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余國藩逝世:他將《西游記》帶給西方
芝加哥大學官方網站在5月18日發布了余國藩先生去世的報道,緬懷了余先生作為翻譯家及宗教與文學學者的一生。

余國藩是人文學部與神學院卡爾·達林巴克榮退杰出教授,他汲取東西方傳統,將比較方法引入宗教與文學研究。在杰出的職業生涯中,他在諸多人物的研究方面做出了貢獻,如埃斯庫羅斯、但丁、彌爾頓、威廉·福克納。他致力于研究中國宗教,以及基督教、佛教和印度教的經典文本。
“余教授是一位杰出的學者,他的研究體現了他的博聞強識和熟讀精思。作為芝加哥大學五院系合聘教授,在為期四十六年的教學生涯中,他展現了芝加哥大學——他的母校和學術家園——的最高美德。國藩也是一位無與倫比優雅、莊嚴、熱情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達到了最高標準。” 神學院院長,研究新約和早期基督教文學的Shailer Mathews教授Margaret M. Mitchell如是說。
余國藩1938年10月6日生于香港。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迫使他舉家逃往中國大陸。烽火羈旅,為減緩恐懼,分散他對危險的關注,祖父開始向他講述一名圣僧(唐僧)和猴子(孫悟空)與豬(豬八戒)同行探險的玄幻故事。
故事取材于被譽為經典的中國16世紀小說《西游記》。小說里唐僧一路歷盡險阻,穿越東土大唐,前往天竺求取佛經。
余國藩回憶道:“不管我們是在防空洞里,還是正忙著從戰火中逃命,我都為這些故事著迷,一再央求祖父講述。”
余國藩于1969年獲得博士學位。尚是芝加哥大學一名年輕學者的他,重新關注起《西游記》。彼時英語世界只有一個刪減版的《西游記》可供閱讀。
他的同事、從事東亞語言與文明研究的Herrlee Creel,和時任神學院院長的Joseph Mitsuo Kitagawa鼓勵他嘗試全新的翻譯。
《西游記》共有百余章節,散文、韻文交錯,更有復雜的宗教和文學典故,擺在當代譯者面前的挑戰不言自明。余國藩勤勉研讀個中辭章,并試圖在嚴謹審慎與好讀有趣間尋找平衡。
“最重要,是提供一個觸手可及的譯本。”余國藩曾這樣對《芝加哥大學紀事報》說。
1983年,余譯《西游記》出版后廣受好評。David Lattimore在《紐約時報》中寫道:“他的翻譯極為妥當地處理了<西游記>中的冒險、詩性和俚俗,完整而敏銳地把握了文本的精神內涵。”該書在1984年獲得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頒發的“萊恩獎”。
但余國藩的《西游記》翻譯之路并未停止。2006年,由他翻譯的《西游記》簡化版《美猴王與唐僧》出版。他亦對未刪減版本進行了增補和修訂,2012年,余譯《西游記》第二版問世。
Lorraine J. 和Herrlee G. Creel杰出教授,致力于早期中國研究的夏含夷(Edward Shaughnessy),在他的“閱讀與世界文學精髓”中講過《西游記》。余國藩走訪過他的課堂,學生們都為小說中的故事及其翻譯頗感愉悅。
夏含夷說,“國藩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文學翻譯家,還以其儒雅和能同任何人對話的力量,成為文化翻譯的化身。”
在《西游記》和中國文學方面的業績遠不能涵蓋余國藩的成就。他在霍頓學院的本科學習,和他在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生訓練,還賦予了他對西方經典的把握能力。
神學院Caroline E. Haskell宗教史杰出教授Bruce Lincoln評價余國藩時說:“他是一名真正意義上的比較文學家,也是一個廣讀深思的人。”
宗教與文學領域完美地契合了余國藩的廣泛興趣和專業知識。他著有多篇具影響力的文章,論述同時研習宗教與文學的重要性。
在神學院研究宗教史的Mircea Eliade杰出教授Wendy Doniger說:“他將之(宗教與文學的研究)理論化同時實例化。”
Doniger曾同余國藩共同教授妖魔神話課程,他印象中的余國藩,是一名反應敏捷、充滿活力的老師,上課時幾乎從不需要借助教案提示。
現在拉斐特學院任教的余國藩曾經的學生Eric Ziolkowski說:“和他一起學習是無上的榮耀,他散發出的能量能感染任何有幸成為他的學生的人。”
余國藩是一位要求嚴格的老師,但伴隨著他的高期望的是慷慨和耐心。他經常在家中請學生共進晚餐,也邀請學生去聽歌劇或交響樂。在他們畢業多年之后,他和他的許多學生仍保持著親密的關系。
余國藩的同事、神學院致力現代猶太史和思想研究的Dorothy Grant Maclear教授Paul Mendes-Flohr說:“余國藩在神學院待人熱忱,即使退休后仍如此。他總是第一個來祝賀同事在學術上取得的成果。他對我們從事的工作抱有誠摯的興趣。在他身上,體現了神學院同事的學術風氣。”
余國藩是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學術團體協會(ACLS)委員,和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其他職務還包括現代語言協會董事會成員。他還獲得古根海姆博物館、ACLS、梅隆等久負盛名的學術獎金,以支持他的研究。
作為一個鋼琴家和古典音樂愛好者,余國藩和他的妻子Priscilla經常前往芝加哥交響樂團和歌劇院。余國藩還曾和他的同事在大學組織過小型室內樂團。
余國藩的朋友和同事還回憶起他在紅酒上的出眾品味及對美食烹飪的嗜好。Doniger說:“那也是認識國藩的巨大快樂之一——你能吃得很好。 在他們的記憶中,他亦是一名樂于奉獻的丈夫和父親。
對他的學生Ziolkowski而言,余國藩“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證明了每一個偉大的人文學者都是一個偉大的人。”
余國藩遺孀Priscilla,孝子Christopher。謝絕鮮花,請將錢款捐獻給芝加哥大學神學院和人文學部。為余先生舉辦的追悼會將于6月14日周日下午3點在Bond禮拜堂舉行。
本文原標題為“Anthony C. Yu, translator and scholar of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1938-2015”,譯者為袁姝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