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胡京:產業升級帶動生活方式升級,是更有價值的城市更新

堂堂加集團創始人 胡京
從美國鐵銹地帶到德國魯爾區,一座城市的浮沉,是其產業興衰的投射。
自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離職后,胡京曾經任世界500強企業執行副總裁兼總建筑師,2015年創辦提供辦公一站式解決方案的AgiiPlus Group堂堂加集團。這位東南大學建筑學博士認為,介入辦公領域就是介入了城市的本質,“城市的本質是創造價值的地方,有產業才會有生活,有生活才會有消費。”
2018年,堂堂加創辦“全辦智造”,參與到城市更新領域。在胡京看來,在產業升級的推動下,存量辦公正成為城市更新的重要陣地,“城市是產業的平臺、工作的平臺,物理層面的更新只能叫做城市翻新,甚至城市美容。有價值的城市更新是創造了城市生產生活的更新。”
產業升級推動城市更新
“城中村改造是從第一產業(農業)到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更新;以泰特美術館為代表的倫敦泰晤士河南岸,是由第二產業(工業)向第三產業(文化)的更新。”胡京認為,城市更新的內核是產業升級,因此,生產方式升級帶動生活方式升級,是更有價值更有內涵的城市更新。
魯爾區是位于德國西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境內的城市群,煤炭地質儲量占德國總儲量的3/4,在兩次大戰時期及戰后經濟恢復、經濟起飛中發揮過重大作用,自1980年代結束工業生產任務后,當地政府致力將工業基地改造為休閑、娛樂、展覽、教育等設施場館,魯爾博物館由洗煤車間改建,供應周邊鋼鐵廠的巨型煤氣儲罐變身奧伯豪森(Oberhausen)的煤氣罐(Gasometer)博物館。
金絲雀碼頭在海運時代曾是倫敦的不夜碼頭,隨著航空、陸運的崛起,這個曾經機聲鼎沸舳艫相銜的碼頭隨著海運事業衰落而隳頹,1980年代撒切爾夫人執政時期,這個廢棄碼頭被改造為與倫敦金融城爭鋒芒的新興CBD,一度云集了英國最高的三棟建筑(金絲雀碼頭塔、匯豐銀行塔、花旗集團中心)。
從紐約的高線公園到倫敦的泰晤士河南岸,在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的升級中,全球城市奉上了城市更新的眾多范本,而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新經濟產業,胡京認為,中國和全世界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
伍爾沃斯大樓建于1913年,克萊斯勒大廈建于1926年,帝國大廈建于1930年……美國第一輪摩天大樓建造高潮發生于1920年代前后,很多知名大樓的樓齡已超過百年,而中國高層寫字樓的建造興起于1990年代,這些“新家業”為什么成為更新的對象甚至主流?
“科技飛速發展,內涵更迭,軟件升級倒逼硬件升級。” 胡京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過去我們的電視機冰箱可以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但是智能機時代,手機等電子產品一兩年就要換一次。”
基于這一原因,堂堂加集團持續在智慧樓宇系統的研發上加大科技投入。2017年,樓宇科技子公司箏際信息成立,截至目前已擁有22項軟件著作權;2018年,智慧樓宇更新及改造團隊全辦智造成立,為存量辦公提供樓宇智能化改造升級方案,涵蓋樓宇通行管理、智能停車、人流監測數據分析、能耗管理、無感知考勤、工位預約管理系統智座SWD、智能超級會議室智合SMR等。
伴隨品牌擴張,一幢幢煥新而生的智能樓宇高聳在城市上空,沒有靈魂的鋼筋水泥空間裝上最強大腦。在胡京的理想中,這些被注入智慧與靈性的空間,將與城市一同開啟敏捷時代。
“唯快不破”
四通八達的高速,風馳電掣的軌交。就像《三體》里的科學家汪淼,上班族的眼前都被“安裝”了一個倒數計時投影,他們分秒必爭,向往一座高效城市。
6月16日,AgiiPlus Group堂堂加集團在上海舉辦品牌升級發布會,其中“Agii”取自“Agility”,即敏捷、靈活的意思。
被問及為什么將“敏捷”作為品牌升級的關鍵詞,胡京引用了一句古龍的名言:“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
