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技湃|Circa失敗,沒有原創內容的新聞產品都沒希望

新媒體創業圈每個月都能聽到壞消息,這次輪到了Circa,這個很早就對閱讀移動化作出反應的濃縮型新聞產品。
4月底的消息傳出,Circa未能成功獲得新一輪投資,因此正在尋找買家,情況非常不妙。
被戲稱為“干貨總結類”新聞應用的Circa于2013年春推出,曾經在新媒體圈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其主要特點是,為適應移動設備的閱讀,將新聞內容重新整理、提煉干貨,再玩點視覺上的小花樣,比如把引語單獨弄出來放大,把新聞來源整齊清爽地排列好,再設計了一個新聞跟蹤功能。
所有這些活兒都由一個小小的編輯部完成,他們的任務就是重新打包信息,每天發布大約30到40條新聞,更新兩到三次。過去兩年,這個編輯團隊也就最多達到20人左右。
也就是說,這個新媒體產品是沒有原創內容的。
剛剛出道時,Circa的這種概念得到了科技界和媒體界不少人的追捧,最初吸引了57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去年底,Circa開始尋求另一輪大約為800萬美元的投資,以維持進一步的開發工作。到了上周,他們就不抱希望找錢了,直接抱大腿找買家了。最新的說法,Twitter有意出手收購。
Circa失敗在哪?
首先是跟美國的移動廣告大環境有關。美國三分之二的移動廣告都由5家主要科技公司控制,最大的是Facebook,70%的廣告收入來自移動端。那么剩下的三分之一移動廣告份額才由各媒體去爭奪,很少媒體能夠從移動端獲得可觀的收入。
從內容方面來說,Circa當初提出的為移動閱讀定制新聞的概念,在經過媒體圈這一兩年的進化后,已經不新了。現在但凡是個像樣的媒體,都會自己打造移動端網頁,也就是WAP網頁,更不用說傳統的媒體都在拼命推出自己的APP,拼命讓自己的內容完美適配移動頁面,優化移動閱讀體驗。Circa的獨特性不復存在。
說到底,缺乏自己的原創內容,Circa只尋求提供移動化閱讀體驗的做法,實際上是一個空殼。正如The Next Web所說,Circa的內容缺乏靈魂。
沒有原創的、獨特的、個性的、具有辨識度的采編,僅僅靠打包別家媒體的內容,是沒有希望的。社交媒體更放大了這一重要性,擁有自己的采編風格變得尤為關鍵。
Quartz的總結是,媒體成功的策略必須依靠兩點:第一,利用社交媒體的傳播效應來建立品牌識別度,抵達關鍵用戶;第二,通過優質新聞元素來建立采編特性:報道的角度、強大的智力資源、經驗和知識含量等。要在互聯網嘈雜的環境中脫穎而出,這些元素是不可替代的。
與此同時,那些有著堅實原創內容的“老媒體”在不斷改善自己的閱讀體驗,盡管有一些沒有成功,比如紐約時報的NYT Now;有一些仍在半路蹉跎,比如《經濟學人》的The Economist Espresso,它其實正是借鑒了Circa的“干貨總結”模式,只不過有自己優質的原創內容而已。
而那些純科技企業或新興媒體,則在不斷提高原創能力,Yahoo借鑒Circa推出了新聞濃縮功能,但也在打造原創內容,包括Yahoo Tech、Yahoo Food等特色產品。而Buzzfeed這樣以病毒式傳播出身的媒體早已發力深度原創性報道。
Circa的悲劇就在于,它提供的優化移動閱讀體驗模式,很輕易地被其他公司借鑒了,卻沒有靈魂般的內容來支撐自己的唯一性。這可能是所有聚合性媒體最根本的軟肋。
所以,內容還是王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