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語翻譯竊走技術圖紙后開公司獲利千萬,被判6年罰200萬

南京一男子在當日語翻譯的時候,擅自將公司的設備技術圖紙、配方、設備提供商等資料復制走,然后以技術入股的形式,和別人成立公司,獲取利潤。
在不少人的想象中,這也許是沒什么大不了的事:違反了競業限制或者保守商業秘密原則,頂多賠些錢了事。
如果你這么想,就錯了。南京的法院最終認為,這個人的行為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他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200萬元。
4月22日,南京市檢察院公布4起侵犯商業秘密案。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檢方獲悉,上述這起案件是南京迄今量刑最重的侵犯商業秘密案。
2010年、2011年期間,南京三超金剛石工具有限公司(簡稱三超公司)聘請了一名日本專家做總工程師。另外,還聘請段某作為總工程師的日語翻譯。
期間,段某利用當翻譯的便利條件,多次將公司處于非公開狀態的資料,拷貝到個人筆記本電腦中。這些資料,包括生產金剛石線鋸的設備技術圖紙、配方、工藝程序、試驗記錄、設備提供商等。后經鑒定,屬于商業秘密。
2011年5月,段某以技術入股的形式,和別人成立南京萬牙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萬牙索公司),并拿到這家公司40%的股份。
萬牙索公司利用這些商業秘密,先后生產并銷售金剛石線鋸生產設備7臺,獲取違法利潤1092萬余元。
2013年6月,南京江寧區檢察院以段某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向江寧區法院提起公訴。
當年11月,江寧區法院判決認定,段某違反了與三超公司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非法使用商業秘密,給三超公司造成特別嚴重的后果,其行為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200萬元。
段某不服,提出上訴。2014年4月,南京市中級法院二審維持原判。
澎湃新聞采訪了解到,侵犯商業秘密案件,呈現“高智商人員犯罪居多”的特點。
從南京辦理的案件來看,犯罪主體普遍學歷較高,其中大學及研究生學歷以上的占67%,大專以上學歷的占92%。一些犯罪分子多是所在行業和領域的高級技術人員,屬于社會技術精英階層。
南京檢察系統人士說,當前,雖然作為刑事犯罪來打擊的“侵犯商業秘密案”總體數量不多,但具體個案的涉案金額、以及其造成損失卻比較大。
據不完全統計,南京市5年來侵犯商業秘密案件所造成的損失,達到6000多萬元——平均個案涉案金額達到100多萬元,最高個案涉案金額更是高達1000多萬元。
不僅造成經濟損失,還會導致受害企業競爭力減弱,甚至使其破產倒閉。因此,此類案件造成的危害后果遠大于傳統類型的犯罪。
據南京檢方人士介紹,以往,侵犯商業秘密案件并不為公眾熟知,但隨著經濟發展,目前此類案件越發增多。由于其手段隱蔽,因此打擊難度大。
此外,這類案件,若進入司法程序,還面臨著“鑒定難、調查取證難、入罪難”等諸多難題,這也導致現實中,“侵犯商業秘密罪”被定罪處罰的并不是太多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