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它不像一家企業

全世界的大企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貪污、挪用、利益輸送等內部腐敗,但是像上述明目張膽“集體瓜分”,且時間跨度將近20年的腐敗卻不多見,在國際著名大公司中則屬絕無僅有。
全世界的股東都不能容忍企業腐敗,而明目張膽集體瓜分式的腐敗,更會讓全世界每一家企業的股東目瞪口呆。讓人遺憾的是,在本輪大規模反腐敗斗爭開始之前,無論是中石油2007年11月上市之前還是之后,這種腐敗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遏制,表明內部監督機制沒有發揮多大作用。
如今,它不再有奢靡宴請,漂亮女服務員已經離開,飯菜趨于平常,也不再團購低價房分給中層以上的干部們,不再有高額購物卡可分……這一切,并不是這家公司忽然良心發現,覺得此前的做法愧對股東,而是中央掀起的反腐敗風暴刮到了包括中石油在內的社會每一個角落,使這家公司包括蔣潔敏、王永春、李華林、冉新權、王道富以及最新的廖永遠等一長串前、現任高管紛紛落馬。如果中央不掀起這場反腐敗風暴,這些高管還將腐敗到何年何月?
一個內部管理如此混亂的組織,實在不像是一家企業。在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中,早該倒閉了事。只是因為其強勢壟斷地位才活得很滋潤,并不斷做大。
中央巡視組入駐15天之后廖永遠被查。還有哪些腐敗分子會落網?公眾不得而知。這家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今后是否能夠變得清廉,而不再舊病復發,并且股東們是否能分享發展成果,才是公眾真正關心的問題。
這幾天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讓公眾很受傷:七年前的2008年3月20日,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中國油價每升6.3元人民幣;2015年的今天,國際原油每桶43美元,中國油價每升仍然是6.3元人民幣。澎湃新聞記者查證得知時間和價格有誤,2008年國際原油的峰值每桶147美元是當年的7月11日,當時北京93號汽油價格為每升5.34元人民幣。有專家指出,驅動原油價格、汽油價格數據變動的因素很多,它可能是壟斷造成的,也可能是不同的稅制造成的,還要考慮不同市場的市場結構,而更可能的是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復雜生成的,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有“急漲緩跌,操弄價格,限制供給,花招層出不窮”的行為。更何況,中國油價并未在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的這七年中跌去相應的比例是一個核心事實。
中國的石油產品消費者同時是占絕對控股地位的股東。但是作為名義上的強勢股東,他們的財產被腐敗分子肆意瓜分;作為消費者,他們在全球石油價格暴跌中,享受的好處有限。這種傳奇式的憋屈表明,20多年前提出的“產權明晰、責權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國企改革目標,遠未實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