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零燃料飛機抵中國:用勇氣和創新,為夢想做一次環球廣告
作為實驗樣機,作為史上第一架能夠連夜飛行的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號(Solar Impulse)在2010年創下了8項世界紀錄后,把更大的挑戰留給了2號機——不使用任何燃料連續飛行5個晝夜,跨越海洋從一個洲到達另一個洲,環球飛行35000公里。
當然,上面是要載人的。

2015年3月,配備了17248塊太陽能電池的陽光動力2號(Solar Impulse 2)從阿聯酋阿布扎比起飛,陽光動力項目發起人、主席貝特朗?皮卡爾(Bertrand Piccard)和合作創始人、CEO安德烈?波許博格(Andre Borschberg)作為飛行員坐在狹窄的駕駛艙里。如果你忘了給電動車充電,沒關系,停下來充就是了。但是,飛機,呃……這需要強大的內心和技術保障。



對使用太陽能電池進行環球飛行的陽光動力2號,這些挑戰意味著:要有更高的電池效率、更好的空氣動力性能、輕而堅固的建造工藝、更好的操控性能;以及要讓飛行員在漫長持續的飛行中、在無加壓、無加熱的駕駛艙中,保持耐力和警覺性,并能應對極端溫度(+40至-40度)。



2015年3月31日,從緬甸起飛的陽光動力2號在夜幕中徐徐降落在重慶江北機場。在江北機場迎接兩位飛行員的有當地官員、企業代表、機構代表以及媒體的閃光燈。就像陽光動力2號到達的每一站,人們都想親眼見證這一由勇氣和科技創新完成的人類奇跡。
通過官方資料介紹,人們會發現,在陽光動力2號狹長機翼上照亮跑道的16盞LED落地燈,功耗還不到兩盞床邊燈燈泡,低于100瓦。熟悉手表品牌的人可能會更加驚訝,飛機上的超輕低功耗照明系統、高效直流/ 直流轉換器、電氣系統試驗臺以及帶嵌入式振動報警裝置的高靈敏度飛行儀表是由歐米茄制造或開發的。

是的,就是大家熟悉那個Ω,以及刷在機身上、穿在飛行員身上、出現在各種宣傳資料和網站頁面上那些你認識不認識的LOGO,代表著所有支持這個項目的企業、機構、政府部門。有錢出錢,沒錢出力,有技術出技術,沒技術創造技術,就是不給一滴油,把這架重量只相當于一輛轎車、還載著兩個飛行員的飛機送上天,去飛越大洋和大洲。


由于天氣原因,陽光動力2號的行程延誤了兩周,目前仍在重慶等待再次起飛。按計劃下一站將是南京。陽光動力項目發起人、主席兼飛行員貝特朗?皮卡爾(Bertrand Piccard)4月9日在上海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零燃料飛行是他的夢想,而他和他的團隊沒有任何飛機制造的經驗,陽光動力的目標是通過制造這樣一架飛行器、并完成史無前例的飛行,來推進和推廣節能技術、理念以及清潔能源。
皮卡爾告訴澎湃新聞記著,1992年,他曾來到中國學習中醫,還翻譯了《道德經》和《易 經》。“生活總是充滿了‘陰陽’兩面,你可以抱怨未曾得到的,你也可以享受所發現的。”皮卡爾這樣解釋了他對道家理論的理解。面對中國嚴峻的霧霾問題,皮卡爾的回答是:“我們不是來抱怨問題的,我們的目標是帶來解決方案。”

陽光動力2號環球飛行,既是科技創舉,也是環球展示項目——也可以理解為廣告宣傳——公益廣告、理念宣傳、技術實力展示、服務廣告……陽光動力2號降落之處,必然蘊含未來商機。“我們堅信中國成為清潔能源第一大國,將會是世界的榜樣。”陽光動力項目合作創始人、CEO兼飛行員安德烈?波許博格(Andre Borschberg)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當然,很多技術還屬于未來前沿,很多服務并不面對普通消費者,但在未來或許會改變我們的生活。誰又會去拒絕了解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呢? 對了,陽光動力項目發起的一項“清潔未來”計劃,正在網上征集百萬簽名,將在12月提交給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1),有中文版:http://tech.sina.com.cn/solarimpulse/futureisclean/

更多信息,可登陸陽光動力中文官網了解。
solarimpulse.sina.com.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