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漲知識|上海上班族通勤時間相關因素:年收入、傳統觀念……

上海上班族如何選擇自己的通勤時間?
3月19日,上海社科院社會調查中心、社會學研究所發布了上海民生民意民情系列報告之“上海上班族的居住地與通勤時間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目前,五成上班族的通勤時間在30分鐘之內;收入越低者,上班距離越近,居住地離市中心越遠。
報告課題組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由于城市擴張、交通擁擠、房價攀升等多種因素的疊加效應,“舟車勞頓”已成為上海大多數上班族共同的生活負擔。
五成上班族通勤時間在30分鐘之內
報告所指的“上班族”是在上海從事一定的社會勞動并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各類人員。
調查顯示,當前上海上班族中,五成人上班通勤時間在30分鐘之內;四成人上班通勤時間在半小時到一小時;另有近一成人每天上班通勤花費1-2小時。
換言之,“上班族”中九成人每天上班單程時間在1小時之內,僅一成人超過一小時。“這一結果從側面說明,目前上海地鐵十分便捷,大大節省了上海人的通勤時間。同時,這也說明為何每天上下班時間段,上海的地鐵會如此擁擠。”課題組負責人說。
課題組梳理數據后發現,居住在上海內環內、內-中環間、中-外環間、外-郊環和郊環外的上班族分別為21.01%、17.88%、38.44%、7.23%和15.43%,這顯示上海上班族的居住地集中于中外環間(約四成),而住在外-郊環間的上班族最少,僅相當于郊環外人口比例的一半。
收入越低者,上班距離越近
調查顯示,年收入在3萬元以下、3萬-5萬元、5萬-7萬元、7萬-10萬元和10萬元以上的上海上班族中,通勤時間在30分鐘以內的比例分別為74.2%、51.7%、39.5%、36.3%和39.8%。
“這表明收入與上班距離基本呈現出負相關關系,即收入越低者,上班距離反而越近。結合不同收入上班族住在外環以外的比例,可以推測低收入者在郊區上班的比例更高。”課題組負責人介紹說。
與上述結果相呼應的是,此次調查顯示,年收入越低,居住地離市中心越遠,住在上海外環以外比例越高。
具體數據如下:年收入在3萬以下、3萬-5萬、5萬-7萬、7萬-10萬和10萬以上的上班族中,居住在外環以外的比例分別為38.1%、28.00%、15.80%、20.80%和12.60%。其中年收入3萬以下的比例是年收入10萬以上比例的3倍之多。
“男主外、女主內”觀念在上海依然有影響
有趣的是,調查還顯示,上海男性在未婚、已婚無孩、已婚有孩子時選擇通勤時間在30分鐘以內的工作的比例分別為44.0%、31.7%和46.5%。這表明,已婚無孩男性更愿意選擇更遠距離的工作,而未婚和已婚有孩的男性選擇較近距離工作的比例比較隨意。
女性在未婚、已婚無孩、已婚有孩子時選擇通勤時間在30分鐘以內的工作的比例分別為35.2%、43.6%和53.1%,其比例越來越高,“這表明結婚和孩子都會讓更多女性選擇較近的工作。這可能是因為在平衡家庭與工作關系時‘男主外、女主內’觀念依然存在。”課題組負責人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