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鎮盛澤:走上T臺的千年綢都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蘇南小鎮盛澤,與蘇州、杭州、湖州并稱“四大綢都”,歷經千年發展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紡織之都,不斷印證著兩個半世紀前“四海九州之帛皆來取,天下衣被資之盛澤小鎮”的繁華景象。

蘇州吳江中國宋錦文化園展品,唐代織品紋樣 對羊紋 本文圖片除標注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潛龍渠公園,盛澤一座總占地面積為62公頃的開放式免費公園。
這座絲綢名鎮究竟擁有怎樣的底蘊和積淀,又如何傳承創新,與時俱進?
古跡尋影:先蠶祠
談及盛澤絲織文化的舊痕,有一處地標不得不訪,就是蠶花路上的先蠶祠。
古時江南絲織業蓬勃興旺,蠶農有祭拜蠶神,祈愿蠶繭豐收的習俗,江浙蠶區的相關祠廟也比比皆是,其中最恢弘優雅、聞名遐邇當屬先蠶祠,它也是全國目前唯一留存的蠶神祠。

先蠶祠入口
這座漢族古典廟堂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999年重修,至今仍透著古樸雅致。正門樓有三座拱門,正中豎匾為祠名,兩側則是“織云”和“錦繡”,彰示盛澤絲綢的美好蓬勃氣象。
正殿供奉著中華民族人方始祖軒轅(即黃帝)、神農和嫘祖(黃帝的元妃、傳說是養蠶繅絲發明者,又被稱為“蠶神”)。東西兩側石碑長廊上刻有歷代文人墨客描繪桑蠶紡織、盛澤人文的詩詞歌賦和建筑修繕等方面分記述。

正殿 蠶皇殿
與正殿遙相呼應的是戲臺,相傳農歷節氣“小滿”是嫘祖的生日,盛澤蠶農、絲織商人都有來祭祀,看“小滿戲”的風俗。
2007年,盛澤小滿戲被列為吳江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從“小滿”開始,連演9天,每天一個劇種,包括錫劇、越劇、蘇劇和滬劇等,每次演出石板廣場都擠滿前來觀劇的蠶農、票友和游人,氣氛熱鬧。

古戲臺
正殿東西兩側皆有圓洞門,門匾書有“昭垂”和“脈承”,走入西門可見一方小花園,內有石橋、太湖石假山、長廊和水池,寫意山水,意境悠遠。該花園也被列入《蘇州園林名錄》。

東西兩個圓洞門,從“脈承”遙望“昭垂”

花園內景
2006年,先蠶祠古戲臺西廂房被打造成“吳江絲綢陳列館”,以“歷史淵源”、“衣被天下”和“風尚習俗”三個部分展示古往今來盛澤絲綢制造的場景、工具、成品和年代大事記等珍貴資料,敘述著這片鄉土錦繡年華。

吳江絲綢陳列館 外景


吳江絲綢陳列館內景
今朝風尚:盛澤時尚周
作為紡織制造產業集群之地,盛澤給普通人的印象可能是無數工廠,不停運轉的機器,數以噸計的面料……但是,盛澤時尚周的出現揭開小鎮新時代的活力形象。
2020年6月,盛澤時尚周啟幕,在4天的活動上,通過“秀、展、賽、會、商”等深層聯動和線上線下的多維互動,讓紡織產業嫁接時尚創意、讓流行面料對接多元設計,小鎮一下子時髦起來,獲得了國內外行業、媒體的廣泛關注,提升了行業價值,助推產業升級。
今年同期,第二屆時尚周如約而至。此次活動延續了去年“絲韻東方·時尚盛澤”的主題,6月16日至20日間,呈現23場時尚發布秀、4場時尚云直播、2場時尚設計類賽事、4場行業論壇、1場紡織云展會,全方位展示盛澤“原產、原創、流行”的時尚特色。

2021盛澤時尚周主場地東方紡織城外景 主辦方圖
開幕式當天,現場氣氛熱烈,多項行業比賽、博覽會等活動正式啟動,東方杯·2021中國女裝設計大賽、中國時尚大獎“金頂獎”設計師張肇達的“中國炁”等精彩秀演贏得了臺下所有人的掌聲。整個盛澤時尚周期間,當地品牌華佳庫外、旗藝、柳絮荷衣、紫晶花、盛澤設界等都輪番獻上精彩大秀,充分彰顯美麗盛澤,打造“時尚之都”的雄厚實力和無窮潛力。

