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懼烈火不畏毒氣:被遺忘的抗日戰場上的“邱少云”們
邱少云和黃繼光,是每一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抗美援朝英雄,其實在抗日戰爭中,也有過不少像邱少云、黃繼光那樣壯烈犧牲的孤膽英雄。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他們并不為大多數國人熟知。
烈焰灼身,死守不退的教導總隊
1937年12月10日,南京保衛戰激戰正酣。日軍第16師團在師團長中島今朝吾的率領下猛攻由教導總隊第3旅把守的紫金山。
16師團步兵第33聯隊作為主攻的一線部隊,首先向紫金山第二峰發起進攻,但是守衛紫金山的教導總隊寸步不退,日軍的進攻不但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死傷了多名中隊長。日軍見進攻無效,決定使用燃燒彈,大量燃燒彈被投向教導總隊的陣地,于是紫金山在干燥晴朗的冬天燃燒起來。灼熱的烈火和刺激的濃煙彌漫了整個陣地,但是教導總隊的官兵并沒有被烈火嚇倒。
日軍戰史記載:“激戰中一名中國士兵身上雖然著了火,被十余名我軍包圍。但是這個士兵拼死反擊,直到打光了所有子彈,然后與我軍肉搏戰死。”慘烈戰斗一直進行到10日夜,教導總隊雖然大量官兵葬身于烈火之中,但是紫金山第二峰還是牢牢掌握在中國軍人手中。

11日,日軍第9師團步兵第35聯隊第3大隊作為援兵投入戰斗,戰至上午11時,教導總隊第3旅大部死傷,無力堅守,紫金山第二峰失守,但是日軍損失也非常巨大。
12日,已經筋疲力盡的日軍無力繼續進攻,于是一位日軍軍官建議33聯隊長野田大佐不如干脆放火燒山,徹底把中國軍隊全部燒死。因為紫金山樹木茂盛,之前就是靠火攻才勉強拿下第二峰。
日本報紙《讀賣新聞》在12月13日以《紫金山化為火海》為題報道這次喪心病狂的燒山行動:“紫金山我軍于12日下午在紫金山東麓放火,試圖火攻敵兵。大火借東北風之勢,轉眼間整個山都燒了起來……被稱作南京的203高地的紫金山在晚上7時完全化作火海……”
但是守衛紫金山的教導總隊官兵并未后退,日軍戰史《第九師團戰史》承認據守紫金山的中國軍隊勇猛地戰斗到了最后一個人。因為日軍直到13日上午10時30分,才完全突破紫金山上的中國軍隊陣地。教導總隊第3旅的官兵們在唐生智下達撤退令后毅然堅守陣地超過18個小時。
關于在漫山大火中死守的18個小時的中國軍人的具體情況,由于死守官兵大部都已經陣亡,所以中國方面幾乎沒有留下任何記錄。但我們可以想見在灼熱的地獄中繼續堅守陣地的中國官兵是怎樣的一種壯烈,日軍一位隨軍記者在目睹了紫金山上烈焰灼身卻死戰不退的中國軍人身影后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在紫金山頑強抵抗到最后一刻的教導總隊,其悲壯的奮戰令人不禁想起了與會津若松城一起逝去的白虎隊那悲壯的場面。南京白虎隊的臨終場面令我們的勇士也在其戰斗過的地方黯然淚下。”

當攻占紫金山的日軍發現早已燒焦的中國軍人手中依然緊握著步槍的時候,驚訝于中國軍人頑強的意志——就算是被活活燒死,依然堅守在祖國的土地,就連殘忍的日軍也被感動得潸然淚下。
被刺刀洞穿,奄奄一息不忘殺敵的無名英雄
1937年10月,日軍第10軍登陸金山衛,淞滬戰場形勢急轉直下。桂軍精銳第7軍奉命出省抗戰,11月17日,到達太湖南岸的湖州。湖州是太湖南岸的重鎮,一旦湖州失守,日軍即可穿過太湖平原到達廣德,進入南京的側后,陷南京于三面包圍之中,所以湖州是中日兩軍都必須確保的要地。
第7軍是新桂系的起家部隊,在北伐中立下赫赫戰功,素有“鋼軍”的稱號,同時也是新桂系精銳中的精銳。第7軍在抗戰剛剛爆發時就開出廣西,軍部和170、172師開赴湖州。而日軍也來勢洶洶,末松茂治率領的第114師團和國崎支隊,以及18師團的兩個步兵聯隊,一共7個步兵聯隊在大量重炮的配合下進攻湖州。
11月22日,日軍先遣隊即與第7軍一部在湖州外圍交上了火。八桂健兒死戰不退,造成了日軍重大損失,但是第7軍在湖州只有兩個師四個旅,日軍無論在火力還是人數上都占據了優勢。戰至24日,170師522旅只剩兩個營的兵力。其他各個旅都已殘破不堪,不得已退入湖州城內堅守。
25日凌晨2時,日軍國崎支隊步兵第41聯隊進攻到湖州城外一座13層高的寶塔附近,守塔的桂軍將士在塔頂架起機槍掃射日軍。日軍第1大隊第1中隊長水野角一大尉率領一個中隊日軍沖入塔內和守軍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勇猛的廣西士兵揮舞大刀,砍死砍傷了不少日軍。
日軍戰史記載中國軍人抱定必死的信念,不斷向日軍沖殺過來。但是日軍的三八步槍裝上刺刀后長度達到160cm,攻擊距離非常遠,在塔內指揮戰斗的一名廣西軍官,不幸被日軍刺中多刀,奄奄一息地倒在血泊里。

