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菲爾茲獎得主今日入職清華:“中國和清華的數學越來越強”

比爾卡爾在清華的辦公室
2021年6月23日,北京的初夏迎來微微細雨,剛剛抵京兩天的考切爾·比爾卡爾教授(Caucher Birkar) 在他的辦公室里接受了我們的采訪。
考切爾·比爾卡爾,生于伊朗,英籍數學家,曾任劍橋大學教授。于2004年獲諾丁漢大學博士學位。他在雙有理幾何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尤其對最小模型、奇點和線性系統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2018年憑借在雙有理幾何領域的突破性進展,不到40歲的他獲得了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Fields Medal)。

比爾卡爾2019年來訪清華并在工字廳合影留念
5年前,因研究領域相關,比爾卡爾得到了清華大學數學中心丘成桐教授的注意,并高度評價他的學術工作,稱他的研究是第一流的學問。雙方此后持續不斷地在科研方面開展深入探討交流,比爾卡爾經常將最新論文寄送給丘成桐審閱,丘成桐也不斷向國際數學聯合會(IMU)推薦比爾卡爾的工作。
2019年,受丘成桐邀請,比爾卡爾參加了在三亞舉辦的清華三亞國際數學論壇(TSIMF),并以“我的數學之旅”為題講述了自己非凡的數學人生,分享了獲得菲爾茲獎之后的體悟。會后,他來京訪問了兩周,其間他得到了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的會見,邱勇校長代表清華大學誠摯邀請他全職加盟清華。
2021年6月25日,比爾卡爾正式從邱勇校長手中接過聘書,在清華開始全新的學術生涯和生命之旅。
與清華的緣起

