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對話|日本演員井上朋子:演抗日劇“女特務”曾讓我內心糾結
【編者按】
日本女演員井上朋子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她曾在2007年出演趙寶剛導演的《夜幕下的哈爾濱》電視劇,飾演一名“女特務”。之后演出的幾部電視劇,也都是“女特務”、“女間諜”之類的角色。作為一名日本演員,她是如何看待這個特殊的角色?她對當前中國的“雷人”抗日劇又是怎樣看的?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日前專訪了井上朋子。

澎湃新聞:當初為什么會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生活呢?
井上朋子:2005年的時候,我朋友在上海生活,我第一次去了上海旅行,感覺上海是一個好地方,生活愉悅,街道整潔,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一年后的2006年1月,當時正在考慮自己的未來,想去海外留學,在英國、美國、中國之間考慮,最后就選擇了上海。
從日本飛過來只要3個小時,雖然說有點任性,但距離近確實是我考慮的主要因素。此外,我挺喜歡上海的足底按摩,在日本的話價格太貴了,可不能老是去享受按摩。
澎湃新聞:出演《夜幕下的哈爾濱》,給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井上朋子:2007年出演的這部電視劇,也是在中國第一次接觸影視行業。當時我也不知道怎么會被導演看中,電視劇制作方的工作人員聯系過來,說去北京見下導演。趙寶剛導演問我“你好”用日語怎么說,我們互相沉默了大概10秒鐘,他就決定用我了。
當時的中文水平還不好,而且不習慣北京人的發音,不太聽得懂。我就感覺東北的攝影棚有些可怕,和在上海拍攝雜志的時候完全不一樣。而且臺詞也和原先說的七成是日語不一樣,拍攝開始時才發現七成臺詞是中文。
當時對中國影視圈還不了解,好想逃走。不過我心想,除了做下去沒有別的辦法。就把拍攝像任務一樣完成,準備這個結束后就回日本。但沒想到結果成了演員。
澎湃新聞:作為日本演員,你是如何把握出演中國的抗日???
井上朋子:當時演出這部劇的時候根本沒考慮很多,對歷史不是很了解,對演出的內容也沒有特別考慮。但隨著語言能力的提升,自己對那段歷史開始有了理解。
其實我出演的是一個“女特務”的角色,一個很難受人理解、兩邊都不討好的角色。當時就在納悶,我為什么要演這樣的角色?為什么和自己的好朋友們一起演抗日?。績刃漠a生了矛盾和糾結。不過我覺得“女特務”也是一個人,作為一名演員要演好戲,要投入自己的感情。
之后我演出的幾部電視劇,也都是“女特務”、“女間諜”之類的角色,其中一些角色歷史上也可能不存在,但我盡可能體味著角色的心境去演。有時候導演要求這么做,但我向導演指出日本人一般不這么做,于是多少會被采納。
澎湃新聞:目前,中國的一些抗日劇被評價為“雷人”,你如何看待中國的抗日?。?/p>
井上朋子:我還沒怎么看過這些“雷人”的抗日劇,但我覺得做過頭了對歷史肯定是不好的。我出演的幾部電視劇對歷史的把握都還挺好。追求收視率本身也不是壞事,只要根據歷史的事實來演就好。如果把“雷人”的抗日劇當作一個契機,以此推動正確導向的抗日劇,這也不失為一個好事。
澎湃新聞:日本也有相關題材的影視劇嗎?能否簡單介紹一下。
井上朋子:日本的會比中國少很多。相比于中國大概念的抗日劇題材,日本比較常見的題材是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樣的電視劇比較多,例如末代皇帝溥儀、李香蘭、川島芳子等。此前在日本受歡迎的是現代戀愛劇,但現在日本年輕人基本上不怎么看電視,互聯網上的綜藝節目成了他們追捧的對象。
澎湃新聞:作為日本演員,你覺得如何能促進中日交流?
井上朋子:兩國民眾的交流應該不受政治的影響。作為日本演員,我覺得像這樣接受采訪是促進中日交流的第一步,除了把電視劇演好外,我還想有機會挑戰更多領域的工作。另外,我的老公就是北京人,我們是一對中日情侶,我想“中日結婚”也算是小小的中日友好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