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韓激辯櫻花起源,人民日報刊文:中國栽培櫻花已兩千多年
【編者按】
近日韓國媒體的日本櫻花源于韓國濟州島言論,引起兩國媒體的論戰。4月6日,人民日報就此發文《爭論渾閑事 且繞花枝游》,轉達了我國專家張佐雙的觀點。以下為全文:

眼下正是賞櫻季,針對日韓兩國媒體就櫻花究竟發源于哪里而打起的筆仗,中國植物學會植物園分會原理事長、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張佐雙表示,不必過分在意櫻花起源爭論,關鍵是要努力把櫻花產業做大做強。
張佐雙說,近日有韓國媒體稱,日本櫻花中最著名的品種染井吉野的原產地是韓國濟州島,同時賞櫻也是韓國文化。此語一出,引來日本媒體的激烈反駁。
張佐雙說,其實中國栽培櫻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據植物學專家考證,秦漢時期,櫻花栽培就已應用于宮苑之中。日本權威著作《櫻大鑒》記載,櫻花源自中國喜馬拉雅山脈,進行人工栽培后,這一物種逐步傳入長江流域、西南地區、臺灣島。盛唐時期,“櫻花節”盛行,出游賞櫻花已成為百姓的休閑方式。白居易有詩云:“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游”,描寫的便是櫻花盛開時,百姓出游賞櫻的情景。
張佐雙說,櫻花并不是一種花,而是許多種和品種的統稱。在園藝界看來,櫻花是薔薇科李屬櫻亞屬所有種的統稱。但對于大眾來說,櫻花首先是指那些經過人工培育、通常已經廣為栽培的種和品種。因此,我們首先要把櫻花分為野生櫻花和栽培櫻花兩類。野生櫻花的起源和栽培櫻花的起源,在科學上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問題。
張佐雙介紹,全世界共有野生櫻花約150種,中國有50多種。全世界約40種櫻花類植物野生種祖先中,原產于中國的有33種。野生櫻花在我國分布范圍廣泛,北起黑龍江,南至海南,西至新疆,東至江浙,幾乎遍及每一個省份。
張佐雙表示,很可惜的是,我國的櫻花歷經戰亂,毀壞的很多。專家們在實地調研過程中,發現很多村民對珍稀物種缺乏了解,一些上百年的中國櫻花野生種被當作普通柴火燒掉。張佐雙為此呼吁,抓緊保護中國野生櫻花珍稀物種。
櫻花雖小,吸引的游客卻逐年增加。已成為賞櫻名片的武漢大學只有100多棵櫻花樹,每年卻能吸引數百萬全國各地的游客,為武漢市帶來了數以億計的品牌價值和經濟價值,被稱為“中國櫻花經濟現象”。
小貼士
據統計,2014年櫻花旅游游客約1.23億人次,同比增長23%。旅游收入約152億元,同比增長26.7%。
張佐雙說,在我國,除了武漢大學、北京玉淵潭公園、臺灣阿里山和云南大理學院之外,還有上海植物園的櫻花比較有名。上海植物園里的櫻花始種于1978年,是國內較早收集和培植櫻花的植物園,至今已引進櫻花種(品種)79個,種植數量1000株,櫻花賞玩面積15000平方米。其中薔薇園游船碼頭旁的一株“櫻花王”,樹齡40年,冠幅近10米,堪稱上海最美最大的櫻花。
另有長沙櫻花谷,位于黿頭渚景區鹿頂山北麓,占地20萬平方米,植有68個品種的櫻花3萬余株,是國內最大的櫻花專類園。櫻花谷建有賞櫻樓、躡云閣、繁英軒、簇春橋等建筑,是人們踏青賞櫻和開展友好交流活動的好地方。
還有四川鳳凰湖近2000畝的櫻花種植公園,也是游客春日賞花的好去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