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出血、便秘、暴食……如果能重來,我愿做個微胖的快樂女孩
原創 玉晚 果殼病人 收錄于話題#精神心理21個
我身高1米6,初始體重105斤,在一個月內減掉了15斤。
減肥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病魔會找上我。我覺得自己很強,是百毒不侵的那種,因為從小順風順水,感冒的次數都屈指可數。然而減肥后我兩次進醫院,被暴食折磨得生不如死。如果可以重來,我寧愿做個微胖的快樂女孩。
一個月瘦了15斤
現在的我不需要電子秤,就能大概知道手里的食物有多重;不需要上網查,就清楚這些食物每100克多少大卡。再簡單心算一下,我就知道手里的食物有多少熱量。
我能減肥成功少不了小×書的“功勞”。一搜減肥,就會有超多人出來告訴你怎么減肥、吃什么減肥餐、做什么減脂操。
我對美麗非常執著,為了美能對自己非常狠。最開始為了精確控制每日的熱量攝入,我買了一把廚房電子秤。每日攝入的油脂不會超過10克,大概一茶匙的樣子,就連水果都嚴格控制在200克。有了電子秤的加持,我的卡路里攝入沒有超標過。
那些讓人快樂的小零食我也一一拒絕了。那段時間,我沒有和家人一起吃過飯,因為嫌他們做的菜放油太多。有一次,爸爸在我做菜時多放了一勺油在里面,我居然生氣地哭了。沒有夸張,我不想別人干涉我的飲食。

為了美,我能對自己非常狠。丨Pixabay
減肥自然少不了運動。疫情期間學校沒開學,時間很充裕,我每天都會花2~3小時跟著各種平臺上的博主訓練。那時候天氣還很冷,在沒有暖氣和空調的房間里,即使冷到瑟瑟發抖我也要為了美下床運動。回想起過去二十年的人生,我從來就沒有這么自律過。
而網上那些迷人的身材,A4腰、筷子腿、能放硬幣的鎖骨……都在激勵著我更加努力。每晚睡前我還時不時地看看減肥毒雞湯:“你已經夠丑了,還要胖,不好的東西全讓你占了。”
我還加入過一個減肥博主的小群。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里面有一個和我一樣高卻只有80斤、還勵志要減到76斤的女生。群里的女生沒有一個是真正意義上的胖子,不管多高都沒有超過100斤的。沒進群多久我就默默退群了,受不了里面的身材歧視。
扎扎實實一個月,我從105斤瘦到了90斤,整個人小了一個size。我非常非常開心。
減肥成功,卻是噩夢的開始
和很多人一樣,我發現減肥會反彈。我才比以前多吃了一點點,一上稱:“天吶,我重了1斤!”
我害怕自己努力的成果毀于一旦,便持續性地控制飲食,每天早上、晚上都要稱體重。又學著別人不吃晚飯減肥,“帶著饑餓入睡,是美麗的開始”,我每天早上都像餓死鬼一樣地醒來。
減肥的成果是需要長久維護的。我3個月沒吃過面包、沒喝過奶茶,代替這些美味的,是低脂的紅薯、雞蛋、雞胸肉、蔬菜以及低糖水果。
確實我沒有反彈,因為我一直在節食減肥。長時間的減脂生活枯燥又乏味,而我也懶惰了,不想再運動了。嘴巴也開始忍不住了,想把前段時間沒吃的東西都吃一遍。
但是身體里面仿佛有另外一個人在告訴我:“不可以吃,你吃了明天就不能吃了”。是的,我一直在努力克制自己。為了維持“完美”的90斤,我嘗試了更多五花八門的減肥方式——不吃晚飯、一天只吃蘋果、一天只吃玉米或一天只喝水。
一個月來兩次月經
這種情況出現三個月后,我才慢慢重視它。
第一個月,第二次流血的時候,我以為是上次沒有來干凈。內褲上的血不多而且不癢不痛,于是我沒在意,繼續堅持減肥。
第二個月、第三個月都出現了這種情況,我才覺得自己是真的病了。我感覺特別虛弱,睡眠狀況非常不好,經常半夜醒過來,突然從床上坐起來也是眼前一黑。
