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貴陽,一晚上整200串烤串兒沒問題
原創 黃煜茜 風味星球 收錄于話題#風味原產地7個

工作日的夜晚,天還沒黑,一家在貴陽開了多年的燒烤店門口已經熱鬧了起來。水泥地上擺著一個個桌面早已布滿斑跡的折疊小方桌,矮小的桌邊零散放著一些塑料小板凳。
我們的屁股還沒在板凳上坐穩,一位大叔就端著一個長形的不銹鋼托盤走到了跟前,里面是摞成一座小山的烤串,隨即開口:“要多少?”
什么?我們連菜單都還沒看,就直接上菜了嗎?
一旁路過的阿姨看我們一臉懵,上來解釋道:“肉串直接拿,最后按把算哈。”
我跟同伴同時對視驚嘆:按把算的烤串?確實第一次見。


秀氣,是貴陽的肉串給人的第一印象。看慣了北方大塊緊實的肉串在指頭一半粗的不銹鋼簽子上,面前的鐵簽和肉塊都顯得無比袖珍,當然,價格也是美麗很多。
咬一口,明白了“秀氣”的無窮力量。即使在燒烤這種自帶粗曠氣質的食物面前,“小而精”的優勢在味蕾上一覽無遺。切成小塊的牛肉更便于均勻地烤熟,避免出現外面已經烤柴,而里面還沒有熟的情況,纖細的鐵簽更是保證了內部的受熱。

而精髓,在于外層裹著的那層薄薄的醬汁。那是貴陽烤串最獨特的秘密。
貴州黔南州的惠水縣氣候濕潤,經緩慢發酵、晾曬得到的甜面醬具有多種風味物質,將它與醬油混在一起,集鮮、甜、咸于一體,賦予了醬爆肉串別具一格的口味。

惠水縣的甜面醬
一邊在旺火上反復翻烤肉串,一邊重復刷醬,不過一會,肉串就從內到外吸滿了醬汁的好滋味。

這樣烤出來的小串,肉質鮮嫩彈牙。即使直接擼串已經很令人滿足,貴陽人還是舍棄不掉他們最心愛的蘸水。
干碟蘸水由糊辣椒面、五香粉、熟芝麻、花生碎等組成。煳辣椒由貴州特產的花溪辣椒做成,將風干的辣椒在柴火鍋中炒出香味,再用手搓碎,炒過后的辣椒辣味不再尖銳,是典型的“辣舌頭不辣胃”。

各種香料搭配做出煳辣椒
折耳根蘸水可以說是貴州人的標配。表面漂浮的折耳根碎往往讓外地人望而生畏,但還是必須試一下,只有試了才能真正懂得折耳根和煳辣椒的絕妙搭配。
除了醬爆肉串,貴陽的燒烤攤上炒飯也是一大特色,并且種類多到眼花繚亂。常規的“鹽菜飯”或蛋炒飯幾乎家家都會有,也會有“芽菜脆哨飯”、“糟辣肉絲飯”等擁有更多貴州元素的升級版炒飯。

鹽菜脆哨炒飯
*大眾點評
酒喝得差不多了,就來一份炒得油光的炒飯,將剩下的肉串用筷子擼在飯上,大口扒拉著便給這頓燒烤畫上了一個句話。

除了燒烤,貴州范圍內還有好多種與“烤”緊密相連的美食,烙鍋是其中一種。
貴州的六盤水水城縣,因氣候常年涼爽而被稱為“涼都”,有傳說也是由于這里常年陰雨綿綿,炒菜容易涼,才從民間興起了烙鍋這種持續加熱的吃法。將食材直接放在中間凸起的圓形鐵鍋上煎烤,一邊加熱一邊吃,土豆、小豆腐、各種野菜都是常備的菜品。

還有貴州人最愛的洋芋粑也是烙鍋必備
雖然由氣候決定的“本土起源說”并無法考據,但烙鍋這種熱鬧的吃法的確在水城延續了多代,并走出了起源地,如今在貴陽的街頭也隨處可見。
一口鐵鍋,一個火爐,一群人圍坐一圈。鍋里淋上菜油防粘,依次將提前腌好的肉類、黃粑、酸湯豆腐、耳塊粑和洋芋粑放上鍋煎,多余的油脂順著凸起的鍋邊流到鍋邊沿處,保證烙好的食材不會過分油膩。

除了凸型鐵鍋,也有凹型雙層烙鍋。凹槽里倒滿菜油,油熱后將食材直接倒進去油炸,撈出來碼在鍋的邊緣。這種烙鍋吃的更多是食材過油后的酥脆,和油脂帶來的滿足感。

*微博
無論是哪種風格的烙鍋,吃的無非都是自己動手的快感和一群人的熱鬧。本地朋友說,最怕晚上出門散步遇見熟人,聊著聊著就會走進一家烙鍋店坐下了。
何止是烙鍋店,街邊的燒烤攤、洋芋粑、臭豆腐,哪一個不是貴陽人夜晚的羈絆?

夜生活是貴陽人的精神世界。即使近幾年城市多次街道規劃整改,也絲毫不影響貴陽人豐富的宵夜日常。
路邊不讓擺攤?沒問題,我往深巷里擺,不怕好吃的貴陽食客們找不到地兒。多年擺攤的店主早已收割一大批老客人,認準了這個味道,也習慣了隔三差五來一口。不管將攤子擺到哪里,它們都會被找到。

專攻環境牌的宵夜攤也基本不會成功,排面、環境、檔次這些都是白天的事兒,唯有應酬商談的時刻才會優先考慮這些元素。夜幕降臨后的貴陽人,全身心卸下這些包袱,只要味道夠好,管你是坐板凳的大排檔還是吹空調的小餐館,都不重要。

本地朋友說,“對貴陽人來說,晚飯和宵夜幾乎可以混為一談,只要是在工作后和熟悉的人在一起,一頓飯可以吃到后半夜,說不定還能轉個好幾場。”
坐在室外的燒烤攤,幾瓶啤酒下肚,所有人都真正舒展開來。聊天的聲音不自覺越來越響亮,但其實都是些無關緊要、不著邊的話題。朋友間并沒有人會計較此刻對話的“意義”,“沒有意義”似乎才是正符合當下的心境。

在初夏微風的吹拂下,水泥地、塑料凳,和高矮并不合適的折疊桌都變得一點也無所謂。小串的烤肉慢慢吃,冰鎮的啤酒小口嘬。如果聊到烤串都消化得差不多,有人提議再去吃點啥…
“火鍋還是烤肉還是臭干子?走起!”
只要天還沒亮,貴陽人的夜,就永遠不怕太晚。

作者:黃煜茜
排版:風味君
頭圖:《風味原產地·貴陽》
圖片來源《風味原產地·貴陽》部分來源網絡
如有疑問請聯系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原標題:《在貴陽,一晚上整200串烤串兒沒問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