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限行調查|外牌車主“各顯神通”:早起、繞路、換滬牌

據測算,目前有90萬至100萬輛外牌車輛,長期在上海市內通行。即將受到限行新政影響的外牌車主已經為避開限行“各顯神通”。
在一個汽車論壇關于“外牌限行之后怎么辦”的投票中,選擇“換牌”的用戶占到28%,選擇“我忍,我繞,我挨堵”的用戶最多,占63%,而“放棄開車”的用戶最少,占19%。經過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實地調查,這三種選項,也正好符合大多數外牌車車主的選擇。
許多外牌車主表示,限行新政或多或少將對自己工作日出行造成了一定的麻煩。
4月13日9點15分左右,在滬太路汶水路中環高架上匝道口,這里已經停著十幾輛掛著外地牌照的汽車,車主們都在等待9點半的高架通行時間。
掛江蘇牌照的陳先生就是其中一員,他表示,限行延時中,提早半小時和延后半小時對自己影響最大。早高峰的限行時間從7點半提早到7點,需要早起半小時,影響生活作息。“以前早上出門辦事要走高架,7點鐘動身就來得及,現在限行要提前到7點,我6點半就要出門了,對于一天的安排來說肯定是有些不方便的。”而晚高峰限行時間延長,影響陳先生到家休息時間。
除了那些非走高架不可的車主外,攤開地圖研究地面道路成為不少外牌車主的功課。
外牌車主肖先生家住閔行區顧戴路,早高峰時間要趕到打浦橋附近的公司上班。對于走高架還是走地面的問題,他已經制訂出詳細的計劃。
如果按照滬閔高架轉內環高架瑞金路匝道下行的路線,限行時間肯定會堵在路上,不但耽誤時間還會受到處罰。
“按照這個路線理論上是最快的,但是實際情況并非這樣。”肖先生告訴記者,滬閔高架起始段連接著G60滬昆高速和莘莊,每天早高峰時都非常擁堵,尤其是早高峰結束時都會有大量外牌車違章停靠在行車道上,等待高峰限行結束再上高架,地面交通情況非常擁堵。肖先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其實從莘莊到達打浦橋地區,還是有很多車流量不大的地面路線的,比如S20轉龍吳路走龍華東路或者龍騰大道,不但與內環平行,而且車流量非常小,早晚高峰都不會堵車,可以很好解決換滬牌前這段時間的交通問題。
為了方便上下班,家住彭浦新村地區的薛小姐去年購買了新車,為省錢,她選擇上粵B牌照。她從彭浦新村區域出發去靜安寺上班,走南北高架是導航優先推薦的路線,但薛小姐卻選擇走地面交通。“南北高架每時每刻都很堵,不存在高峰非高峰時間,走地面不一定比南北高架慢”。
對于外牌限行政策,薛小姐覺得對自己影響不大,在她看來,堵,是不可避免的城市交通問題,作為車主只能盡量避開擁堵路段,不要以為一頭扎進高架就會快。
家住寶山與閘北交界附近的楊海軍也是外地牌照車主,因單位地點的原因,需要經常上高架。他對于外牌車輛的限行政策早已忍受不了,可無奈,滬牌這塊鐵皮他就是換不上。
楊海軍表示,這次外牌車高架限行延長政策推出,逼著他一定要換上滬牌,“哪怕找黃牛多付上萬元,我也一定要拍到!”
家住龍吳路的朱先生表示,“新規實施后,現在可行的辦法只有三個,第一個方案是原路線提前出門,第二個方案是規劃地面路線,第三個方案是盡快拍到牌照。”朱先生說,三種方法可以同時間實施,并不沖突,如果前一天睡眠充分提早出門是可以的,如果當日早晨要送妻子出行,事后可以走虹橋路上班,不考慮堵車因素40分鐘可以趕到單位打卡。
外牌車主魯先生已經有十幾年駕齡,但是上海日益擁堵的交通和對外牌限行政策的縮緊,讓他漸漸放棄開車的習慣,改為使用公共交通上下班。只有在周末和節假日需要帶著孩子出門時才用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