我去醫院掛了婦科。根據我出血的時間,醫生初步診斷是因為體內激素水平失調,我排卵期出血了。醫生讓我回去好好休息,多吃點東西,再觀察、復診。
但我沒有遵醫囑回去好好吃飯,排卵期出血伴隨了我六七個月,在我從最輕的88斤恢復到94斤時,才慢慢消失。
我可能不會拉屎了
對我來說,便秘是最難受的。那種感覺就是滿肚子都是屎,小肚子也特別大,卻怎么也拉不出來。
最嚴重的時候,便秘了7天。如果不用藥,我感覺自己是永遠都不會拉屎了,就像是沒有了排泄這項功能。后來我還試過很多瀉藥,作用都不大,我的腸道對這些藥物似乎已經免疫了。
我不得不去醫院了。主治醫生建議我先去做個腸鏡,看看腸道內部到底是個什么情況。
腸鏡檢查前要做心電圖。令人驚訝的是,我的靜息心率只有44次/分鐘,而正常情況是60~100次/分鐘。好幾個醫生都問我是不是運動員,問得我一臉茫然。

不是運動員的我,靜息心率只有44次/分鐘。丨Pixabay
接下來為了清腸,護士給我沖泡了2.5升的電解質,要求我在1個小時內全部喝完。
我喝到快吐了,還是沒有腹瀉的感覺。旁邊的醫生護士嘀咕著:“這小姑娘便秘好嚴重啊,別人喝一點就拉了,她一壺都快喝完了,還沒反應。”
我能感覺到自己的便秘快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了,由于腸道里的食物殘渣沒有排干凈,做腸鏡的醫生一臉難受,他給我洗了兩小時腸子。
醫生對我說:“你要多運動啊,腸動力還不如一個老年人。”
也就是這一次去醫院,我意識到健康可貴,回去之后好好地吃了藥,情況稍微好轉。但不良的飲食習慣依舊沒改,我暴食了。
我被暴食狂魔控制了
暴食只有0次和無數次。我身體里仿佛有一個食物狂魔,想要吞噬這世界上一切的食物。我被這個狂魔控制住了,能一頓吃下別人一天的飯量,不撐到嗓子眼不會停下來。整個進食過程我是麻木的,感覺不到飽,只能感覺到撐。
隨著壓力變大,我暴食的次數越來越多,從最開始的一周一次,到三天一次,再到兩天一次,甚至持續性地暴食。每次暴食之后,我腹部、臉部的肌肉都特別酸痛,臉更是腫得像個豬頭。
即便是在學校,我也會偷偷暴食。一旦被熟人發現,我會非常煩躁和不安。有一天傍晚,我出校門買了一份章魚小丸子,正好遇到了兩個室友。我頓時羞愧無比,就像小說里被捉奸在床的那種羞愧。心里越煩躁越想吃東西,這份章魚小丸子是我暴食的開始。那天晚上,一份麻辣燙、一杯奶茶、一個冰激凌、兩根烤腸全部進了我的肚子。
很多暴食癥患者為了不發胖會催吐,用藥催吐或者直接用手摳自己的嗓子眼。我也嘗試過催吐,可眼淚都擠出來了還是吐不出。我只能另尋他路,暴食一次后,我會繼續三到四天更為嚴格的飲食控制;之后我會繼續暴食,接著又控制飲食,如此循環往復……

我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消化系統變弱了,中午吃的蒜苔,晚上10點打嗝還是那味兒。丨Pixabay
直到現在,距離我最開始減肥已經過去一年了,暴食依舊沒有遠去。它就是個惡魔,隨時潛伏著,隨時可能出沒。遇上各種事情,不管好的壞的,都可以成為一次暴食的契機。
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會懂這種痛苦,他們可能會說“你少吃一點不就好了”、“暴食還不是因為不自律”。所以我沒有把這些日子的崩潰告訴別人,但我急切地想要走出暴食。現在,我總是在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大不了就是胖嘛,這肥我不減了”,也給自己更多的鼓勵與肯定,比以前更加疼愛自己。每晚睡前,我都會對自己說:“寶貝,我超愛你,你超級美。”
