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八旬名家吳頤人師生展:百余金石書畫聚焦紅色主題
年已八旬的知名書畫篆刻家吳頤人是上海閔行區顓橋人,早在五六十年前即在錢君匋、錢瘦鐵等海上大家的指導下,深研金石書畫。6月25日,“唱支山歌給黨聽——2021年吳頤人同門書畫篆刻展”在上海閔行區顓橋鎮黨群服務中心開幕,展覽作品聚焦紅色主題,匯集了吳頤人先生及其學生等的120余件書畫篆刻作品。展出現場,閔行區音樂家協會等還將吳頤人40年前的音樂作品加以改編,音畫并濟,共迎“七一”。
吳頤人書法作品 《唱支山歌給黨聽》
吳頤人,1942年生,上海人。現為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海上印社理事、藝術委員會會副主任,上海書協與美協會員,上海書畫院畫師,上海市閔行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上海市閔行區美術家協會主席。曾于1991年在上海美術館, 2001年在上海美術館新館舉辦個人書畫印展。2010年應邀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三所大學講學,并舉辦“吳頤人2010年洛杉磯藝術展”。2012年在上海劉海栗美術館舉辦個人藝術展。
深研書畫篆刻六十余載,吳頤人在藝術領域建樹頗豐,此次回到家鄉顓橋參展別有意義。他在展出現場上表示,音樂與書畫篆刻等藝術彼此相通,此次同門展的作品由老藝術家和年輕學生共同創作,書畫內容都是呈現建黨百年的歷程與作品,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感謝并期待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指正。

吳頤人現場發言
吳頤人早年師從錢君匋、錢瘦鐵、羅福頤等前輩名家,繼承了他們藝擅眾長的優秀傳統。由印入書、由書及畫,沉迷于金石書畫之中。“不求第一,但求唯一”是吳頤人先生一貫的藝術格言,吳頤人曾說:“藝術貴在個性,短長冷暖,自知即可,何必與人趨同?”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促使其廣種博收,不斷學習,追求突破。

吳頤人書法作品
在篆刻上,吳頤人浸淫秦漢傳統,兼及明清和現代諸家,尤以推崇來楚生豪邁生辣的印風,逐步形成了自己典雅質樸、爽利高古的風格。吳頤人對篆刻邊款的刻制非常重視,最為人稱道的是其對于邊款藝術的不斷追求和探索,以漢簡入印石款,首創將遠古先民巖畫入印入邊款,樸拙相生,高古凝練。其篆刻大多取材長跋印石,更能展示出在邊款藝術上的探究成果。吳頤人同樣是一名以培育后輩為己任的藝術教育家,幾十年來著作頗豐,曾出版了藝術愛好者耳熟能詳的專業藝術書籍《篆刻五十講》、《印章名作欣賞》、《篆刻法》、《篆刻跟我學》、《吳頤人書畫篆刻集》、《吳頤人漢簡書法》等專著和參與編寫《中國書法鑒賞大詞典》、《篆刻小百科》等40余種。
作為閔行區顓橋鎮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系列活動,此次展覽匯集了吳頤人及其弟子等一眾名家的120余件書畫篆刻作品。作品聚焦紅色主題,以藝術形式謳歌黨的奮斗歷史與光輝業績。展出現場除了展示大量吳頤人的金石書畫,還呈現了他早年難得一見的油畫作品——《馬克思像》。參加展出的吳頤人學生五十多人,這是繼2016年“在路上——吳頤人師生書法篆刻展”之后,吳頤人時隔五年再次攜學生輩舉辦展覽。

吳頤人油畫作品 馬克思像
張偉麟書法作品
展出的陳玉興山水畫
展出的陳海濱書畫作品

展出現場

展出的吳頤人弟子作品

吳頤人弟子作品

展出的吳頤人弟子畫作
展覽現場還特設《紅色歌舞 光輝黨史》篆刻組印展示,包含一套62枚印章原石和印作四條屏,組印創作以建黨以來描繪黨和人民艱辛奮斗史,以及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香港回歸、北京奧運等我國各個重要發展階段的代表性歌舞曲目為印文藍本,由吳頤人及其弟子策劃創作完成。吳頤人說,他的三位老師錢君匋、錢瘦鐵、羅福頤都擅長篆刻,兩位錢先生都在組印創作方面成績卓著。錢君匋曾創作《長征印譜》《魯迅筆名印譜》,并帶領弟子完成《茅盾印譜》,錢瘦鐵也曾創作《毛主席詩詞十首篆刻》。

《紅色歌舞 光輝黨史》篆刻組印捐贈儀式現場
在開幕式現場,閔行區音樂家協會和閔行男童合唱團共同帶來演出《黨和人民親又親》,以及古箏演奏的吳頤人音樂作品,將吳頤人40年前的音樂作品加以改編,音畫并濟,喜迎“七一”。

閔行區音樂家協會和閔行男童合唱團 《黨和人民親又親》

展覽開幕現場

展覽現場
據悉,閔行區顓橋鎮多年來積極開展藝術交流和創作活動,旨在為區域內廣大藝術愛好者提供發揮特長的平臺。活動現場還舉行了《紅色歌舞 光輝黨史》篆刻組印捐贈儀式,62枚印章及印屏待展出后將全部捐贈給閔行區顓橋鎮政府。此次展覽由中共閔行區委宣傳部、閔行區文化和旅游局指導,中共閔行區顓橋鎮委員會、閔行區顓橋鎮人民政府主辦,春申書畫院、閔行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協辦。展覽將持續至9月25日,位于閔行區光華路445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