你比別人想象中更強大”。
黃家駒的每次進步,都是先有夢想,然后撞墻。
撞了墻也不怕疼,摸摸頭安慰自己,然后繼續歷練。
與其怨天怨地,不如改變自己;抱怨是煩人的噪聲,改變才是美妙的歌聲。
黃家駒不是神,但他有一種為了音樂,永遠打不死、能屈能伸的精神。
在從事音樂事業之前,他想的不是做大事還是做小事,而是希望趁著年輕做些該做的事。


在做這些事的時候,他愛上了音樂,更確信了自己的理想。
《不再猶豫》中“自信打不死的心態活到老”,是他永不言敗的人生注腳;
《光輝歲月》里“一生經過彷徨的掙扎,自信可改變未來”,是他直面慘淡人生的勇氣。
他走后的28年,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有一點未曾改變:
黃家駒的音樂理想,被所有熱愛他的人所繼承。
我們因為他而勇往直前,心里永遠住著一個少年。

今天是2021年6月30日,是家駒的第28個忌日。
在天堂的家駒,我們真的很想你。
本文作者:陌言,是一名愛情磚家,致力于幫助女性建立愛情信仰、提高自信,成為更好的自己,邂逅甜甜的愛情。
原標題:《一別28年,黃家駒為何讓我們念念不忘?》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