我寫下這篇文章,是希望每一個愛美的女生在減肥這條路上不要太急功近利,不要犧牲健康去換取骨感的瘦。也不用對自己太苛刻,愛我們的人,依舊愛著我們,不會在意重了的一斤半倆。減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更多的是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希望每一個愛美的人都更加愛自己。
醫生點評
康軍仁 |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 主治醫師
作者這樣的例子在我門診并不少見,大家減得特別辛苦,然而方向不對,越努力錯得越多,結果往往也事與愿違。
有幾個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1、作者身體質量指數(BMI)20左右,屬于正常體重,不用減肥。假如為了“更好的自己”要減肥,一定要去正規醫院營養科或內分泌科。此外,如果BMI在18.5以下,一定不要減肥,否則有生命危險!
2、上網減肥,等同于“上網搜索看病”。肥胖癥是標準的疾病診斷,減肥也是個技術活兒。經常有人使出了十八般武藝、耗盡了洪荒之力,卻越減越肥。最后去醫院一查,發現是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過多,或者是甲狀腺功能出現了異常,或者是多囊卵巢綜合征和胰島素抵抗……這些時候,“管住嘴邁開腿”可能解決不了問題,需要專業的醫生進行專業的診療。
3、月經改變、便秘都是不健康減肥的常見表現。其他還有脫發、腹脹、皮膚脫屑甚至繼發性閉經等。干預及時、體重恢復,月經可以恢復正常;但如果長期如此,可能造成卵巢早衰。青年女性閉經一年左右,再合并其他營養不良的表現,往往會出現心理問題,具體可表現為暴食、有負罪感、難以溝通、易怒、失眠、跟家人關系緊張、抑郁……很多時候靠自己很難,要及時尋求醫學幫助。
4、為啥不吃晚飯、只吃蘋果減不了肥?饑餓減肥,一般只能頭幾天減一些,而后體重不動甚至很快反彈。為啥呢?做個算術題看看。某人基礎代謝率1400千卡,因節食減肥將攝入控制到1300千卡,能量負平衡,從而減了肥。但節食減的多是肌肉,這樣一來基礎代謝率降到1200千卡,這時候再跟之前一樣吃1300千卡,就減不動了。如果恢復正常飲食,吃到2000千卡,能量正平衡800千卡,就很容易反彈;而且多余的脂肪很快擠壓了原本肌肉的位置,代謝率慢慢更低更低,一彈更胖。這么折騰個三兩回,哪里有信心去減?
5、食物稱重可不可以?我的減肥門診不要求大家每天食物稱重,因為時間長了,很難堅持。雖然文獻報道每天食物稱重有利于減肥,且不增加心理壓力。但實際生活中,稱重與否可以遵醫囑。體重管理是一種生活態度,絕不是一錘子買賣。減肥不是純靠堅持,是有專業、有技巧、有策略、有方法的。
以上內容并非危言聳聽、博取眼球,因為門診見到太多血的教訓。當大家減肥后出現身體不適,如暴食、催吐、閉經、辛苦到難以控制……掛個醫院的營養科看看唄,不費事兒,很便宜的。
最后,祝愿作者身體好好的!
如何應對暴食?請看本次推送第二條內容。
個人經歷分享不構成診療建議,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如有就診需要請前往正規醫院。
作者:玉晚
原標題:《出血、便秘、暴食……如果能重來,我愿做個微胖的快樂女孩》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