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光榮與夢想》:向詩意開拓
黨史題材電視劇《光榮與夢想》以時間為軸線,展現了從中共一大建黨到抗美援朝戰爭勝利,新中國屹立在世界東方這一段錯綜復雜恢弘壯闊的歷史。最近,《光榮與夢想》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光榮與夢想》海報
本劇導演劉江首先介紹了創作的核心理論工具。“見史不見詩,見事不見人,重實忽略戲,粗中難見細”這四句話給導演的拍攝帶來很大的啟發,由此決定了以故事戲劇的原理作為一個標桿,按故事的規律去再現黨史:“我們的要求是政治和藝術的統一,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革命的政治內容和盡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一。缺乏藝術性的藝術品,無論政治上怎么進步也是沒有力量的。因此,我們既反對政治觀點錯誤的藝術品,也反對只有正確的政治觀點而沒有藝術力量的所謂標語口號式的傾向。”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評價道,《光榮與夢想》首先是歷史體量大,跟同期播出的電視劇來比,《光榮與夢想》反映的黨史的時間是最長的,完整地寫出了中國革命史的整個歷程,而且對這28年的革命歷程又做了新鮮的、藝術的歷史剪裁;其次有較大的藝術野心,企圖在這一部劇當中克服糾正以往40多年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所留下的一切遺憾和不足,要追求故事,要追求新鮮度,要突出詩情。

研討會現場
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劉淑欣進一步分析劇中的詩意特點,認為在詩和史的同時,也有很多創新。“詩和純粹歷史是不同的,它的不同性是既要扎根大地又要飛上天空。因為詩意就是向上沸騰的,要向著靈魂的高度去上升。”這部劇選擇了向詩意開拓的方向,發揮了影視放大的功能和優勢,由此開拓了藝術詩的空間,以新的敘述角度關照偉人的情感世界,以深度詩意化的手段和視效化的手法,把那些淹沒在大歷史崇高美好的感情重現在當下觀眾的面前,創造了一種屬于藝術真實的本質真實、內涵真實和情感真實。在《光榮與夢想》里的神來一筆就是楊開慧被押赴刑場的時候,她的心理視像出現了,看到愛人毛澤東向自己走來,這個假定的情景使得毛楊的愛情具備了一種完美完整性,歷史上巨大的悲劇和無法言說的遺憾以藝術的形式統一。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川將這部作品定位為“歷史報告劇”,以政治報告統領重要歷史細節,又以重要歷史細節支撐政治報告,從而借助歷史細節敘事而強化政治理念的當代現實引領價值。

劇中毛澤東形象的塑造
“從敘事方式來看,全劇略敘大事件輪廓,而深描小細節和小場景,不拘泥于全面詳述歷史事件,此外多用旁白帶全景,以較多的旁白方式去權威地回溯歷史事件脈絡,講解歷史事件的經過及其在當前的現代價值,同時輔之以相關場面的大全景展示,從而給觀眾歷史情景重溫中的新體會。比如第25集用旁白講述中國共產黨七大的成果,確定毛澤東的領導地位、闡述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研究三大法寶。這種形式獨特的史報劇加上歷史記憶,由政治報告加以重構方面產生了顯著效果。”王一川談道。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偉國認為,史和詩的結合,以毛澤東和周恩來革命斗爭的歷史作為經線,共產黨領導的一系列重大革命歷史事件作為緯線,經緯編織還原歷史,又以詩一般的藝術表現手法展開事件、矛盾沖突,細節令人動容。

劇中梳頭的情節
“宏大敘事和人物情感相結合是最特別的,比如梳頭的情節,第一次是毛澤東到湘贛組織農村暴動繞到家里面,去和楊開慧告別,晚上梳頭,第二天早上一早就離開了;第二次梳頭是毛岸英從蘇聯回到延安,父子兩個人夜談,毛澤東用楊開慧給他的梳子給兒子毛岸英梳頭;第三次是毛岸英聽了父親的意見到山西下基層,臨走前夜毛主席給毛岸英梳頭;第四次毛岸英離開北京到抗美援朝前線去,他給父親梳頭,形象地表現了毛澤東、楊開慧、毛岸英之間深厚的感情。”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科研部主任黃如軍認為,這部劇使大部分年輕觀眾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抗美援朝的基本事實,同時有所側重,“在跨度極大的歷史當中,要突出共產黨的光榮夢想,就一定要突出它的重點”,該劇在紅軍長征中抓住遵義會議,抗日戰爭抓住平型關戰斗,解放戰爭時期抓住轉戰陜北、大決戰,新中國成立時期抓住了抗美援朝,并把這些重點一個一個串起來,是一次成功的實踐。連綴35年的歷史時期,還需要注重演員的選擇和劇情的銜接。

扮演中年周恩來的演員劉勁在研討會上
扮演中年周恩來的演員劉勁,至今為止已經表演了26年周恩來。作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的親歷者,他表示該劇的創作難度非常大。但從結果來看,無論是劇本結構、節奏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還是大場面調度,該劇都完成得非常到位,尤其是情感營造非常抓人。他表示:“《光榮與夢想》以高超的藝術水準呈現畫面,有張有弛,有代入感,有大局觀,情節、人物、情感渾然一體。”

劇中周恩來形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