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更多細節曝光,美國情報系統全揭秘
原創 少俠 朝陽少俠

?說美國是黑客帝國、竊密大王,相信地球人都沒有異議。
多年來,美國斥巨資建起了世界上最龐大、最骯臟的情報網絡,他們既竊對手的密,也偷聽盟友的電話,逼得默克爾都給自己的手機裝了價值高達2500歐元的安全芯片,逼得歐洲國家在聯合國提出“數字時代隱私權”決議。
不久前,普利策獎和艾美獎雙料得主、《華盛頓郵報》前調查記者、《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蓋爾曼出版新書《黑鏡——斯諾登與美國監控之國》,詳細介紹了美國如何將黑手伸進全世界通信網絡。2013年,斯諾登尋求曝光美國“棱鏡門”黑幕時,蓋爾曼正是他的三名首選記者之一。此次,這位老記者又揭開了美國哪些老底?

▲ 美國記者蓋爾曼出版新書《黑鏡——斯諾登與美國監控之國》
一、美國國內監控系統:海量信息、為我所用
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總部位于馬里蘭州米德堡,是一座被藍黑色反光玻璃遮掩得嚴嚴實實的11層高樓。就在這面“黑鏡”背后,美國情報監視系統瞪大眼睛窺探著世界,而被監視的對象卻無知無覺。

▲ 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總部
這里就像是一家情報“生產線”,搜集情報并組裝成“成品”,然后以“系列報告”的形式送至“客戶”手中。據稱,NSA擁有“原子彈級別的信號情報信息數據”,足以讓美國政府和人民之間本就不平等的權利天平更加失衡。
NSA坐擁全美社交、商務、政治和宗教網絡中的所有原始資料。2012年,時任局長亞歷山大聲稱,該機構不掌握美國公民的數據。但實際上,僅NSA和聯邦調查局(FBI)整理的一個橫跨5年的電話賬戶庫,就包含上萬億條數據。通過分析這些電話記錄數據,NSA就能找出打電話人的間接、隱蔽關系網。
“9?11”事件后,NSA得以名正言順地啟動“副總統特別項目”,計劃斥巨資從美國三大電話運營商處秘密批量購買數據。在一個代號名為Mainway的分項目中,NSA保存了海量通話記錄,幾乎覆蓋所有美國人。Mainway的數據可以保留5年,每天全天候進行幾十億次調整。
就這樣,NSA依托Mainway系統,建立起隨時更新的美國社會生活關系圖譜,甚至可以輕松檢索過去的任意時間點,重新審視當時并未引發關注的事件。
萬家燈火下的家長里短、親人朋友間的竊竊私語,無不只是NSA系統里可以隨意調用窺探的數據,普通人在NSA情報人員面前簡直一絲不掛。

二、美國國際監控系統:多管齊下、無孔不入
在本國的竊密網絡之外,美國還同“五眼聯盟”等眾多盟友合作,在全世界建立了許多秘密監控系統。NSA主要打著向運營商申請進入全球通訊主干網絡的旗號來施行秘密監控。當無法通過與企業談判的正常手段進入網絡時,NSA還可以采用技術手段開“后門”入侵、實現“自助”接入。
就這樣,NSA利用軟件漏洞工具或自動化設備采集電子信號,截獲全球通訊設備信息。哪怕監控對象壓根不使用公共設備或公共互聯網、軟件漏洞無法利用,NSA也可以進行“人工”采集信息。
這種手段多針對駐美外國使領館和外國目標。行動組人員掌握硬件植入開關,能夠偷偷變更目標的電話、網絡搜索器和郵件線路。在有需要時,這些人員還會秘密前往目標所在地,偽裝成修理工、檢查員等身份溜入現場采集信息。
考慮到針對他國領導人的行動危險重重,行動人員必要時甚至會攜帶輕型自衛武器。除此之外,他們還經常采用化名對當地無線網絡進行黑客攻擊。


