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陽投資“不敢說”A股已見頂,但認為估值修復行情已近尾聲

對于此輪A股的火熱,自始都持“謹慎樂觀”態度的大型陽光私募——重陽投資再次提示A股市場風險,而此次“口吻”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來得沉重。
重陽投資合伙人兼首席分析師陳心在香港電臺做客《E線金融網》時稱,由利率下行和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導致的市場估值修復行情,已經接近尾聲,A股目前持續的火爆主要由財富效應和流動性推動;但其同時稱,“不敢說現在A股已經見頂?!?/p>
是什么導致了陳心或者說重陽投資對A股如此謹慎?A股股票已經貴了、中國經濟轉型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注冊制推出對中小股票重新估值等3大因素,讓其如此謹慎。
“A股投資者太樂觀”
陳心認為,首先,從估值而言,A股較港股從去年的15%的折價到今年20%溢價,雖然A股流動性更好,但從純粹價值角度考慮,A股就沒那么有吸引力。
陳心指出,A+H股中,大股票的價差不是很大,意味著國內和海外投資者對這些大公司的看法接近;而小公司溢價更高,雖然這和兩地投資者結構非常相關,但他個人覺得是A股投資者太樂觀。由此,他個人認為,今年深港通即便推出,海外投資者直接來A股買的意愿不會特別強,對A股整體推動效應較小。
其次,中國經濟基本面有一定壓力,經濟轉型改革中可能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3月24日公布的匯豐PMI數據又創了11個月的新低,1-2月工業企業利潤也繼續萎縮。盡管陳心認為中國經濟硬著陸是小概率事件,但經濟轉型過程中,企業基本面盈利增長并不確定。究竟能否對轉型升級如此樂觀,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觀察才可以看得清楚。
最近,多地放松公積金貸款,政府對樓市的態度似乎有所放松。陳心指出,政策放松只能對沖市場下行風險,不一定意味著市場會重新活躍。目前一線城市成交量還算不錯,但二三四線城市的本身庫存壓力很大,整體市場的下行壓力很大。樓市若出現一定價格修復,令民眾消費得起的話,地產銷量會有回升,未來行業還能保持相對穩定增長,在這個前提下,他看好龍頭地產公司,但目前降價的態勢不明顯。
第三,是注冊制的影響。目前A股中,代表中國中堅力量的優勢公司、競爭優勢很強、流動性高的股票估值反而低,有故事的股票估值高,他認為注冊制推出之后,中小股票估值高的情況受到改變。雖然他并不認為注冊制一推出來股市就會應聲暴跌,但“當大家都覺得公司可以用80、90甚至100倍的利潤賣出去的話,很多公司愿意到市場上融資,供需便要重新找到平衡”。
“流動性和風險偏好”影響A股頂部
從宏觀角度來看,陳心認為,由于目前國內總體債務水平很高,去杠桿是主要的金融戰略。降杠桿有兩條路徑,要么降低債務水平,要么就增加權益。但為了防止經濟硬著陸,大幅削減債務總量不是很可行;而要增加權益,就要通過利潤積累或者發行股票。
在負債率較高的情況下,利潤積累比較慢,最有效就是增發股票,擴大直接融資和股本。站在國家角度,如果很多企業順利以很低的融資成本發行股票對金融系統好事,有助于降低金融系統性風險,但站在這個時點對投資者而言,這么貴的價格,在大家都想買股票的時候去買,中長期回報的吸引力可能不會很強。
參考中國股市歷史,真正大牛市來臨之前,市場上沒有很貴的板塊和股票,大家對未來的預期不是很樂觀,這種時期牛市反而有機會形成。而當大家對未來的預期都過于樂觀時,則未見得是牛市來臨的機會。
他不敢說現在A股已經見頂,因為影響市場的除了價值之流動性和風險偏好都是重要因素。但由流動性和風險偏好推動的市場激情能持續多久“很難講”,既有比較確定增長、估值又比較低的公司已經不多,價值投資者要非常謹慎了。
陳心說,目前雖然重陽還沒有大規模參與港股,但已經開始關注港股的投資機會。對于目前的投資部署,在A股市場,關注被市場遺忘、相對漲幅較小的板塊,如消費行業中某些企業,這些企業有相當的品牌影響力、現金流好、業績增長也比較確定,由于不是市場焦點,估值也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