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律師舉報法院泄露審判秘密,陜西高院:正在查,很快會有結果

一場糾纏7年仍未完結的債務糾紛案,讓趙振凱疲憊不堪。
陜西信合下屬六家聯社訴陜西建行債務糾紛案,歷經7年的訴訟后依舊未結。信合方代理律師趙振凱指,其癥結在于案件遭遇了太多干擾因素。
曾“寄走了上百份舉報信”的他,在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采訪時,甚至笑稱自己就像一個“上訪戶”。
今年2月的庭審中,建行方的代理律師當庭引述了一份陜西高院曾對此案的指導函。趙振凱指出,若該函件屬于內部文件,就屬審判秘密,建行擁有即涉嫌泄密,應當追責。他隨即向有關部門反映了這一情況。
“針對趙振凱反映的事,有關部門正在調查,很快會有結論。”3月31日,陜西高院新聞發言人向澎湃新聞如此表態。
目前,趙振凱還向最高法院求助,要求敦促陜西高院盡快審結上述案件。
“誰泄露了審判秘密?”
陜西信合下屬六家聯社訴陜西建行債務糾紛案,至今長達7年的訴訟程序中“意外”頻出,官司久拖不結。趙振凱告訴澎湃新聞,此案案情簡單,但案外干擾因素太多。
最近的一次“意外”發生在2月5日:該案終審開庭時,建行方的代理律師當庭引述一份陜西高院對這起發回重審案件的指導函,以證明一審法院未按指導函意見審理。
澎湃新聞在庭審現場看到,連審判長也對建行代理律師的發言頗感意外,稱指導函為內部文件,并向建行代理律師追問該指導函從何而來。建行代理律師稱:“一審就有,是客觀存在的。”
趙振凱稱,發回指導函是指上級法院針對一審法院判決結果進行業務指導的內部函件,它體現了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業務的監督和指導,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下級法院必須遵從,但是從司法實踐看,下級法院一般會采納執行。
《最高法關于保守審判工作秘密的規定》顯示,上下級法院之間對案件處理的各種不同意見以及有關單位領導、黨委的意見,一律不得向工作上的無關人員和單位透露,尤其不得向當事人泄露。
“若該指導函屬于內部文件,那就是審判秘密,建行擁有該函就涉嫌泄密,應當追責。”趙振凱質問:“本案在陜西高院、西安中院審理過程中,究竟是誰向建行方提供了指導函這一秘密文件,背后是否有利害關系?”
3月30日,趙振凱向陜西省紀委、最高法紀檢組等部門寄出四封舉報信,希望盡快查明上述泄密事件,并對相關人員進行追責。
“很快會有結果”
趙振凱告訴澎湃新聞,除了前述四封舉報信,他還打算向最高法院投書求助,希望能敦促陜西高院盡快審結陜西建行債務糾紛案。
反映材料中,趙振凱稱,本案從案發至今已超過16年未得到解決,陜西兩級法院審理7年仍沒有結論,每一級審判過程都超過法定審限。他還羅列了該案每級審理時長:一審7個月,二審19個月,發回重審一審22個月,發回重審后二審截至2015年3月已耗時13個月。
這已是律師趙振凱第三次向最高法院求助,第一次求助是因為部分發回重審的案卷在西安中院“失蹤”。 “最后不僅找回了案卷,西安中院還進行了整改。”
“官司打了六七年,寄了上百封舉報信,律師都快成上訪戶了。”趙振凱稱。
3月26日,陜西高院發布文章稱,將在全省開展為期5個月的隱性超審限案件專項清理活動。趙振凱在微博中轉發上述文章,并配以評論:“千萬不可走過場!”
3月31日,澎湃新聞就上述事項致電陜西高院新聞發言人鄧峰彬,鄧峰彬表示,31日上午陜西高院已召開會議,院領導聽取了匯報,并指定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很快會有結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