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南衛視又出圈了,這次比《唐宮夜宴》還精彩
原創 藍鯨傳媒 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
文/YY
河南電視臺晚會又上熱搜了,與之前的《唐宮夜宴》一樣,這次“端午奇妙游”的中國風水下舞蹈《祈》與舞蹈節目《麗人行》再次成為“爆款”。

《端午奇妙游》火爆網絡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宋代著名詞人蘇軾在《浣溪沙·端午》的這句詞如果被影像化了會是怎樣一番圖景呢?
在河南衛視《端午奇妙游》主題晚會中,水下舞蹈《祈》完美再現了這一幕,水隨舞動,衣袂翩躚,一位女演員身著古代服飾在水中翩翩起舞,一場視覺盛宴唯美得令人驚嘆。
在新華社采訪時,表演者何灝浩和主創團隊表示:整個水下的舞蹈拍攝過程都要靠憋氣完成,大概50秒換一次氣,一天反復下水超過200次。冷到流鼻血。
為什么一定要在水下進行表演呢?

如今提起端午節,大家能想到最多的大概是“粽子的甜咸之爭”,而公元前278年,屈原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的故事卻很少被提起。河南衛視的這場洛神水舞其實是對于屈原的一場祭奠。
不僅視覺效果精彩絕倫,背后還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含義,這些疊加在一起讓這場晚會顯得更加值得被討論。
除了水下舞蹈外,本場晚會還有很多精彩的節目,比如 一曲琵琶訴思念的《蘭陵王入陣曲》;將祭祀舞蹈與雜技融合的《龍舟祭》;將傀儡戲與舞蹈相融合的《唐印》等,一共7個節目撐起了整整45分鐘的晚會。
據主創團隊介紹,整場晚會的籌備期為二十天,延續之前《唐宮夜宴》的風格與故事,《端午奇妙游》相當于《唐宮夜宴》的前傳,從唐朝的社會視角和四位姑娘的不同身世出發,向觀眾展示唐時風韻,以及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從目前的效果來看,在一眾流量明星堆砌的各種“奇妙夜”與“超拼夜”晚會中,河南衛視不到一小時的《端午奇妙游》彎道超車,贏得徹底。
年中晚會大戰,為什么河南衛視彎道超車了?
由于618購物節與端午節時間相撞,因此各大電商平臺也推出了各種以“超拼夜”、“奇妙夜”為名的明星拼盤演唱會。
互聯網巨頭以有錢著稱,演唱會也基本上云集了當下流量一線的偶像明星與演員歌手,在這種“流量至上星光熠熠”的晚會矩陣中,《端午奇妙游》劍走偏鋒,雖然只有七個節目,但各個都獨具特色、意蘊悠長,反而收獲了最多關注與熱搜。
這次河南衛視的《端午奇妙游》之所以能夠彎道超車,靠得自然不是砸重金,與請一個明星就要上百萬的投入相比,河南衛視絕對是“小而美”,但這并不意味著舞美與置景上的降級。相反,從《唐宮夜宴》到《端午奇妙游》,河南衛視晚會的舞美效果堪稱頂級。

但在互聯網時代,想要出圈光“美”不夠,還要有很強的“網感”。雖然整場晚會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但事實上卻“互聯網化”。
據總導演介紹,本場晚會運用了網綜+漫畫+追劇+水下舞+皮影的創新形式,“將網劇通過劇情講述一天中4個唐小妹的故事來引發綜藝節目,使兩者融合,讓每個節目都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無論是祭祀、龍舟還是粽子。”用網綜與網劇的思維做晚會,在國內非常少見,但這其實是非常符合觀眾思維的一種創新。
《端午奇妙游》是《唐宮夜宴》的前傳,主人公與故事線都有具有延續性,這不僅可以借助前作的好口碑為新篇吸引關注,同時還可以形成IP效應。據了解,河南衛視正在打造《中國節日》特別系列節目,目前已經連續編排了春節、元宵、清明、端午四個節日,下一期將瞄準“七夕”。
一個個出圈節目也在互聯網上重塑了河南的媒體形象,困于“人口大省”多年的河南終于找到了出口,通過一場場文化底蘊深厚的演出向外界傳遞自己“文化大省”的形象。在這個過程中找到方向的不僅是河南衛視,還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新時代表達。
正如央廣網評論中所言,《唐宮夜宴》《祈》等作品的“出圈”,絕不是“碰運氣”,而是立足于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創新運用。“唐宮少女”“水中洛神”的成功啟示我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座輝煌瑰麗的寶庫,挖掘傳統文化的內在價值、實現古老文明的現代化表達沒有定式,我們既要有文化傳承的自覺,更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

傳統文化從來沒有被年輕人拋棄,只不過是像《唐宮夜宴》和《端午奇妙游》這樣的傳統文化節目太少了……
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
lanjingcj
專為記者打造的平臺
行業熱點丨傳媒大咖丨傳媒動態
微信勾搭小助理
lanjingzhuli
原標題:《河南衛視又出圈了,這次比《唐宮夜宴》還精彩》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