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圓明新園開業,橫店集團80歲創始人徐文榮現身回應指責

“圓明新園是國家注冊的。”5月10日,在浙江橫店圓明新園(萬花園)媒體見面會上,針對外界認為的,圓明新園可能侵犯北京圓明園知識產權的聲音,圓明新園的總設計師、總指揮——年逾八旬的浙江橫店集團創始人徐文榮正式回應。
當日,占地6200多畝、總投資300億,按1:1比例復建北京圓明園95%建筑群的“圓明新園”正式開園。從提出到一期建成,7年時間內,圍繞圓明新園“是否勞民傷財”“土地審批是否違規”“與圓明園遺址侵權之爭”等爭論,從未停止。
一問:對北京圓明園是否構成侵權
穿越金碧輝煌的景門,白天可以在莊嚴肅穆的正大光明殿,富麗堂皇的九洲清晏殿,樸素淡雅的阿哥所,熱鬧的“買賣街”,如夢如幻的蓬島瑤臺等等景點中自由游覽,晚上可以在福海邊觀看大型神話功夫水秀《夢幻園明》。
10日開園的圓明新園給很多游客的感覺是一致的,那便是震撼。
不過,圍繞圓明新園是否應該建的爭論,從未停止。早在2008年,圓明園管理處就曾專門舉行新聞發布會,公開對“圓明新園”的建設表示反對,并提出多項質疑。
今年4月19日,橫店圓明新園開園將近,北京圓明園方面又表示,圓明園作為文化遺產資源,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完全復制性,如果圓明新園的開辦單位和管理單位,在經營過程中有侵犯圓明園知識產權的行為,園方將會適時采取法律行動。
一時間,圓明園和圓明新園,這兩個在不同時空、不同地域存在的古典園林,被同時放在聚光燈下。其中,圓明新園是否“侵權”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
徐文榮當天借用了一位法學教授的話“侵的什么權?一個是北京圓明園,一個是橫店的圓明新園。”
徐文榮在隨后接受中新網獨家專訪時也強調了圓明新園的獨特性,“兩者沒有可比性,圓明新園具有其獨特性,它建設過程中融入很多現代的科技,除了可以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外,還可以進行文化旅游。”
二問:建筑藍本出自何處?

外界對于圓明新園的第二個疑問便是:北京圓明園自康熙開始修建歷時150余年,前后不斷增補拆建,最后付之一炬。圓明新園的建筑藍本出自何處?
記者了解到,圓明新園對外宣傳的是:按1:1比例復建北京圓明園95%建筑群。
“資料真的不好找。”徐文榮說,這多虧了中央檔案局、國家檔案館、故宮等單位和100多位橫店建設圓明新園專家委員會專家的幫助,藍本的尋找前前后后歷時好多年。
據悉,為了繪制園內相關景點的圖紙,徐文榮派出的隊伍赴北京圓明園遺址實地考察、丈量尺寸。通過官方、民間以及國外私人珍藏等途徑,才成功收集到了圓明園部分景點的資料和圖紙。期間,他們還遠渡法國,但可惜的是只看到了一張圖片,沒有辦法繪成建筑圖紙。
圓明園資料圖紙的搜集,突破性的進展是幾經輾轉后,徐文榮他們獲得了許多塵封已久的“樣式雷”的燙樣(即立體模型,是中國古建筑特有的產物,為皇上御覽而造)和圖紙。
“雷氏家族是清皇家御用設計師,家族八代都是圓明園的總設計,精通江南園林建筑。”徐文榮在接受中新網獨家專訪時越說越興奮,“由于年代久遠,在圖書館找到燙樣和圖紙時,一張張都粘合在一起,我們逐一分開再拓出來。實在是太興奮了。”
至2007年,徐文榮和團隊終于完成了一系列大到歷史、人文、建筑、山水布局,小到建筑內部細節和擺設、園中奇花異草匹配的搜羅和考證,基本掌握了圓明園的全部資料。
那么,為什么說圓明新園對外稱是95%復原圓明園呢?
對此,徐文榮表示,過去是皇帝的御花園,現在供老百姓游玩,所以不會一模一樣的建。圓明新園還增建了“八國聯軍”國家的著名建筑,以及紅樓夢四大家族居所、大觀園,整個建筑體量超過原來的30%,園內分布著100個花園,種植著4000余種花草,所以又稱萬花園。
三問:是不是徐文榮的私家花園
眾所周知,圓明園是清朝皇帝的御花園。有人質疑,耗資300億的圓明新園是不是徐文榮為自己建的私家花園?
“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徐文榮表示,圓明新園開業的經濟收入確實十分可觀,但那些收入不是為了落入他自己的“腰包”。
據悉,圓明新園占地6000多畝,分新圓明園(春苑)、新長春園(夏苑)、新綺春園(秋苑)、新暢春園(冬苑)4個日景和歡樂夜福海、歡樂夜瑤池、歡樂夜廟會3個夜景,還有動物標本館、冰雕雪雕館、高科技演藝館共10個景區。園內分設100個園區,每個園區種植寓意相通的花草樹木共4000多種,包圍著皇家建筑、洋家建筑、官家建筑、商家建筑和民間建筑。新圓明園(春苑)占地2000畝,是其中最大的一個景區。
圓明新園預計2016年修建完畢。經測算開園經過5年經營后,預計游客量可達4000萬至5000萬人次,門票預計年收入40億到50億元。經過10年的經營后,年游客量可達8000萬至1億人次,門票收入預計達100億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