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企鵝蘭登拒付戈培爾日記版稅:給戰犯支付版稅不道德
據悉,其他歐洲出版社已向戈培爾日記版權人沙赫特支付了版稅,蘭登書屋是頭一家拒絕支付的出版社。德國蘭登書屋的法律總顧問認為向戈培爾日記的所有人支付版稅是不道德的。他們曾向沙赫特提議,出版社如數支付版稅,而她必須全額捐給一個大屠殺慈善團體,但被沙赫特立刻回絕。
保羅·約瑟夫·戈培爾,這位納粹德國的宣傳部長在1923年至1945年自殺身亡前夕,寫下了大量日記。研究納粹德國與大屠殺問題的專家彼得·朗格里希深入挖掘這些日記文本,在此基礎上于2010年在德國出版了《戈培爾傳》,該書英文版近日由企鵝蘭登出版。

“自戀型偏差人格”——朗格里希認為,戈培爾不斷地需要被賞識、被肯定,是“自戀型偏差人格”的表現。在早年的寫作無法換回人們的贊賞后,他幾經周折,從極右翼政黨那里找到了通過政治活動出人頭地的機會。他不光發現了自己的演說才能,還遇到了此后追隨終身的“偶像”——阿道夫·希特勒。
忠于希特勒,至死不渝——戈培爾的日記巨細靡遺地記錄了希特勒如何信任他、表揚他,并像朋友一樣對待他。他幾乎完全依賴于希特勒,沒有其他政治伙伴,也從未加入任何派系。他的妻子瑪格達同樣是希特勒的狂熱追隨者,甚至與希特勒始終保持著親密的關系。沒有希特勒的日子是這對忠誠的夫婦無法想象的,他們在希特勒自殺后不久也雙雙自盡,戈培爾死前親手毒死了自己的五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執著的反猶主義者——戈培爾的反猶主義作為一種偏執妄想和純粹仇恨的結合,貫穿他生命始終。在一則1942年的日記中,他寫道:“將要對猶太人作出一項殘暴的裁決,但這完全是他們活該……在這些事上決不能多愁善感。如果我們不阻擋他們,那些猶太人會毀滅我們……沒有任何其他政府、其他政權有實力解決這個問題。”
終究只是喉舌——朗格里希在書中極力拆穿戈培爾的偽裝。他的宣傳工作是否如他自稱的那樣“成功”是未有定論的。不光如此,戈培爾從未如他所愿,徹底掌控手下的媒體,他經常對媒體刊登和播出的內容感到不滿。作為納粹政治家,他也基本上與核心決策無關,希特勒只是充分利用了他的諂媚,把他當做喉舌。

據悉,其他歐洲出版社已經向沙赫特支付了版稅,蘭登書屋是頭一家拒絕支付的出版社。德國蘭登書屋的法律總顧問萊納·德雷森認為向戈培爾日記的所有人支付版稅是不道德的,他表示,“我們確信不應該向戰爭罪犯支付任何錢款。”德雷森曾向沙赫特提議,出版社如數支付版稅,而她必須全額捐給一個大屠殺慈善團體,但被沙赫特立刻回絕。
戈培爾日記的版權將在今年年底到期,屆時進入公共領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