受邀參加清華三亞國際數學論壇(TSIMF)
記者:2019年清華發出邀請后,為什么短短兩個月就做好了全職入職清華的決定?您為何選擇來到中國并加入清華大學?
比爾卡爾:其實我在收到清華大學入職邀約之前,已經和清華大學保持了密切的聯系。我在2017年和2019年分別訪問清華大學,對于這里也比較熟悉了。選擇加入清華大學有很多因素,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清華是一所很好的大學,中國和清華的數學現在也越來越強。同時,我來到中國,加入清華大學,也想體驗不同的文化,感受中國不同的生活方式。
記者:您和您的家人對清華的第一印象和感受如何?
比爾卡爾:目前我還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好好逛一下校園,我上一次來訪問的時候,印象還挺深刻的。這里的師生都很熱情好客,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點。同時,他們細心周到的照顧讓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去,我不用為生活上的瑣事而擔憂,他們把我的生活安排得都很好。清華的校園很大,周邊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我想我會喜歡上這里,也期待以后有更多的探索和發現。
記者:您對中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隨著對中國的了解不斷深入,您對中國的印象是否有改變?
比爾卡爾:每次來中國,我都有不同的收獲,看到更多,收獲也更多。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多元的文化,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對于中國的歷史、文化以及地理等等,我都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我希望我之后可以更多地探索和了解中國。之前我和家人一起參觀了北京動物園,看到了大熊貓,我的兒子很開心。
探索數學的奧秘
記者:您是什么時候開始學習數學的?以及您的成長經歷怎樣影響著您對于數學的看法?
比爾卡爾:我是從小學開始接觸數學的。我從小就喜歡數學,或許也是受到家人的影響,尤其是我的哥哥,他對數學和科技都充滿了興趣。開始時我跟著我的哥哥學習,后來我開始獨立地閱讀數學相關書籍,隨著學習和了解的深入,我發現數學非常有趣,充滿著奧妙。學習數學是我生活中讓我非常愉悅的一件事情,就像有些人喜歡體育并作為他們的愛好一樣。
記者:您認為學習數學的意義是什么?
比爾卡爾:學習數學的意義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個人層面,一個是社會層面。個人層面來說,學習數學源自于你的熱愛和追求,是能賦予你生命意義和給你帶來快樂的方式,而且在這過程中你感受到了價值。個人層面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在數學領域獲得成功,你需要有這種熱愛和激情,并且意識到你所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這樣會讓你更有動力。另一方面來說,數學對于整個社會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科學學科的基礎都是數學。學的越多,我們愈加發現數學的重要性。在科學技術、經濟、醫學等多個領域,都需要運用到數學知識。發展科技、推動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數學。
記者:您在做研究或教學中遇到過的最大的困難或者挑戰是什么?
比爾卡爾:首先是個人的挑戰。在做研究的過程中,你會遇到很多你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是你必須要學會去處理的,同時你也會遇到很多你無法控制的外部挑戰,比如有時你無法獲得資金支持,你必須學會處理和面對所有的這些挑戰。
記者:您能否用比較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普通讀者介紹一下您所做的研究是什么?以及該研究實現了怎樣的突破?
比爾卡爾:數學有它自己的語言。不了解數學自身語言的人是比較難理解數學這個學科的。在代數幾何中,空間大多由多項式方程定義。我想大多數人從高中開始接觸到多項式方程。數學中有不同類型的函數,方程和多項式都是函數的不同類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習這些概念很容易,但研究它們卻不是那么容易。正如,有時我們很難找到方程的解一樣。
但你必須以某種方式,研究解的空間并使它有意義。我們的方法是把它們進行分類,分成不同的組。就像你研究人一樣,你會把人根據性別、年齡、收入等進行分類一樣,這樣你就有了很多參數。在代數中,我們也有類似的參數,我們把這些不同的空間放到它們適合的組別中去,看這些空間是如何相互關聯和影響的,這就是我們研究的東西。
清華的獨特優勢
記者:您之前在劍橋大學任職,您認為清華的獨特優勢是什么?
比爾卡爾:我想優勢之一就是清華作為中國最好的大學,擁有中國最好的學生,正如劍橋擁有英國最好的學生一樣,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清華和劍橋有著相似之處。從研究層面來說,清華擁有很強的研究人員隊伍,而且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很好的服務支持,研究人員可以全身心地做研究,我想這對研究人員來說都是非常有益的。
記者:對于未來在清華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您最大的期待是什么?以及您準備如何應對可能存在的困難?
比爾卡爾:其實從研究和教學層面來說,在這里和之前相比并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是一樣地做研究和開展教學。但之后我可能會和更多的人進行交流,因為我發現在這里和其他同事以及數學家進行交流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能還會有其它方面的變化。但是任何環境都有它的優勢和弊端,至于困難,我想我還需要在這里呆更長的時間再看,現在還很難說。
記者:您認為一所高校培養出數學大師需要哪些條件?以您的自身體驗來說,中國與其他國家在人才培養方式和數學學科建設上有什么不同?
比爾卡爾:我現在還無法談的比較深入。就我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說,或許我們可以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提供更寬松的學習和研究環境。作為中國的頂尖高校,清華在這方面目前做的已經比較好了,清華擁有最好的學生和師資,而且我聽說清華鼓勵學生在本科階段就開始做研究,這都是比較好的做法。
鄉村走出的數學家

