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保爾森對話歐逸文:更關心中國為保證經濟高增長會否重走老路

中國201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7%,創6年以來新低。就在全球關注中國GDP增長數據之時,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日前卻說,他不在意中國經濟增長GDP數據。
曾任布什政府時期美國財長以及高盛集團CEO的保爾森,本周二(14日)在總部位于紐約的美國亞洲協會與歐逸文(《紐約客》作家,憑借《野心時代》一書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就有關中國的問題對話,百余名包括中國問題專家在內的美國觀眾到場聆聽,座無虛席。
中國需減少靠基建投資促增長的依賴

當歐逸文問保爾森,怎么看待中國經濟增長GDP數據處于多年來最低水平時,保爾森說自己并不在意GDP數據,倒是更想了解中國地市級政府的投資組合,同時,保爾森表示,中國領導人理解問題出在哪里,他對中國領導人解決經濟問題有信心。
保爾森認為,想要重振經濟,必須減少對于出口的依賴,并且減少政府對于靠基建投資促經濟增長的依賴。他認為,現在中國的問題是地方政府欠債過多,債務的增長速度比GDP增長速度要快得多。這并不是好現象。他還說,中國領導人理解問題的關鍵,知道要減少對于靠基礎建設投資來促進增長的依賴,相信可以解決問題。
保爾森說:“我更關心中國人是不是會靠重復以前的方式來獲取更高的經濟增長率。”
事實上,美國多家金融分析機構分析師近年來都對中國地方政府債務泡沫化表示擔憂。摩根史坦利的分析師盧奇·廈瑪(Ruchir Sharma)在不久前就曾表示,中國現在每創造1美元的GDP,要負債4美元。他認為,當經濟發展靠銀行大量借貸維持時,會出現銀行放貸不理智不優化的情況,這就可能造成金融危機。
在保爾森看來,任何國家,無論什么政治體制,什么經濟體制,只要有銀行,有資本市場,有政府,就可能會出現有缺陷的金融政策,造成金融危機。但是,這些金融問題是可以被控制的。想要治理債務問題,中國需要改變經濟增長模式,而這就需要經濟改革。
保爾森非常贊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進行的改革。他說,習近平正在進行雄心勃勃的改革,不過,要找到合適的人做正確的事情是一定難度,改革需要時間。
曾與習近平西湖會面
保爾森還回憶起2006年剛成為財長時的首次中國之行與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西湖會面的往事。2006年9月,曾作為高盛集團高管訪華70多次的保爾森首次以美國財長的身份訪華。
那一次,保爾森除了訪問北京以外,還到訪杭州。保爾森說,當時自己并不知道習近平會接任中國國家主席,但是很希望能夠與習近平見面,因為他很贊賞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對于私營企業的重視。保爾森說,自己作為美國財長,前往私營企業發達的浙江,也是想要發出“私營領域很重要”的信號。
而對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現在正在推行的各項改革,保爾森說,這是一項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事情。他也承認,自己從來沒有見過哪個國家的領導人同時想要進行這么多方面的改革:既要調整經濟結構,又要進行大規模城鎮化,并且在軍事、外交、法制化上都有所動作,同時反腐運動也在進行當中。
美國人對中國的共識正在消失
保爾森說,美國人很久以來對于中國的共識正逐步消失。以前多數人認為中國的崛起絕對是對美國有利。但是,現在的中美關系更加復雜、更難處理,美方可能需要重新計算。他說,這種共識的消失也是可以理解的——目前中國企業往產業鏈的上游移動,已經直接在與美國的一些公司競爭市場份額。
中國企業在向產業鏈上游移動,中國也在尋求更多創新。不過,歐逸文也向保爾森提出自己對中國的疑問。歐逸文說,中國想要有更多創新,但是同時又在抵制西方價值觀在大學當中的影響,在封閉的情況下,中國是否可能會有高層次的創新。
保爾森說,這很難說,一切都還不明朗。保爾森說,一些學者告訴他,中國現在正在進行一些很有意思的創新和研究,但他同時認為,中國真的想要在信息時代經濟創新的話,如果想法不能自由流動,那要做到高度創新是很難的。另外,保爾森說,自己很了解全球化大公司的運作,如果公司成為全球化大企業,需要與世界接通,信息渠道是要很通暢自由的。
亞投行大熱,美國不應害怕競爭
然而,隨著英國帶動歐洲國家加入,由中國政府倡導的亞投行已經獲得全球影響力。保爾森說,他很遺憾奧巴馬政府沒有從一開始更加積極的加入亞投行。不過他也不認為這是奧巴馬政府的問題,因為“美國國會就任何親中的事務投票也是有點難。”盡管如此,保爾森建議說,美國還是應該鼓勵中國,并且可以做觀察國。
他還說,現在在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基礎設施建設當中,如果注意看中國國有開發銀行等的項目,就會知道,中國已經是這方面的領頭人。但是, 保爾森也指出,包括世界銀行在內的一些金融機構因為設置老舊,所作出來的投資決策未必適應目前基建的發展。保爾森說,美國應該考慮要如何幫助發展銀行改革。他說,美國應該和中國就世界范圍內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展開合作。他說,美國人不應該害怕競爭,而應該利用優勢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希望下任美國總統對華政策有所改變
此外,歐逸文提到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參選人陸續出爐,他問保爾森希望候選人就中國事務發表怎樣的言論。保爾森說,我希望候選人最好什么都別說。
他說,我們都知道競選中的各位總統候選人都愛說什么,但是說歸說,最后成為總統的人還是要處理好和中國的關系。而對于下一任總統的對華政策,保爾森說,希望有改變。他說,世界在變,美國需要更加務實。美國需要認識到,中國是競爭者,但是也不用因此回避。即使擔心美國會失去世界領導者地位,人們也應該意識到,中國也不是威脅,真正的威脅是美國本身政治體制。就算拿中國作為替罪羊,也不會解決美國的問題。
保爾森此次亞洲協會之行也為推廣其新書《 Dealing with China:An Insider Unmasks the New Economic Superpower》。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