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杭州首發市民公共文明指數,“斑馬線車讓人”比例近100%

在新浪微博輸入搜索關鍵詞“斑馬線”,顯示的多是與車禍有關的內容——但加上“杭州”,搜索結果卻常與“溫暖”有關:
“去過杭州一次,在路邊等著過斑馬線時,路過的車遠遠地減速、停車,真的很暖人”;
“杭州初印象讓我很感動,公交車司機遇到行人過馬路都停車禮讓,心里暖暖的”;
“在杭州,只有斑馬線沒有紅綠燈的馬路,有人要過時,司機會主動停下來讓行人,瞬間暖到心窩。”
“斑馬線前車讓人”已成為這座旅游城市傳遞文明的風景線。5月13日,由杭州市社科院、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及省屬高校專家組成的專項課題組發布《2014年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數分析報告》:經現場觀測,機動車在斑馬線前不禮讓行人的發生率僅2.05%。
據介紹,杭州是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第一個發布市民公共文明指數的。
去年10月至今年2月,課題組重點考察了城區市民在公共場所的行為文明狀況,包括公共衛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益服務等。該市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張祝平14日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2014年12月,課題組對8個城區16個道路交叉口進行了每日4次、每次2小時的觀測,共觀察車輛112348輛;其中未禮讓行人的為2303輛,占2.05%。
杭州的“禮讓斑馬線”活動從公交系統開始。2007年,市公交集團出臺《司機五條規范》,規定“行經人行橫道時減速禮讓”。按照操作規程,公交車司機看到行人要過馬路或正在過馬路,30米外應松油門減速,20米外將時速減到15公里,10米內必須停車。若違反經查實,將按《司機違章違法記分待崗培訓辦法》受處罰。
2009年5月7日,杭州發生震驚全國的“70碼”事件,1輛疾馳的跑車撞飛在斑馬線上穿馬路的行人,致其當場死亡。當月中旬,杭州首條“愛心斑馬線”啟用,白色線條被改為更醒目的黃底白條,寬度從4米增加到7米,斑馬線中間印有紅色愛心圖案,寫著“愛心路上,有我有你”。
“血的教訓,讓市民進一步達成了‘車讓人’的共識;加上輿論倡導和公交車示范,逐漸形成一種社會默契:有行人過馬路,機動車就應該自覺停下。”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楊建華表示,去年杭州又在市區主干道的26條斑馬線上安裝“電子眼”,抓拍斑馬線前不禮讓行人的車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