東方杯·2021中國女裝設計大賽 決賽作品秀演
80后設計師邊惠中與專注傳承“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宋錦的盛澤原創品牌“上久楷”、北京薄濤時尚藝術中心聯袂呈現了一場秀演。邊惠中告訴澎湃新聞,得益于盛澤當地政府和各企業對時尚產業的重視和助推,給了青年一代設計師展現本領的舞臺。

BT&上久楷·邊惠中 發布會現場
他說:“求學時候我就知道宋錦,但直到去年有幸與上久楷結緣,才從這里真正地學習到宋錦的精妙技藝,同時這里也是面料產地,也讓我們這些設計師有機會在‘一線’獲得最前沿的材料,行業前輩還慷慨地讓我們參與面料研發,如此共同創造是很寶貴的機會,哪怕它非常挑戰”。
他口中的前輩指的是宋錦“活態保護”第一人吳建華,自2011年起,他帶領團隊從設備改造、技術升級等方面入手,實現了宋錦的機器量產。他還引入了大批業界精英,優化技術和產品設計,豐富宋錦的花型,讓宋錦走入當地時尚。

中國宋錦文化園 展示柜

桑羅展廳門口 蠶繭裝飾

2014年,他還創設“中國宋錦文化園”,為人們科普宋錦文化搭建橋梁。園內裝飾幾乎都是用宋錦面料,觀眾可以看到宋錦非遺傳人團隊現場制作的場景,大量關于宋錦歷史的照片、書畫、織機等實物,以及近現代宋錦設備、產業發展的重要資料和成品物件,深入了解宋錦的“前世今生”。
文化園還是“吳江全域旅游”的重要景點,吸引各地游客來訪。


宋錦工匠現場展示工藝

金貴的黃金絲線

工匠們正制作宋錦唐卡
吳建華在采訪中表示,盡管宋錦手工藝傳承面臨時代挑戰,但技術發展一定程度將古老手藝和現代化生產有機結合,新時代的宋錦文化已經超越了很多人的想象,“盛澤時尚周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我們期待更多年輕設計師積極發揮專業所長,創造性地傳承非遺,為盛澤時尚、中國時尚留下自己的印記”。
在盛澤,不僅是宋錦,本地傳統的絲綢和化纖織造業都已積極擁抱產業升級、技術革新,與時俱進。
例如華佳集團、羅曼羅蘭集團、龍興隆等多家企業,都從各自業務特長上進一步加碼努力。華佳集團自創品牌“桑羅”的展廳展示著當季最新的絲綢服裝、配件,從孩童到成人,從內衣到家紡,每件產品都在踐行“把一粒繭做精、做美、做強”的品牌精神。

桑羅展廳
羅曼羅蘭戶外新材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南在采訪中介紹了面料自主研發的經歷和最新成果,團隊在切片染色、海洋再生、生物可降解等工藝上精益求精,同時兼顧功能性、美觀度,實現多維度、全方位突破。

羅曼羅蘭戶外新材有限公司展示從瓶片到面料的過程
在龍興隆的廠房里,記者看到噴水織機工作環節中的“中水回用”設施,盛澤目前正積極探索實施“企業-污水廠-工業水廠-企業”大中水循環回用,并配以數字化運行、智能化調度,做到污水處理動態平衡,不斷推廣提高中水回用使用率,從根本上提升水污染減排總量。

龍興隆廠房里“中水回用”設施
小鎮上的行業單位都積極參與到盛澤時尚周中,國際先進功能性纖維時尚可持續發展、長三角絲綢時尚等論壇和圓桌會議帶來了國際視野和前沿理念。
盛澤時尚周的另一個巨大看點就是主會場東方紡織城,各樓層紡織面料、絲綢精品文化旅游產品琳瑯滿目,其中大型現貨面料超市、特色街區、高級定制產業鏈等區域不僅是商貿采購的重點,也是廣受外來游客好評的游覽之地。

東方紡織城內景

現貨面料超市
盛澤鎮方面向澎湃新聞透露,眼下,盛澤正在著力產業、市場、城市“三位一體”建設。

圓明小鎮漸露芳容
集歷史風貌及絲綢文化于一體的景區圓明小鎮漸露芳容,東方絲博園正全方位提升改造,東紡城絲綢文化街區、宋錦文化園快速崛起。這些新地標,將同現有的文旅資源一同開啟綢都全域旅游新格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