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年收入可達7千萬,從洛天依到華智冰,上臺能唱、上課學霸
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游戲產業觀察者)
洛天依是誰?
看過春晚的人里,有一部分以前認識她的,把她當天王巨星。

不認識她的,看完了春晚,也依然把她當做是路人。
這就是虛擬偶像或者說虛擬網紅,目前的宿命。
而最新的虛擬網紅,則變成學生,盡管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不知道。

近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展示了其最新研究成果——“華智冰”,這位由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北京智源研究院、智譜AI和小冰公司聯合“培養”的人工智能(AI)虛擬人,成為國內首個原創的“虛擬學生”。

事實上,在“虛擬學生”之前,虛擬歌手、虛擬主播、虛擬老師、虛擬客服、虛擬導游……各種虛擬角色出現在社會大眾的生活中,被業界統稱為“虛擬數字人”。
而在短視頻平臺上,虛擬數字人也是大行其道,洛天依這樣的老牌虛擬網紅,都不是最紅的。
有個不是真人卻神似真人的新晉虛擬網紅“阿喜”,有著幾十萬的粉絲。雖然只發布了7個短視頻,但每條視頻播放量都能達到400多萬……
而新近崛起的Lil Miquela更具有國際化的視野。

這個名叫Lil Miquela的虛擬偶像,其人設是一個19歲混血女孩,有著可愛雀斑,長期定居在洛杉磯,擁有西班牙裔、巴西裔和美國血統的虛擬模特及音樂人。
據央視網2021年01月30日的報道,Lil Miquela在2019年的收入折合人民幣大約為7600萬!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曲忠芳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
布局虛擬數字人,事實上是將人工智能人格化,有三大利好。
一來可以更容易讓大眾理解自己的技術。
此前日本的初音未來所創造的收益,堪比天王巨星,且是跨國界的。
2007年,一個名為Crypton的小公司,借助雅馬哈公司開發的一款音樂虛擬合成軟件Vocaloid,發布了一組音源庫,并以一個年齡16,身高158,體重42的小姑娘形象對外展示。
這就是之后風靡全球的虛擬歌姬初音未來。

入駐了初音未來的音樂軟件Vocaloid,發售兩年銷量超過五萬套,是沒有虛擬人物形象的音樂軟件的 200 倍左右。
日本網站“平均年收”曾對初音未來2012年的年收入做過統計,統計的依據是她在當年演過的游戲、廣告、演唱會、唱片等,最后得出的結論是4060萬日元。
而同年,日本偶像團體AKB48中排名第一的偶像前田敦子,年收入是4500萬日元。
結果,雅馬哈公司的這個技術,也就有了許多的拓展空間。
但畢竟,這樣的技術,還缺少AI加持,只是被程序員所操控的虛擬玩偶。
但如果加上AI會如何?

二來人格化的虛擬數字人也可以成為一個品牌形象展示。
類似品牌代言人以及此前出現的虛擬偶像,只不過虛擬數字人的人設會隨著技術迭代而不斷豐滿,其可能展示的技術實力也比單純的營銷路數更強。
比如此前微軟小冰創作詩歌、小說,參與一系列人機互動之類的,就很容易讓人感受到深度學習的進步,并可以面對面進行“對話”。

此次清華大學首個虛擬學生華智冰,其實就是基于人工智能小冰框架而打造的。
小冰業務最早于2013年底在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立項,2014年5月正式推出第一代產品。
三來從工業化層面的人工智能進階到虛擬數字人,本質上也是應用上的一個大迭代,屬于企業亮肌肉的呈現。
沒有相當的技術沉淀,虛擬數字人一旦和公眾交互,很容易出現“智障”問題而給品牌形象帶來負面,所以從布局到敢于推出,是需要一定的勇氣和實力的。

話說,你會喜歡華智冰這樣的虛擬學生,成為同桌的你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