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個中國人在巴西,一個巴西人在中國

4月24日,一對闊別四年的中巴老友王伊立和高文勇(Evandro Menezes de Carvalho)在北京見面。這一次見面的地點是在王伊立的祖國中國。
當天,兩人作為論壇嘉賓出席由“中拉青年學術共同體”(CECLA)主辦的討論——“文化沖突與文化適應——中國人在巴西與巴西人在中國”。
這樣的問題王伊立和高文勇幾乎天天面對。上一次探討是在四年前,高文勇的祖國巴西。
高文勇:為了了解真正的中國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FGV)法學院教授高文勇對巴西的第一大外貿伙伴、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充滿好奇。但他能接觸到的關于中國的信息都是片面的,歐美國家對中國的報道充滿成見。由于受歐美文化影響,高文勇在巴西的學習生涯中很少接觸到關于中國的知識。巴西國內的主流媒體也受歐美媒體影響,呈現出來的中國形象是——古老的、有佛教的一個國度。
就學術研究而言,高文勇研究的國際法中,幾乎所有學者都是師法歐美,他知道如果想在學術研究上有獨特的成就,去中國研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于是他申請了復旦大學金磚研究中心訪問教授席位。
去中國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語言學習,高文勇的中文老師就是王伊立的母親,王伊立也參與教學,并和母親一起為巴西人Evandro Menezes de Carvalho取了高文勇這中文名。“他很高大,有勇氣,又因為是教授,所以中間加一個文字這樣會和他的身份更匹配?!蓖跻亮⒔榻B。
而王伊立已經來巴西四年,已經在巴西讀完高中,以管理系第四名的成績進入里約重點大學里約州立大學。

克服文化沖突就像打怪物
初到巴西的感覺仍讓王伊立難以忘懷。2007年1月12日過完17歲的生日王伊立飛往巴西,到了巴西是當地的1月12日,王伊立事后回憶“我覺得很好玩,生日過不完了?!币幌嘛w機一股暖氣襲來,剛從北半球的寒冬趕來的她第一反應是“這里的暖氣真暖和”。就像高文勇一樣,她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語言不通。和高文勇出國前學過中文不同,她在踏上巴西前沒有學過任何葡萄牙語。——盡管母親在巴西做生意葡語熟練,但為了讓王伊立學到純正的發音,母親沒有教她,而是直接把她放到巴西的高中,讓她自己學習。
在巴西的王伊立常常被認作日本人,當知道她是中國人后,同學會湊上來問你們喝牛奶嗎?你家有電視嗎?這是2007年巴西學生對中國的認識。
身在異國,這讓王伊立對祖國有了更深的認識。學霸王伊立因成績優秀,獲得政府獎學金。大學時期,一個體育賽事的組織方聯系到她,說中方代表團需要有會說中葡雙語的人來協助比賽,這便成了她的第一次正式翻譯經驗。因出色完成了任務,組織方對她評價很高,于是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接觸同聲傳譯,并最終走上“金磚峰會”的翻譯舞臺。
2014年7月,24歲的王伊立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峰會中,擔任金磚國家領導人圓桌會議同聲傳譯。坐在黑色同傳廂內,與金磚國家最高領導人“面對面”。主辦方對現場翻譯團隊的評價是“非常有專業水準,保證了大會的成功舉辦。”
這是王伊立的一次高峰體驗,事實上,在王伊立看來她同聲傳譯的高峰體驗是在2014年3月與師傅——她母親的朋友、一位70余歲的巴西老爺爺同場擔任翻譯。
在2014年3月師徒同臺翻譯前一天,師傅特地給王伊立發了一條短信:“明天是個大日子。”翻譯結束后,師傅跑過來和徒弟擁抱。王伊立也為師傅準備了一份小禮物。這一天意味著她出師了。從一句葡萄牙語都不懂到擔任同聲傳譯,王伊立用了7年時間,這7年她不光學習了語言,也對巴西和中國的文化有了更深的體認。

王伊立會把這種認識和已經在中國工作的高文勇分享。高文勇來中國四年,來之前對中國的那些刻板印象已經完全被現實打碎了。原來中國不是他以前想象中的那個只信佛教的國度,說起藝術也不只是京劇。他知道不光有傳統的中國,還有一個現代的中國。“我去798看過,也喜歡二手玫瑰的搖滾?!被顒赢斕旄呶挠潞蛥⑴c者分享自己的感受。
目前,困擾他的是,在中國不太容易和剛剛結交的朋友進行更深的交流,不像巴西那樣——你非常容易和巴西朋友進行更深入的交流。王伊立回應,高中畢業后讓她留在巴西繼續讀大學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舍不得熱情的巴西朋友?!谒齽側グ臀鲙讉€星期就有同學請她到家里做客。
高文勇結束了兩年的訪問后繼續留在了中國,他對中國充滿了興趣,甚至包括和各個學生的接觸都能讓他學到很多東西。如今除了繼續在復旦大學做研究,他也在各大報紙寫專欄文章。高文勇對中國的認識在不斷加深。已經能寫具有中國老干部的口氣的文章——《同巴西老百姓接觸有利于提高中國軟實力》,雖然這部分得益于其中國朋友郭存海的翻譯。
5月,結束了在中國的休假,王伊立又要回到巴西,打點母親的中巴文化交流公司?!斑@是我喜歡做的事情,我想做出一點事情來,不讓別人以為我是靠在母親身上的嬌嬌女。同時也為促進中巴文化交流盡自己的一份力?!蓖跻亮⒈硎?。高文勇則還會在上海繼續他的學術研究——其中對中巴關系研究的比重越來越多。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