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總是打嗝怎么辦?這支“神奇吸管”能治好丨一周科技
原創 見文末 果殼
歡迎收看一周科技。本周你將看到:①頭發顏色與壓力的關系;②治打嗝的吸管;③蝴蝶如何長出透明翅膀;④北極也曾有恐龍;⑤鳥類眼睛里藏著“羅盤”。
頭發變白
壓力確實會讓人長出白發,不過好消息是,緩解壓力之后,頭發的色素依然有希望恢復。

壓力與頭發色素減少相關 | pixabay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報告了一種新的測量方法,可以分析人類頭發不同區域細微的色素變化,這些區域對應著不同的生長時間點。通過這種新方法,研究者發現頭發變白并非完全不可逆,有些頭發隨著時間推移又再次恢復了顏色[1]。
研究者調查了頭發主人們近期的生活經歷,并把這些數據和頭發色素分布關聯起來。結果發現,壓力確實影響著人們頭發的顏色:經歷壓力事件時,人們頭發中沉積的色素變少,而壓力緩解之后,同一根頭發新長出來的部分色素還可以恢復。研究者還分析了毛發中數百種蛋白質的含量變化,并由此發現頭發變白的過程與細胞代謝和線粒體相關。
吸管治打嗝
打嗝了怎么辦,找人嚇你一跳、屏住呼吸,還是狂喝水?現在,新的選項出現了:有人發明了一種專治打嗝的吸管。

吸管還能治打嗝?| hiccaway
簡單說,這是一根必須很用力才能喝到水的吸管。這根塑料材質的硬吸管,底下有一個小孔,是一個壓力閥;壓力閥外還帶了一個可以移除的小帽,以適用成年人與兒童的不同狀況。使用者必須用力才能克服壓力閥的阻礙吸到水,這會導致分隔胸腔和腹腔的橫膈膜收縮。而用力吸水和吞咽的動作,還會促使負責分隔氣管和食管會厭下降。這兩個過程,分別刺激了膈神經和迷走神經,從而緩解打嗝。

吸管結構示意圖 | James Alvarez et al.
這個吸管被稱為“強制吸水和吞咽工具”,目前以商品名HiccAway申請了專利,售價14美元。最近,研究者發表了一份對249人的調查報告:92%的情況下,這根吸管可以讓使用者停止打嗝;90.8%的使用者認為它使用方便[2]。不過,這項研究缺乏對照組,而且數據來自使用者的自我報告,可能存在偏差。(估計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不要錢的小偏方吧……)
玻璃蝶
一些蝴蝶擁有玻璃般透明的翅膀,例如圖中的這只寬紋黑脈綃蝶。高度透明的翅膀能幫助蝴蝶偽裝自己,然而它們的翅膀究竟為何能如此通透?最近,一項研究揭示了透明蝴蝶翅膀背后的秘密[3]。

一只寬紋黑脈綃蝶(Greta oto),透過翅膀的透明區域能夠輕松看到后方的背景 | David Tiller/Wikipedia
讓翅膀變透明,首先需要特別的鱗片。翅膀透明區域的鱗片生長更稀疏,形狀也是纖細的毛狀,而不是普通的扁平樣子。這樣一來,鱗片下方透明的翅膜就會暴露在外。
但只有這樣還不夠。在透明區域的翅膀表面,還有兩層重要的微觀結構:下方的一層是規律排列的小凸起,上面一層則是微小的蠟質柱狀結構,它們排列得更加參差不齊。實驗與模擬結果都顯示,這些微結構能大幅減少光線在翅膀表面的反射,從而增加透明度。

透明蝴蝶翅膀表面的微觀結構,這些結構能夠減少光線反射 | A. POMERANTZ ET AL/JEB 2021
研究透明蝴蝶翅膀的結構,可以為設計減反射材料提供新的靈感。
北極恐龍
北極也曾有恐龍,而且是土生土長的。

藝術設想圖:生活在北極的帶娃霸王龍 | James Havens
1950年代,人們第一次在北極和南極發現了恐龍殘骸;但恐龍能否在極地過冬,這始終是個謎題。本周《當代生物學》的一篇論文中[4],研究者到阿拉斯加北部進行了實地考察,發掘出了多種恐龍,大小體型的都有。其中還有7種幼年恐龍的牙齒和骨骼,這些恐龍寶寶剛剛孵化或即將孵化,意味著這些恐龍是在北極出生的——研究者說,這就好像是發現了“史前的產房”。

在北極發現的恐龍寶寶的骨骼非常小 | Patrick S. Druckenmiller et al.
根據化石發現研究者認為,恐龍并不會在冬天離開北極。恐龍蛋的孵化需要3~6個月,而北極的夏天很短,即使恐龍在春天產卵,小恐龍也難以冬天來臨前長得足夠成熟,可以進行遠距離遷徙。
白堊紀雖然溫暖,但北極的冬天仍有長達數月的寒冷和黑暗。北極恐龍如何過冬?研究者猜測,它們或許會冬眠,或在冬季接受低質量的食物。能在北極過冬的結論,也進一步支持了“恐龍是溫血動物”的假說。
看見磁場
遷徙的鳥通過地球磁場找到方向,然而它們是怎么感受到磁場的呢?最近,一項新研究讓我們離這個問題的答案又近了一步。

會在夜間進行遷徙的小鳥歐亞鴝(Erithacus rubecula),它可能會通過眼睛看到磁場 | Corinna Langebrake, Ilia Solov’yov
一種主流的理論認為,鳥兒感知磁場靠的是眼睛——確切地說,關鍵在于視網膜中名叫“隱花色素”的感光蛋白。當這種蛋白被光激活時,它會產生一種對磁場敏感的化學中間體。磁場可以通過電子自旋影響這些中間體,進而讓鳥兒對不同磁場方向產生感知。
而本周發表于《自然》的研究就對這一理論進行了驗證[5]。研究者通過體外實驗證實,遷徙鳥類歐亞鴝眼睛里的感光蛋白“隱花色素4”確實對磁場足夠敏感,它具備幫助鳥兒看到磁場的潛力。不過,要想進一步證明這一理論,還需要直接對鳥類的眼睛進行檢測。
深海都有哪些神秘生物?借助一種被稱為Mesobot的創新水下機器人,科研人員追蹤了海底200~1000米處黑暗地帶的海洋生物。戳視頻,一起來看看它捕捉到了哪些深海畫面!
記得點擊頭像,關注果殼視頻號~ 能看到更多精彩視頻和(不定期)科學達人直播~
參考文獻
[1] 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67437
[2]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81196
[3] https://journals.biologists.com/jeb/article/224/10/jeb237917/268372/Developmental-cellular-and-biochemical-basis-of
[4] 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21)00739-9
[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10.1038/s41586-021-03618-9
作者:麥麥,窗敲雨
原標題:《總是打嗝怎么辦?這支“神奇吸管”能治好!丨一周科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