堂堂加在辦公領域開疆擴土的時代,剛好也是創業型企業開疆擴土的時代,而“敏捷辦公”正是基于快速發展的企業辦公全場景需求所產生的一種新模式:它不僅僅局限于辦公場景和辦公方式,而是涵蓋線下物理空間的選址、裝修、配套設施,以及運營服務與自主研發的線上核心數字化系統。
為了實現“敏捷”,實現辦公場景的科技驅動、辦公效率的敏捷提升以及企業服務的快速響應,堂堂加以三大業務條線構成全流程一體化服務體系: “以‘MaxOffice堂堂辦公?提供敏捷化線上辦公數字服務;以‘Spacii全辦智造?進行辦公存量更新與科技升級服務;以‘Distrii辦伴?負責商辦空間科技運營服務管理。快速地尋找空間、快速地制作空間、快速地服務空間。”
“三駕馬車”相互協同、環環相扣,最終實現敏捷辦公服務鏈條的完整閉環,從多維度為用戶提供敏捷辦公一站式解決方案,胡京將其稱為“8小時工作時間之內的美團”,即覆蓋前端的選址、中端的裝修、后端的運營, 形成一個有機的辦公生態服務體系。
胡京認為,好的城市更新是由內涵到外延的更新,就像一個人追求面貌之美,應該是內在健康體現在外在,而不是去整容:“城市的內涵是產業,產業的內涵是最短的時間創造最大的價值。”
基于這一內涵,城市更新應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創造更適合人工作和生活的城市空間環境,提升可達性、便利性、敏捷性。
存量辦公更新,難題不在于物理空間
6月10日,2021澎湃城市更新大會圓桌對話環節,戴德梁行華東區董事總經理黎慶文提到,上海現在樓齡超過20年的辦公室大概有100萬平方米,它們的租客已經不是工業了,是研發企業和新興企業,需求是不一樣的,這些樓都面臨大幅度更新的壓力。
胡京選擇在堂堂加旗下PRiiME?領展高端辦公空間接受采訪,空間位于俯瞰太平湖和新天地的領展企業廣場,這一地段優越、樓齡尚新的辦公樓也通過引進共享辦公的方式進行更新,胡京認為,這是因為產業升級在推進,“過去傳統的空間是為服務傳統企業設計的,而現在,傳統企業正在減少,新經濟企業占比越來越高,給存量辦公更新帶來巨大市場。”
被問及存量辦公更新的難題,身為建筑學博士的胡京認為第二次工業革命解決了工程技術上的一系列難題,真正的難題在于如何了解客戶的需求。他舉了一個相對簡單但普遍的例子:老齡辦公樓的層高普遍為3.2米,加裝中央空調吊頂必然導致層高進一步降低,而側供技術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了解客戶,是每個商業模式的難點。”他認為,每個專業都存在一個誤區,比如建筑學認為建筑是主導,經濟學認為經濟是主導,而城市更新涉及方方面面,應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突破建筑師、規劃師的桎梏,融入社會學、經濟學、信息技術等多角度的專業思考,才是完整的解題思路。
為了跳出桎梏,胡京從專業的設計院轉型開發企業,進而又轉向辦公領域,越來越接近產業,越來越接近客戶。“以空間為起點,我們服務的客戶是組織(法人團體),而組織要解決的問題是效率問題,敏捷才能提高生產力。”
跳脫辦公領域津津樂道的“智慧”,堂堂加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敏捷”這一概念。“這個世界越來越快,各行各業都在敏捷化,地鐵被稱作捷運系統,外賣限定幾十分鐘內送到,朋友圈短視頻限定在15秒。敏捷是這個時代的特征,也是我們能夠抓住的著手點。”
從專業跳脫出來的胡京不斷用跨界的例子說明堂堂加之所以“敏捷”的原因:放諸通訊領域,傳統的共享辦公像是諾基亞,而覆蓋前端中端后端的堂堂加如同蘋果;放諸酒店領域,堂堂加是攜程與華住的結合。
“拎包入住”這類住宅領域的熱詞被他引申到辦公領域,升華為“拎包入駐”,企業從找辦公室到開始工作,傳統模式下要3-5個月,而在堂堂加,時間縮短為1-3周。
敏捷的服務模式,為堂堂加吸引到一眾新興企業,2019年,堂堂加用半年時間改造北京上地NEO,成為快手辦公地;2020年,堂堂加為今日頭條整租定制,打造了中關村天使大廈辦公空間。
剛剛上市的怪獸充電也在初創期入駐堂堂加旗下Distrii辦伴-長寧攜程大樓辦公空間,其企業代表張威告訴記者,入駐后企業迅速從70人擴張到400人,堂堂加靈活敏捷的模式剛好滿足企業在飛速擴張時的需求。
許多初創企業在堂堂加的空間里完成上市,被問及上市計劃,胡京回答:“無論從模式上還是規模上,堂堂加走到今天,上市已經到了水到渠成的階段,我們已經在做計劃,年內就會推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