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4年度民間《環評機構質量報告》:三成有不良信用記錄

近日,重慶兩江志愿者服務發展中心(下稱“兩江環保中心”)和廣州綠網環境保護服務中心發布民間版2014年度《環評機構質量報告》。志愿者通過檢索31個省級環保部門(不含港澳臺)的網站,發現在2014年僅有14個省級環保部門網站公布了共606家環評機構的信用信息,其中30.03%的環評機構有明顯的不良信用記錄。
兩江環保中心研究員丁文章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基于提高公眾對環評機構的透明度的考慮,志愿者們從2015年3月初開始,歷時一個月左右,對國內環評機構質量情況做了桌面調研。最終的結果令人沮喪,“公開的省份不到一半,而且較大一部分存在不良信用記錄”。
據丁文章介紹,志愿者在31個省級環保部門的網站著重查找納入日常監督的環評機構檢查、考核等相關信用信息。由于每個網站上公布考評信息各不相同,志愿者將4類環評機構納入不良信用名單:在通報、新聞中被點名警告、通報、整改的;在月度考核、年度考核得分65 分以下的;實行扣分制考核的環保部門被扣分的;實行公開排名制的環保部門被明確列為落后的環評機構。
經過梳理,606家樣本環評機構中,182個環評機構共有319條(含遼寧116條)相關不良信用記錄,占樣本環評機構的30.03%。有不良記錄的環評機構中,甲級環評機構40家,乙級環評機構 142家。
由于現有法律法規對環評機構開展業務的地方沒有特別限制,只要依法取得了環評資質證書便可以在全國范圍內依法開展環評業務,多地開展環評業務,意味著環評機構會受多個環保部門日常監管。
《環評機構質量報告》顯示,606家環評機構在2個及2個以上省級行政區域開展業務的有80家,其中乙級環評機構48家,說明乙級環評機構更熱衷于多地開展業務。被多個環保部門記錄的環評機構有18家,乙級環評機構占了16家,顯示多地開展業務的乙級環評機構產生不良記錄的可能性遠超甲級環評機構。
在2014年期間,南京國環環境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科泓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中科尚環境科技有限公司3家環評機構表現最差,分別至少在4個省級環保部門留下不良信用記錄。
《環評機構質量報告》稱,這些環評公司“不注重環評質量和相關管理要求,缺乏社會責任感和環保使命感,多次被地方環保部門批評通報,其行為尚未受到有效懲罰,嚴重破壞了環評行業的從業環境,阻礙環評行業健康發展。”
澎湃新聞發現,福建省環保廳關于近期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考核情況的通報(閩環保評〔2014〕64 號),責令南京科泓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整改,整改期自 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4月30日下午,該公司一位工作人員稱,公司仍在接納環評業務,并不清楚被環保部門責令整改的事。
2014 年 3 月 5 日,環保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管理的意見》,規定對受到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通報批評和限期整改的環評機構,一年內不予批準資質等級晉升和評價范圍調整,并將相關情況納入環評機構信用信息系統向社會公開。
目前,這份報告已被志愿者被寄往31個省級環保部門和多家研究機構,以期引起社會對環評機構質量問題的重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