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胡喬木為鄧小平做的最后一件事

1989年9月上旬的一天,楊尚昆找胡喬木和鄧力群談話,轉告鄧小平交辦的一件事:要他們起草一個中央同意鄧小平辭去中央軍委主席職務的決定。自從胡喬木為鄧小平起草1984年在國慶35周年慶祝典禮上的講話以后,四五年來,一向由胡喬木負責的起草中央文件和領導人重要講話的任務,一直沒有找他。這回怎么又想起他來?
原來,鄧小平處理完“八九”風波,指導以江澤民為核心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正常開展工作以后,就想實現他的夙愿,從中央領導崗位上完全退下來了。9月4日,鄧小平找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楊尚昆、萬里商量自己的退休問題。說:可能我最后的作用是帶頭建立退休制度。我退休的時間是不是就確定在五中全會。退的方式越簡單越好。他同時致信中共中央政治局,請求辭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
信中說:1980年我就提出要改革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廢除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選出的以江澤民同志為首的領導核心,現已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經過慎重考慮,我想趁自己身體還健康的時候辭去現任職務,實現夙愿。這對黨、國家和軍隊的事業是有益的。我也將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辭去國家軍委主席的請求。
按照慣例,在十三屆五中全會上要作出一個同意鄧小平辭去中央軍委主席的決定,對鄧小平的一生業績、思想作出評價。這個決定不能簡單地歌功頌德,要言簡意賅,概括全面。鄧小平讓楊尚昆請胡喬木、鄧力群起草這個決定。胡喬木事先已定去山東、上海。他要鄧力群先行起草。鄧力群找幾個人寫了好幾遍,起草了兩個稿子,長的四千字,短的不到三千字。按鄧小平同志處意見作了兩點補充。征求了中央幾位同志的意見,胡喬木回來后,接手仔細改了幾遍。
11月6日至9日舉行的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同意鄧小平同志辭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的決定》。《決定》歷述鄧小平生平業績,高度評價鄧小平對黨和國家建立的不可磨滅的功勛。
《決定》指出:鄧小平同志是中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杰出領導人,在黨所領導的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同志成為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他和中央領導集體一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撥亂反正,繼往開來,主持制定了正確的符合中國國情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提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基本理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
他果斷地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決策,旗幟鮮明地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從不動搖地堅持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在以他為核心的領導集體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得以在十年中沖過激流,繞過暗礁,穩步走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軌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歷史上開創了一個新的時期。十年來,在我們黨和軍隊工作的各個方面,在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方面,在努力實現和平統一祖國和外交活動方面,鄧小平同志都是當之無愧的總設計師。
幾十年來的革命實踐表明,鄧小平同志不愧是杰出的馬克思主義者,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我們黨、國家和軍隊久經考驗的領導人。他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提出的一系列觀點和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
1989年11月9日,十三屆五中全會最后一天,中央領導同志一起合影,參加合影的有(按照片自左至右):宋任窮、胡喬木、李瑞環、宋平、萬里、喬石、李鵬、鄧小平、江澤民、薄一波、姚依林、楊尚昆、王震。這是胡喬木同鄧小平的最后一次合影。而起草同意鄧小平辭去中央軍委主席職務的決定,則成為胡喬木為鄧小平做的最后一件文字工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