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個學術民工:“中國第一”≠中國金牌
1979年,傅高義教授(Ezra Vogel)的著作《日本第一》出版。2009年,華人經濟學家關志雄研究員的著作《中國第一》也終于問世。這三十年,正好是關志雄先生在日本求學和治學的三十年。用他自己的話概括過去的職業生涯,開始一直在向中國介紹日本,而后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他的工作變成了向日本介紹中國。
在《中國第一》中,關志雄先生分析了中國作為世界第一的一系列指標:增長速度世界第一、出口世界第一、鋼鐵和汽車產量世界第一、銀行世界第一、經常項目盈余世界第一、外匯儲備世界第一等等。他在2009年的另一個預言“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也指日可待”,在2014年也以購買力平價的口徑成為了現實。
當然,為了這些第一,中國也承受了相應的付出,例如,三個學術民工分析過《全球價值鏈的上霾》。而且,有些指標也并不像看起來的那樣實在,例如,三個學術民工分析過《中國出口真的是世界第一嗎?》。這次我們來談談“外匯儲備的全球第一”。
直接地來看,2014年中,中國坐擁3.9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不僅雄居該項指標的全球第一,而且比起第二位日本的1.3萬億美元,還要高出2倍!不過,看一個國家總體上有沒有錢,通常要看這個國家海外資產的整體規模。而外匯儲備只是海外資產的一部分,即政府持有的那部分,所以光看外匯儲備還不夠,還要一起看看私人部門的海外資產。
而中國的問題正在于此:由于私人部門的海外資產規模較小,因此總體海外資產合計為6.1萬億美元。而同期日本在的海外資產規模則達到了7.9萬億美元,其中外儲僅占1.3萬億美元。剩下的6.6萬億美元主要是私人部門的海外資產。從全口徑來看,日本的海外資產總量約為中國的1.3倍!
但是光看海外資產的總規模還是不夠全面,應該看凈資產才更準確。從2013年末的數據來看,剔除海外的負債項之后,日本的海外凈資產為3.1萬億美元,中國則是2.0萬億美元,日本是中國的1.6倍!
可見,雖然中國的外匯儲備是日本的3倍,但是海外資產總規模、海外凈資產數量都明顯低于日本。除了日本,我們也可以進一步觀察其他國家,結果顯示:在前十個外匯儲備大國的總量中,中國的相應占比是45%,是日本的3倍。在前十個海外資產大國的總量中,中國的占比是7%,低于日本的19%。在前十個海外凈資產大國的總量中,中國的占比是20%,遠低于日本的31%。
不過話又說回來,中國的海外凈資產能夠占到前十名國家的20%,僅次于日本,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這實際上也很不錯了。而且中國的海外凈資產在2013年末也達到了2萬億美元,這也是一個相當巨大的資產規模,即使平均分給全國人民,每人也可以獲得約9千元人民幣。這么看來,中國的海外資產也還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不過中國巨大的海外資產存量帶來的卻是負收益。
2013年,日本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初次收入賬戶顯示,這一年日本的海外凈資產為其帶來了1690億美元的凈收益。而中國的結果可能令人驚訝,2013年中國海外凈資產相對應的凈收益為-438億美元,也就是說,這筆凈資產對應了一筆負收益。更嚴重的是,不僅2013年如此,自2009年以來初次收入賬戶的凈值一直呈現負收益狀態,5年間負收益已經累計達到1685億美元。
更令人稱奇的是,美國作為一個凈負債國(2013年凈負債規模超過5萬億美元),這筆凈負債在2013年為其帶來了2290億美元的凈收益。果然欠錢的才是大爺!
中國和美國的情況放在一起,就是債主還要向欠債者付利息。怎樣解釋這種現象呢?一方面是由于中國投資于美國國債這樣的低收益產品,另一方面則是外資企業在中國獲得的高收益率。但這只是直接的解釋,進一步的解釋仍有些爭議。但不管怎么解釋,有一點是肯定的——這種凈資產帶來負收益的格局如果持續下去,中國國際收支將面臨不可忽視的風險。
在國內,余永定研究員多年前就提出了這方面的擔憂:“中國的貿易順差+投資收入逆差,與美國的貿易逆差+投資收入順差,兩者形成了正反對應……在此情況下,美國向中國出口的將是……所謂的“暗物質”,也就是無從計算的資產,比如知識這類美國企業通過投資輸出的東西,而中國則出口產品和服務到美國。但中國是否會樂于接受這樣的分工?這是中國管理層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
總之,外匯儲備世界第一,這項成績確實很好看,但是從海外資產總規模,或其凈規模來看,情況都沒那么樂觀,甚至還存在著相當大的風險。從1979年《日本第一》付梓出版,到1989年日本經濟的泡沫破滅,日本從瘋狂的十年走進了失去的十年,其前車之鑒值得警示。《中國第一》不是我們的金牌,而是我們的警示牌!
***
“三個學術民工”——本專欄由徐奇淵、李曉琴、楊盼盼倒班為您特供。專欄主要生產全球價值鏈的科普文章,也順帶打磨世界經濟熱點。希望用談風月的心情談談經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