▲ 2013年,美國群眾集會抗議NSA的大規模監控行為。
三、“棱鏡”計劃:“情報機構+互聯網企業”雙軌并進
大名鼎鼎的“棱鏡”計劃始于2007年,啟動后的首月就向美國政府提交了3個大型情報報告,可謂首戰告捷,成果斐然。
5年半后,“棱鏡”計劃已經成為美國監控體系的“主引擎”?!袄忡R”執行單位NSA特別線索行動處的徽標十分直觀——一只白頭鷹站在布滿網線的地球上,牢牢抓住互聯網和國際電話網,仿佛全世界都是它的爪下獵物。

▲ “棱鏡”執行單位NSA特別線索行動處的徽標
“棱鏡”的監控目標不僅包括人類語言和圖片,還擴展到了機器信息,能監控所有的電磁數據,如導彈電子信號等。2012年,呈給美國總統的8233份機密《每日簡報》中,就有高達1477份來自“棱鏡”項目。
同時,口口聲聲號稱“獨立”的美國大型互聯網企業也與“棱鏡”脫不開干系。他們主導了全球的搜索引擎、短信、電子郵件和云儲存市場,為NSA和FBI提供了龐大的數據信息來源,成為了“棱鏡”的溫床。
從已經披露的信息看,“棱鏡”的合作伙伴包括谷歌、臉書、雅虎、微軟、AOL、Skype、Palitalk、優兔、蘋果等知名企業,早已網羅了現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據斯諾登披露,NSA與互聯網企業共享信息的數量遠超其他信息來源。2012年底至2013年4月5日短短不到半年間,被“棱鏡”監視的目標數量從4.5萬增長到了11.8萬,其中臉書平臺上的被監視目標數量翻了一番,Skype則翻了兩番。
四、國家情報機構:不斷擴大的監控權限
根據美國的法律和規定,僅有22名高級官員有權下令進行“聯系人鏈”監控。政府需申請美國外國情報監控法院(FISA Court)的許可才能進行監聽。
但實際上,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濫用監控權的事件在美國屢見不鮮,如紐約警察系統監聽清真寺、部分政府部門對貧困社區、少數族裔社區、移民社區和宗教團體進行監視等等。
“9?11”之后,小布什政府借反恐之名,授權情報機構繞過白宮、國會和FISA法院等部門,大肆進行互聯網監控和網絡竊聽。
盡管此后司法部曾裁定其部分行動為非法,但時任副總統切尼仍堅稱,情報搜集本質上是戰爭行為,是身為三軍總司令的總統獨享的特權,其他機構無權限制總統的戰爭權。
2006年,FISA法院曾秘密授權政府采集和存儲美國境內的所有電話記錄。2007年和2008年,國會分別通過《保護美國法》和《FISA修正案》,賦予NSA和FBI選擇性監視賬號的權利,并簡化了其獲取美國公民、持綠卡的常駐居民和公司信息的程序。NSA被授權一次性申請法院許可證,用以監視無限量的賬號。后來,NSA開始隨意選擇監視目標。

讀完《黑鏡》,是不是感覺好萊塢諜戰大片并非完全虛構,而是每一天都在美國真實上演的“紀錄片”?但現實往往比電影更加魔幻?!袄洗蟾缭诳粗?!”美國如今的所作所為,就連喬治?奧威爾著名反烏托邦小說《1984》中的監聽帝國“大洋國”都相形見絀。
而“監聽全球”的背后,恰是赤裸裸的美式霸權邏輯:只有美國才能掌控全球,只有美國才配掌控全球。正如“維基揭秘”創始人阿桑奇所說,“不要期待一個監聽超級大國會做出有尊嚴和讓人尊重的行為。規則只有一個,那就是沒有規則”。
在《1984》中,“大洋國”是名副其實的黑白顛倒之國——以和平之名行戰爭之暴虐,以富裕之名行剝削之貪婪,以真理之名行欺騙之虛偽,以友愛之名行監控之陰暗。今日美國,與之何異?
多少年來,美國一直試圖將“1984”的帽子扣在社會主義國家的頭上,然而高坐“棱鏡”之上的美國,不僅活成了“美麗新世界”,也真正活成了“1984”的樣子,淪為了真實的反烏托邦。
當年,奧威爾從未在小說中道明“大洋國”能存在多久。今天,現實中的美國或許能給《1984》續上一個大結局。用“棱鏡”搭建起來的“山巔之城”,必然只是“玻璃城堡”。面對百年變局風起云涌,這座城堡又能何去何從?好自為之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