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印度總理莫迪要來中國了,他打造的古吉拉特邦模式看著很眼熟

印度總理莫迪將于5月14日起訪華,他曾依靠把印度古吉拉特邦打造成“印度的廣東”而獲得超高人氣,助其在去年的大選中當選總理。近日,《經濟學人》雜志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了古吉拉特邦模式。
文章稱,古吉拉特邦(Gujarat)的富裕程度、GDP增長速度、工作機會及產業集中度均高于印度整體水平。莫迪正是在這里建立起了廉潔政府及經濟能人的名聲。去年5月印度大批選民投票給他,主要是因為他們希望全國以古吉拉特邦的模式發展。
當然,也有人質疑莫迪對該邦的實質影響。反對他的人指出,古吉拉特邦本來就擁有深厚的營商根基,比如,古吉拉特邦主要城市艾哈邁達巴德往南一小時車程的馬法特拉爾(Mafatlal)紡織廠剛舉行了百年慶典。
“這樣的基礎有助于莫迪打造平臺積累政治資本,躋身全國政治舞臺。更為明確的是,莫迪執掌古吉拉特邦政府的經歷為他日后改善印度經濟這一更大職責提供了指引。”文章寫道。
《經濟學人》列舉的數據顯示,古吉拉特邦不算大,實力卻顯然不容小覷。該邦人口只占全印度的5%,土地面積占6%,但GDP占比達7.6%,而且集中了全國十分之一的勞動力及22%的出口額。
氣候及地理因素驅使該邦往商貿方向發展。降雨量不足意味著這里的人們難以務農為生;海岸線長有利于國際貿易。如今印度海運貨物有四分之一通過這里的港口進出。
論古吉拉特邦的天然優勢,莫迪無甚功勞可言,但2001年至2012年間,該邦在其管治下,年均GDP增長率接近10%,高于印度整體水平(見圖表)。其他出口邦,如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和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也表現不俗。然而,印度這些較為富裕的邦要保持快速增長并非易事。

亞伯拉罕指出,莫迪最大的功勞是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改善,外地民工會看在眼里,回去給鄉親父老娓娓道來。艾哈邁達巴德城里城外的道路都是一流的。2002年古吉拉特邦還處于發電不足的狀態,而如今,盡管經濟騰飛,能源需求大增,電力供應卻綽綽有余。邦內18000個村莊都連入了電網。自來水供應也很充足。
文章稱,對基礎設施的重視是古吉拉特邦模式的標志之一,輕松批出地塊用于商業發展也進而成為政府著力之處。2008年印度塔塔汽車公司(Tata Motors)把旗下制造小型汽車Nano的廠房從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轉移到古吉拉特邦的薩納恩德(Sanand),因為該集團母公司老板拉坦?塔塔(Ratan Tata)收到莫迪的短信,向其公司及供應商提供準備就緒的廠房地塊。塔塔汽車當時正在工廠最初選址問題上備受土地糾紛困擾,得此消息,欣然轉投。其他廠商自此也紛紛追隨。福特今年晚些時候也將在薩納恩德設廠。
在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排行榜上,印度在189個國家中僅排名第142位。但在古吉拉特邦,由于包括環評在內的各類許可證照審批迅速,更容易涌現大批工廠。這一現象在莫迪上任前就已如此,1990年,印度大型輪胎制造商阿波羅公司(Apollo)選擇在古吉拉特邦建造廠房,部分原因就是這里的證照審批過程不像別處那般痛苦。
莫迪上任,更添新招。他認為運用IT技術提供政府服務的“電子政務”可以令公務員更盡職盡責,并減少貪腐。“他把電子政務視為良好治理的代名詞。”古吉拉特邦政府信息技術部常秘海德爾(S.J. Haider)說道。IT服務公司塔塔咨詢服務(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設計的系統可追蹤本邦財政、政府內部文件及增值稅支付款項。其他邦正在考慮采用類似的平臺。

文章稱,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及公眾利益、推動公務員誠信問責、熱衷運用信息技術、善于向商業投資者推銷——莫迪經濟學的這些元素顯然有別于撒切爾夫人或里根總統當年的治國理念,盡管某些評論員將莫迪與兩人相提并論。撒切爾夫人秉承小政府理念。里根總統據傳曾說過“英語里最恐怖的九個字就是‘我代表政府,我來幫忙’。”相比之下,莫迪則相信政府可再加以完善,發揮效力。
“古吉拉特模式更傾向于講求非關意識形態的良好的治理,而非上世紀80年代英國和美國那種大爆炸式的改革。” 文章援引經濟學家維韋克?德赫賈(Vivek Dehejia)的話說。莫迪與其許多前任的不同之處在于,他能作出決策并堅持負責到底。但若有人希望出現大型私有化浪潮或大膽的勞工改革,以莫迪的過往政策來看,很可能會失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