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四川自貢發現中國最小恐龍足跡,長10毫米比1角硬幣還小

劉恪生/封面新聞
2021-06-26 13:58
科學湃 >
字號

6月26日,由自貢恐龍博物館江山副研究館員、彭光照研究館員、葉勇研究館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等中外古生物學家學研究團隊宣布,他們在四川自貢富順發現了一批保存良好的恐龍足跡,其中包括了一個長僅10.2毫米的微小恐龍足跡,可能揭示了獸腳類恐龍的早成性或極早成的發育策略。

據悉,參與研究的單位有自貢恐龍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德國古爬行及兩棲動物博物館、美國查爾斯頓學院等。論文發表在本期的《歷史生物學》雜志上。

村民挖池塘蓄水

墊腳石上的“雞爪印”被發現系恐龍足跡

“麻雀恐龍”的足跡是怎樣發現的呢?1998年7月,富順縣永年鎮五里村村民丁永富、丁永健兄弟為解決家里日常洗菜、洗衣等用水,決定利用自家房屋旁邊的空地開挖一口池塘來蓄水。

由于表面松散堆積物下面全是堅硬的黃灰色砂巖,于是丁家兄弟就將開采出長條形石塊鋪在池塘四周當做墊腳石方便大家行走,雖然人們在行走過程中有時也注意到有些巖石表面布滿“雞爪”似的形狀,但是大家并沒有往心里多想。

隨著近些年恐龍足跡化石的不斷發現、恐龍足跡研究的不斷深入和宣傳報道的不斷加強,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對恐龍足跡化石有所認識和了解,丁永富的女兒丁麗就是其中一員。2017年4月,她在網上發布了幾張老家池塘旁邊的墊腳石的照片并詢問照片上的“雞爪”是不是恐龍足跡,自貢恐龍博物館在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即與丁麗取得聯系,并詳細詢問了照片上巖石所在的具體地點和前去調查需要聯系的人員。

2017年5月初,自貢恐龍博物館先赴實地進行查看,確認是恐龍足跡無疑。5月中旬,自貢恐龍博物館在與對方協商好以后,將這些恐龍足跡化石征集回自貢恐龍博物館收藏保護,并開展研究。

足跡板上一個約10毫米的腳印

被證實為“中國最小恐龍足跡”

經過對周邊巖層露頭的踏勘,學者認為該足跡化石產出層位為下侏羅統自流井組。侏羅紀時期的四川盆地范圍比現在大得多。北方大致以大巴山地為界,西北方以龍門山地為界,南方延伸到黔中一帶,西南方與滇中盆地相連,東南方延伸到鄂西,構成一個巨大內陸沉積盆地。

早侏羅世早期,盆地內地勢相對比較平坦,大致以江油—梓橦—蓬安—梁平為界,北部地區為潮濕的沼澤、濱湖環境,沉積一套濱湖砂巖、河流沖積礫巖和煤系,而包括自貢在內的廣大南部地區則為較干燥的淺湖環境,沉積一套較薄的紫紅色泥巖和細粒砂巖。在這些濱湖、淺湖的周圍,通常發育著較為繁茂的植被,為恐龍及其他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場所和豐盛的食物來源,它們在這里生棲繁衍,得到了迅速發展,并在隨后的侏羅紀中期開啟了第一個繁盛期。

自貢恐龍博物館本次征集的標本有八塊足跡板,為了精確勾勒足跡的輪廓,課題組使用了三維圖片重建,數據分析可視化,和三維點云處理軟件制作了三維圖片,在這個過程中,五號巖板上面一個非常微小的足跡引起了學者們的注意。

據介紹,五號巖板約0.35平方米,上面至少有44個三趾型足跡,足跡密度約為120個足跡每平方米。其中一個足跡非常小,它長10.2毫米,寬9.6毫米,有三個明顯的趾頭,其中第III趾最為突出,沒有清楚的趾墊,每趾上都有一個相對較鈍的爪印。該足跡是目前中國記錄的最小的恐龍足跡。

相對這個小足跡,巖板上其他足跡要大一些,長度在2.2—6.2厘米之間。從形態上看,這些足跡可以歸為蹺腳龍足跡類,蹺腳龍足跡常見的尺寸小于15厘米,世界各地此前都有發現一些非常小的蹺腳龍足跡,比如來自四川峨眉白堊統的峨眉蹺腳龍足跡,它曾被認為是來自中國的最小恐龍足跡之一,其中保存最好的足跡含爪印為27毫米,峨眉足跡點還發現了另一種微小型獸腳類恐龍小龍足跡,它的典型長度在15—30毫米之間,來自韓國昌善島的小龍足跡是已知最短的,長度只有10.5毫米。韓國還發現過一種微小的兩趾型足跡,是世界上最小的恐龍足跡之一,平均長度和寬度分別為10.3毫米和4.2毫米。

學者分析

“腳印系剛出生的小恐龍留下”

恐龍足跡可判斷恐龍當時狀態

與絕大多數微小型獸腳類恐龍的足跡一樣,富順標本是由剛出生不久的小恐龍留下的,還是由一個成年的小型恐龍留下的,仍然沒有定論。巖板上保存了一系列大小不一,但形態相對一致的足跡,可能代表了不同發育階段小型獸腳類恐龍的足跡集合。因此,學者傾向富順微小足跡是由剛出生不久的小恐龍留下的,其足跡制造者的尺寸估計約為12厘米長,大致相當于現代的麻雀。

如果富順微小足跡確實記錄了幼年獸腳類恐龍在生命非常早期所留下的足跡,這很可能表明了一種早成或超早成的發育策略。早成或超早成是主龍類的古老特征之一,已經出現在部分恐龍(如傷齒龍類、反鳥類)及其他脊椎動物(如翼龍類)身上。

在現生動物中,一些早成或超早成動物,如大多數陸禽、游禽的雛鳥,它們從卵殼中孵化出來時,眼睛已經睜開,全身有稠密的絨毛,腿部有力,其在一天內,甚至幾個小時內就可以跟隨親鳥去覓食。

“作為一種典型的遺跡化石,該恐龍足跡蘊含了豐富的信息,是恐龍當時的動態行為的縮影。恐龍足跡學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可以有效判別當時當地動物群的組成,而且這些信息正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骨骼化石的局限性。”學者介紹,同時,可以根據恐龍足跡,判斷恐龍當時的運動狀態,如行走、奔跑甚至游泳等。

據悉,自貢富順發現的足跡組合擴大了該地區下侏羅統地層的恐龍化石記錄,這也是第一次記錄自貢侏羅紀時期微小型獸腳類恐龍足跡,揭示了獸腳類恐龍的早成性或極早成性,也可能存在微小成年造跡者存在的可能性。大量的蹺腳龍足跡等足跡表明當時當地獸腳類恐龍的高豐度。這些獸腳類恐龍被證實廣泛分布在侏羅紀早期的四川盆地,該發現對恢復該地區古生態、古地理、古環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周子靜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中旗| 温州市| 黎平县| 锦州市| 道孚县| 东阳市| 武山县| 繁昌县| 山东省| 东源县| 温宿县| 湘西| 临城县| 青铜峡市| 鸡泽县| 环江| 岐山县| 大理市| 日土县| 贞丰县| 沙田区| 若羌县| 清原| 湾仔区| 连州市| 肇东市| 灵寿县| 印江| 聂拉木县| 邹城市| 巢湖市| 临漳县| 龙川县| 青浦区| 阜平县| 贵港市| 金门县| 彩票| 犍为县| 松阳县| 疏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