雖然中國軍人英勇奮戰,但是由于寡不敵眾,守塔官兵全體殉國。就在水野角一大尉以為殺死所有中國軍人,準備洋洋得意地宣布勝利的時候,之前被日軍刺刀洞穿,已經只剩下一口氣的那位廣西軍官用最后一點力氣掏出了手槍,對著狂喜的日軍大尉后背開了一槍。驕狂的水野角一大尉應聲而倒,而那位廣西軍官也因為流血過多,最終和這個日軍大尉一起死在了這座塔里。
由于缺乏中方史料,我們現在都無法得知這位強忍劇痛,耗盡最后一點力氣擊斃日軍大尉的桂軍軍官姓甚名誰,但是這樣壯烈的無名烈士在八年抗戰中數不勝數,而這一位無名英雄,只是被日軍戰史記載下來的其中一位而已。
毒氣彌漫,全殲日軍一個中隊的中國勇士
1941年7月,第6戰區為奪回沙市、宜昌,組織發動了荊沙反攻作戰。第8軍、第43師和新編第23師渡過長江,對日軍第4師團和第39師團駐守的沙市-岳口一線發起了全線反攻。日軍在中國軍隊的反擊下節節后退,但是由于第8軍渡江受阻,反擊的援軍接替不上,進攻陷入停滯,而回過神來的日軍決定也反擊回去,發起郝北作戰,捕捉殲滅在郝穴北方孤立的第43師。
8月2日,在沙市的日軍39師團步兵第231聯隊聯隊長梶浦銀次郎大佐簽發了第48號作戰令,要求第231聯隊作為右翼隊配合第4師團對郝穴以北的中國軍隊迂回包圍。8月3日,日軍231聯隊主力在郝穴北方的資福寺、金家場附近,遭遇了盛逢堯率領的前來救援43師的87軍新編第23師。
這個新編第23師是在1938年底由第5師改編而來,一度曾經在五大主力之一的第18軍序列內戰斗,并在第一次長沙會戰時抵擋過日軍第3師團的進攻。這次救援43師,盛逢堯志在必得。
8月3日中午,日軍正在行軍的部隊與新23師突然遭遇,新23師在人數上占據壓倒性優勢,很快就將日軍兩個大隊包圍起來。措手不及的日軍損失慘重,而且當時日軍行進在田野中,缺乏有效掩護,一時間日軍兩個大隊陷入了苦戰。

就在這時,眼見戰局不利的梶浦大佐下令所有士兵戴上防毒面具,利用當時無風的條件,釋放毒氣。一發發毒氣彈從日軍陣地發射出來,隨后一股股濃煙在新23師的陣地上彌漫開來。眼看毒氣產生作用,日軍隨即發起了沖鋒。而當時的新23師,幾乎沒有配發任何防毒設備,面對毒氣,大量官兵面色青紫、嘔吐不止,日軍第2大隊非常輕松地就攻破了當面的中國軍隊。
但是另一面第3大隊的攻擊并不像第2大隊那樣順利。第3大隊一共發射了109發毒氣彈,發現噴吐火舌的中國軍隊機槍已經完全啞巴了,決定以第12中隊為中心,一氣突破中國軍隊的包圍。第12中隊長野下大尉率領100余日軍開始了沖鋒。但是日軍萬萬沒想到,就在沖到離新23師陣地還有50米的時候,在濃煙中幾個面色青紫的中國機槍手突然端起了捷克式輕機槍,朝沖上來的日軍猛烈掃射。
當時以為中國軍隊已經全部被毒死的日軍根本就沒有展開沖鋒隊形,密集的隊形正好成為活靶子,野下大尉當場被數發輕機槍彈命中,第一個跪倒在中國軍隊陣地前。不到一分鐘,一百余日軍全部倒在了地上。日軍步兵第231聯隊第12中隊,就這樣被已經被嚴重中毒的中國軍人全殲在了沖鋒路上。而那些新23師的勇士們,隨后也倒在毒氣之中。
野下大尉至死都想不到,一群中國軍人沒有任何防毒設備,居然能在上百發毒氣彈產生的毒霧中還能保持旺盛的戰斗力,并且全殲了他們這個中隊。正是有了這些超人般的勇士們,日軍才永遠不可能征服中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