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賡續“解放”精神,在一場紅色定向賽中觸摸建黨百年“印跡”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報是黨的“耳目喉舌”,是黨的重要思想武器和政治陣地。從誕生之日起,黨報就被賦予姓“黨”的屬性。作為上海市委機關報的《解放日報》在國內的報紙行業中更是創造過多個“第一”,是上海最具權威性的主流媒體。
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回望中國共產黨的百年發展歷程,《解放日報》始終是這段偉大歷史的參與者、親歷者和見證者,《解放日報》的不少作品如今成了可資查閱的歷史材料,甚至成為難能可貴的歷史見證。

本文圖片均來自上觀新聞


本次活動設兩條線路,分別為強國線、復興線,活動全程10公里。選手們途經解放日報社、上海毛澤東舊居、新天地時尚中庭、上海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事務執行局、原解放日報社大樓5個定向地點,完成相應的打卡任務。
重溫紅色革命歷史,感受城市發展變遷。一早,來自復旦大學、上海體育學院和華東師范大學等滬上高校新聞學專業的大學生,解放日報社小記者團成員、滬上媒體的年輕記者等百余名選手,從延安中路816號中庭出發,通過定向賽的形式,走訪紅色主題的歷史建筑,讓青少年群體感受黨報的報史文脈,了解老報人們的崢嶸歲月,以此賡續紅色血脈和“解放”精神,凝聚新一代的力量。


在解放日報社,選手們走進《摯愛·至德——謝希德百年誕辰紀念展》,這里有首度公開的多件實物展品,記錄著謝先生豐沛的生命,也承載著許多人沉沉的思念。大家在這里完成答題,緬懷中國的“半導體之母”、新中國第一位女大學校長。

位于茂名北路甲秀里的毛澤東舊居,是毛澤東及其家人在上海居住時間最長的住所。這里也是毛澤東和楊開慧一起開展革命活動的一個住所,因此更有重要意義。陳列館里展出大量實物、書信、批示、手稿、遺物等資料,飽含偉人一家舍家為國的革命情懷。有選手表示,在這里不但看到了一個革命家庭對中國革命所作出的犧牲,也被這對革命夫妻的真摯情感所打動,深深體會到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在新天地時尚中庭,解放日報慶祝建黨百年《印跡——一百個版里的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特展正在進行。特展內容篩選自三份報紙:1949年5月28日在上海新生的歡慶聲中創刊的《解放日報》,70余年來記錄著祖國與上海的奮斗與精彩;延安時期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1941—1947),記錄了黨領導中國革命事業不斷壯大、走向勝利的不懈奮斗;近代中國發行時間最久的報紙《申報》(1872—1949),被稱為研究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百科全書”。


從三份報紙自1921年至2020年的數十萬個版面中,《印跡》特展逐年遴選出總計上百個版面及新聞報道,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我黨在各個歷史階段,一路披荊斬棘、矢志不渝的百年前行足跡和一條“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不懈奮斗主線。選手們在此重溫了中國共產黨與《解放日報》共同走過的重要歷史節點,完成闖關任務。
世界技能大賽是最高層級的世界性職業技能賽事,也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將于2022年在上海舉辦。在上海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事務執行局,大家齊動手,用拼圖拼出了“一技之長,能動天下”,這也是賽事的主題口號。



上海體育學院新聞學專業學生羅凱藝是一名籃球運動愛好者,他認為這次通過定向賽學習黨史的形式很新穎,用新聞觸摸歷史的溫度,更能堅定自己選擇新聞專業的理想。
不少解放日報社小記者團成員的家長表示,利用周末參加紅色主題的親子活動非常有意義,對孩子是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讓孩子走出課堂,參與更多的社會實踐,這樣的主題教育更入腦入心。”



參與本次活動的所有完賽選手都獲得一枚獎牌和上觀文創產品,各組別前五名的選手還分別獲得了《印跡》特刊。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體育局、解放日報社、上海市體育總會主辦。
(原標題為《賡續“解放”精神,在一場紅色定向賽中觸摸建黨百年的“印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