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亞投行投票權最后博弈:歐洲國家“居功”要求擴大發言權

據日經新聞5月19日報道,由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預定于6月25日前后在北京舉行正式成立儀式,各國間就所占份額和亞投行管理機制的協商進入最后階段。
圍繞出資比例、投票權和理事席位的焦點議題,中國和歐洲國家的博弈仍在繼續。消息人士透露,歐洲國家要求擴大發言權。
自5月20日起,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將在新加坡舉行首席談判官會議,討論相關章程,并力爭在6月簽署成立協定。
據相關人士透露,英國、德國和法國等10多個歐洲國家提出要求,“分配給域外參加國的出資比例應提高至總計30%,同時理事席位在3個的基礎上予以增加”。
今年3月,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多國不顧美國的“苦心規勸”,率先投奔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歐洲國家認為,自己是將亞投行提升為“真正的國際機構”的功臣,借助數量和體量的優勢,他們希望中國給予更大的發言權。
日經中文網引述東南亞參加國的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有關各界關注的出資比例,將以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和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的GDP,兩者比重各為6:4,以此作為計算標準。
目前最有力的方案是,設立一千億美元的資本金,中國等亞洲區域內參加國占整體的75%,其余25%分配給歐洲等區域外國家。在此方案下,中國的出資比率將達到30%左右,印度、俄羅斯有望位居第2、第3位;不過印度的出資占比預計將僅為10%左右。
最初,在去年秋季,21國簽約發起亞投行時,中國的預計持股比例超50%。隨著歐洲大國等主要經濟體競相加入,以及未來談判的深入,不排除亞洲國家所占股份有所減少。此外,亞投行也可能效仿亞洲開發銀行(ADB)打算定為12人的理事會,由域外選出3人。
出資比例將直接關系到影響各國投票權的大小。關于各國的投票權,預計方案為將整體的約10%作為基礎票分配,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出資比例分配。歐洲國家目前正在尋求提高基礎票的比例,以盡可能抑制掌握最大出資比例的中國的投票權。
一旦域外國家所占份額增加,國內生產總值(GDP)規模較大的德國、法國、英國、巴西等都將受惠。
日經新聞在報道中特別指出,如果減少亞洲區域內的出資比例和理事數量,毋庸置疑會導致中國影響力的下降。此外,中國打算不常設亞投行理事會,不僅是為了加強掌握行長職位的本國的影響力,也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運營成本。
這多少有些言過其實。即使中國的出資比例不似外界曾推斷的高達百分之四五十,也將遠遠高于排名第二第三的印度及其他國家。
【延伸閱讀】
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為57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除了美國之外全部加入,G20國家中有14個國家加入,金磚五國全部加入。從地域來講,成員遍及亞洲、大洋洲、歐洲、中南美和非洲,其中域內國家37個、域外國家20個。
37個域內國家主要來自亞洲和大洋洲,包括阿塞拜疆、孟加拉國、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以色列、約旦、哈薩克斯坦、韓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老撾、馬來西亞、馬爾代夫、蒙古國、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塔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斯里蘭卡、塔吉克斯坦、格魯吉亞、泰國、土耳其、阿聯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澳大利亞、新西蘭和俄羅斯。
20個域外國家來自歐洲、拉美和非洲,包括奧地利、丹麥、法國、芬蘭、德國、冰島、意大利、盧森堡、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國、馬耳他、巴西、埃及和南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