比爾卡爾與他的菲爾茲獎牌
記者:獲得菲爾茲獎后,您覺得它給您帶來了什么影響?
比爾卡爾:首先,獲得清華的入職邀約就是這個影響之一。獲得菲爾茲獎是一個人一生中很少能發生的事情。如果你獲得了這樣一項獎項,它對你的影響將是多方面的。比如,它提供了一個你可以更容易表達自己觀點的平臺,你也會被更多人知道,因為你成了一個大家會引用的對象。如果一個人有關于數學方面的問題,他們更可能會向一個獲得過這個獎項的人去尋求答案。同時你也會變得更忙。但總的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記者:您認為成為一名成功的數學家需要具備哪些品質?
比爾卡爾:在數學領域要取得成功,你需要有很多品質。其中創造力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須要能提出新觀點,并且不斷發展這種新觀點。除此之外,你需要非常努力,天上不會掉餡餅,你必須傾注心血,付出努力。同時,你也要有耐心,成功不會一蹴而就,你需要有堅持和不放棄的決心。最后,你也需要擁有面對困難和挑戰的勇氣,因為在做研究的過程中,你也許會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戰。
記者:您認為只有極具天賦的人才能成為數學家嗎?還是只要足夠努力就可能成為數學家?
比爾卡爾:我想這分不同的程度。就像有些人做生意一樣,不是每一個做生意的人都能成為最富有的人。如果你非常熱愛數學,對數學充滿激情,那你就要去追尋它,但是你能追尋到什么程度,這很難說。但是如果他們取得了一些進展,比如獲得了一個學位或者讀到博士,那說明他們是有天賦的,他們可以堅持下去。所以我認為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數學家。但是是否能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數學家,這不好說,這也不是目標。
記者:之前在《紐約時報》看過一篇您的報道,您個人的成長故事非常勵志,在報道中您說您成長在“an unlikely place for a kid to develop an interest in mathematics”,清華也有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您有什么鼓勵的話對這些學生說?
比爾卡爾:不管你來自哪個哪里,只要你付出努力,你都可以取得成功。希望這些學生不要過于擔心,只要盡自己的全力就好。我從小在鄉村長大,在鄉村上的小學,但當我上高中的時候,我不得不去城市,因為鄉村沒有高中。從鄉村到城市的過渡是困難的。我一直以為我沒有機會和城市的優秀學生去競爭,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后,我意識到他們和我沒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說,只要我努力,我也可以和他們一樣,這沒有什么特別的。我從我的家鄉到首都去讀大學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感覺。我也是以為我和那些優秀的大城市長大的學生比不了,但同樣的,過了幾個月之后,我發現他們和我一樣,我們沒有什么區別。所以你來自哪里其實并不重要,來自中國貧困地區的學生,也可以像北京優秀的學生一樣出類拔萃。
中國數學學科的發展和未來
記者:您認為雙有理幾何的研究對其它學科有哪些影響和幫助?
比爾卡爾:其實數學領域內部的學科之間都有很強的相互作用。數學領域之外,數學學科與理論物理、生物學也有很強的關聯性。除此之外,數學學科與應用學科,如密碼學、計算機科學等,也有很強的互動。目前中國已經有學者在做跨學科方面的相關研究。
記者:您如何看待今天中國數學學科發展的現狀和未來發展前景?您認為中國和清華可以為數學研究和數學學科發展做出怎樣的貢獻?
比爾卡爾:中國擁有大量的人才,各行各業的人才都有。同時,中國經濟發展也非常迅速,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未來會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學科發展和建設中。一旦你擁有了人才和資金,并且將這二者結合使用恰當,你將能做很多事情,包括數學學科發展。除此之外,中國擁有悠久的研究數學和科學的歷史,數學研究的文化根基深厚。中國數學研究和學科發展比幾十年前進步了很多,未來中國數學學科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

丘成桐先生在辦公室接受采訪
比爾卡爾入職后將為今年剛剛成立的求真書院授課,參與丘成桐數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攜手共同培育下一代數學家。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派了很多留學生出國學習。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做沒有問題。但是時代在變,學問也在變。以前很多人認為要把學問做好,非出國不可,現在大家的觀念也在逐漸轉變,我們國家也有能力自己培養出一流的學生、一流的學者。” 丘成桐在采訪中補充說。
比爾卡爾作為中國引進的首位非華裔菲爾茲獎得主,他的加入,無疑將助力中國數學學科發展,提升中國數學學科國際影響力,是清華大學基礎學科建設的又一重大舉措。相信在比爾卡爾教授的助力下,清華和中國的數學學科發展會煥發出新的生機。
(原標題 對話考切爾·比爾卡爾教授:貧瘠的土壤里也能開出美麗的花)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